多地出手“救市”
來源:中國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繼山西煤炭新政20條為山西省內煤企減負后,陜西、內蒙古等產煤省份也在醞釀出臺煤炭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應對煤市“寒冬”。 業內人士透露,陜西煤炭新政有望近日出臺。陜西省副省長李金…
繼山西煤炭新政20條為山西省內煤企減負后,陜西、內蒙古等產煤省份也在醞釀出臺煤炭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應對煤市“寒冬”。
業內人士透露,陜西煤炭新政有望近日出臺。陜西省副省長李金柱近日要求,各有關部門和煤炭企業徹底摸清省內煤炭運銷現狀和存在問題,研究出臺支持省內煤炭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鼓勵煤電企業清潔高效就近用煤。除了煤電互助之外,要加快清理煤炭產運銷環節的不合理收費,幫助煤企降本提效;爭取更多鐵路運力,加快裝車站點等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提高煤炭運能;加緊建設陜西大宗煤炭交易平臺和省外煤炭銷售集散中心,拓寬煤炭銷售市場。
煤炭大省內蒙古的管理層亦在行動中。面對煤炭市場的持續低迷,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提出,把“解近憂”與“謀長遠”、“穩增長”與“促升級”相結合,在想方設法應對煤炭市場持續“遇冷”同時,圍繞“國家有定位、市場有需求、內蒙古有優勢”的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內蒙古還欲出臺政策促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消化過剩產能,全面清理涉企收費,堅決取締非法收費。
除了多地政府為煤炭企業減負之外,部分政府官員還直接力促煤炭銷售。日前,山西省內7家煤炭大集團與五大電力央企及部分地方電力企業簽訂了電煤供應中長期協議。此次協議以經濟合同的形式簽訂,更具法律約束力,煤電雙方明確約定了結算價格。業內分析說,此舉示范效應不容小覷。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救市與神華等大型央企近期調降煤價存在密切關聯。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目前各項雜費、稅費占據煤價的20%以上,多省政府的救市新政都涉及到取消多項不合理收費,從而令地方煤企的煤價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不致于被大型央企排擠到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