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鋼廠之旅:一億噸鋼鐵的憂愁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今天的《中國經濟轉型一線報告》中,我們繼續產能過剩的話題。在所有過剩產能中,鋼鐵行業最為引人注目。2003年國家發改委就指出,鋼鐵行業出現盲目投資,供過于求。但調控十年來,鋼鐵產能…
在今天的《中國經濟轉型一線報告》中,我們繼續產能過剩的話題。在所有過剩產能中,鋼鐵行業最為引人注目。2003年國家發改委就指出,鋼鐵行業出現盲目投資,供過于求。但調控十年來,鋼鐵產能過剩一直和淘汰落后產能如影隨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剛剛發布的數據則顯示,過剩產能的消耗可能需要5到10 年,鋼鐵業到底發生了什么?《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將帶大家先到河北的唐山去看一看。
一、小企業破產關門大企業難以為繼 鋼鐵之城廠區銹跡斑斑空無一人
8月初,記者來到了唐山市豐潤區的小屯村,一路上,各種鋼鐵企業的廣告、門牌隨處可見。這里是唐山小鋼鐵企業最密集的區域之一。記者走進了一家名為唐山寶拓鋼管有限公司的工廠。
看門人告訴記者,這個工廠停產前有30多個工人,而現在停工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目前在周邊這種小鋼廠也都處于停產狀態。
記者又來到了一家名為鑫海鋼鐵的工廠,從廠門口往里看去,空曠的廠區空無一人,銹跡斑斑的鋼架下,堆放了一堆銹鐵。看門人告訴記者,這個鋼廠已經拆了好長時間,現在沒有在生產了。
在小屯村,記者走訪了多家小鋼廠,幾乎都是空無一人,工廠內雜草叢生,呈現出一片蕭條的景象。有些廠區,甚至貼出了出租廠房的廣告,整條街上只剩兩家大廠在生產。
因為附近鋼廠聚集,小屯村曾有不少村民在鋼廠打工,也有村民自己開小鋼廠。下午三點本來應該是工廠忙碌的時候,但記者看到不少村民卻坐在門口玩撲克。
村民們告訴記者,他們整個村子包括周邊,之前至少有四五十家小鋼廠,但是從前年年底到現在,幾乎所有的小鋼廠都處于停產狀態,主要原因就是鋼材行情低迷,掙不著錢,當地政府對于小鋼廠也采取了高壓態勢,他們現在連生產用電都不敢接。
小型的鋼鐵廠大多停產或關閉,那么,唐山市一些大型鋼鐵企業日子又過得怎樣呢?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也就是組建集團前的唐山鋼鐵公司,是唐山當地最大的國有鋼鐵企業。唐鋼公司財物經營部副部長張愛民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生產運營狀況正常,但是低迷的價格行情,至少吞噬了他們70%以上的利潤。今年的鋼材價格從總體上看降了500多塊錢,原料價格降了200多塊錢。這個差距意味著如果這個企業不主動去做工作,會多產生200塊錢(一噸)的虧損。
張愛民告訴記者,唐鋼公司年鋼鐵產能約1800萬噸,現有職工3.7萬人。如此體量的大型企業,面對市場寒流,他們也倍感壓力,而現在最大的壓力,就是產能過剩。中國的鋼產量,每年還是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這種鋼鐵產能的增長對于鋼鐵企業來說,在原料的需求上會有相對的競爭,而在產品銷售上的競爭則會加劇。由于產量較多,需求沒有有效地拉動,價格也在逐漸下降。
感覺到巨大壓力的,還不僅僅是唐鋼公司,國豐鋼鐵公司是唐山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公司總經理李國興告訴記者,他們也碰到了和唐鋼公司幾乎相同的困境。自己廠的盈利狀況已經下降70%多,不僅民營鋼鐵廠是這樣,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這樣,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
李國興說,和去年相比,他們公司今年整個利潤空間算到每噸鋼上,差不多降了100元,如果按照現在的800萬噸產能計算,就意味著下降了8個億,自己目前壓力巨大。
辛志純是唐山市政府分管工業負責人,對于唐山鋼鐵行業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唐山的鋼鐵行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從整體來看,雖然個別企業有所盈利,但是全行業處于虧損之中,現在許多企業都是勉強維持生產,其中有些企業可能難以為繼。
對于鋼鐵生產的實力,有“中國鋼鐵看河北、河北鋼鐵看唐山”的說法。河北省是我國最大的鋼鐵生產省,粗鋼產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而這其中,無論是鋼鐵企業數量還是產能規模,被稱作是鋼鐵之城的唐山市,又占了河北的五成左右。2010年工信部公布的淘汰落后煉鐵產能的企業名單,33家河北企業中,唐山就占20個。素有鋼城之稱的唐山,在遭遇鋼鐵市場寒冬的同時,又該如何應對落后產能之戰呢?
二、企業升級億元高爐一次拆除 產能年年過剩卻年年增長
位于唐山市豐南區的貝氏體鋼鐵公司,曾經是一家有著20多年歷史的村鎮集體企業。2010年5月,國家工信部公布淘汰落后鋼鐵產能企業名單,貝氏體鋼鐵公司的兩個210立方米的煉鐵爐被列入淘汰范圍。
按照豐南區政府的要求,貝氏體鋼鐵公司的兩個高爐在2010年10月10日被淘汰拆除后,以前的140萬噸產能淘汰了60萬噸,現在這里只剩下兩個殘存的水泥基座,地上到處是廢棄的鐵爐等廢料。
貝氏體鋼鐵公司黨支部書記張樹平告訴記者,2003年才建起來的這兩個高爐加上配套工程,總共花了4億多元,當時說拆就拆,心里確實有些難受,也覺得壓力挺大的,但這是國家的政策,必須得服從。
張樹平告訴記者,拆除這兩座高爐之后,他們工廠的產能從140萬噸減至80萬噸,再加上2011、2012年鋼鐵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工廠生產經營幾乎難以為繼。2012年8月在豐南區政府的干預之下,貝氏體鋼鐵公司進行了改制并將工廠整體租賃給了一個私人老板,F在工廠雖然還在生產,但也就1、2月份賺點錢,剩下的時間都在虧損。
在唐山市開平區的另一家私營鋼鐵企業興業工貿集團的門口,記者看到,諾大的工廠里雜草叢生,空無一人,有些廠房的石棉瓦已經坍塌破損,廠區一片破敗的景象。
唐山興業工貿集團負責人閆醒良告訴記者,他的公司始建于1984年,曾經是一家集煉鐵煉鋼以及軋鋼為一體的鋼鐵企業,最高峰時有2000多工人,年產鋼鐵150萬噸,還被評為河北省的百強企業。然而在2010年,由于國家產業政策,興業工貿有限公司的三座高爐被列為了淘汰范圍,在拆除了三座300立方以下高爐,最后只剩了55萬噸左右的產量。2011年,在鋼鐵市場、產業政策等多因素的壓力之下,興業工貿公司最終停產,到現在工廠已經停產有兩年多了。
閆醒良說,2010年底淘汰了一個落后裝備,使得總體產量縮減了70%,這使得我們所有的財務成本在各方面大幅度增加;再加上市場經濟下鋼鐵行業不景氣,導致這幾年無法再進行生產。
和貝氏體以及興業兩家中型的鋼鐵企業不太一樣,唐山市兩家大型的鋼鐵企業唐鋼公司以及國豐鋼鐵,早在2008年就主動淘汰了各自400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爐。
河北唐山國豐鋼鐵公司總經理李國興告訴記者,當時淘汰了7座小高爐179立方的小高爐,還有50米以下的小轉爐5個。他們之所以主動拆除這些小高爐,除了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產業政策推動,更主要的是,這些高耗能小高爐會增加他們的生產成本。從整個市場的分析來說,成本的增加也就意味著市場競爭力的相對下降。
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能源環保部部長蘇福源說,2006年開始,國家提出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當時要求是拆除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但是他們在 2008年就將所有450立方米以下的三個高爐一次性拆除完畢,他們之所以痛下決心、壯士斷腕地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一個更高的一個發展在等著他們,為了新的發展,他們提前淘汰了這些裝備。
其實,一座高爐的成本及其昂貴,少則幾千萬,多則上億,蘇福源說,當時在拆與不拆之間他們確實有過掙扎,但回過頭看,拆肯定是遲早的事,他們的選擇并沒有錯。
蘇福源說,他們要的是質量,而不是粗放的產量,因此他們從2008年開始,就已踏準了轉型升級發展的節奏。
唐山市政府分管工業負責人辛志純告訴記者,主動適應市場、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企業畢竟還在少數,對于落后的鋼鐵產能他們主要是以行政干預為主!皩ξ窗雌谕瓿商蕴蝿盏目h(市)區,實行建設項目'區域限批’;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企業,依法吊銷排污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取水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不予審批和核準新的建設項目,不予批準新增建設用地,依法停止落后產能生產的供電供水”。
辛志純舉了個例子,比如講現在應該淘汰400厘米以下的高爐,只要是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淘汰標準的,他們就給企業直接下達指令,然后責令按國家規定的時間停產、斷電,拆除以后,向國家申報驗收。
豐南區是唐山市煉鋼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也最為繁重,豐南區主管工業的副區長郝志軍告訴記者,對于淘汰落后產能,全區15個鄉鎮全部實行了一票否決。而對于沒有完成任務的,到年底,按照年初定的目標,實行否決。如果完不成任務,黨政一把手,特別是行政一把手,要受到相應的黨政機處分。
對于一些既不符合產業政策甚至是違法的小鋼廠、小作坊,唐山市采取的措施就是露頭就打、堅決關停。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懲不貸。在這方面政府的態度非常堅決,力度也非常大,因為它都是游擊式的生產,因此這類企業就被直接定義為非法生產,必須堅決取締。
2008年以來,唐山市淘汰煉鐵高爐68座,淘汰煉鐵產能1720萬噸,淘汰轉爐41座,淘汰煉鋼產能1392萬噸。目前,唐山地區內57家鋼鐵企業共有144座高爐,產能1億噸,因為開工不足,產量約9000萬噸,約占河北省的50%。
面對一億多的產能是否還存在著過剩的問題時,辛志純告訴記者,賣不出去就是過剩,這是最現實的過剩;虧損就是過剩,這也是最現實的過剩。雖然唐山不能涵蓋全部市場,但是唐山的過剩肯定和全國的過剩是一致的。
看得出來,即使是對唐山這樣一個鋼鐵企業遍地開花,歷次淘汰落后產能都榜上有名的地方,當地相關負責人也并不愿明確承認產能過剩,更不肯透露過剩的量有多大。雖然眼下唐山也采取了諸多舉措淘汰落后產能,但唐山真能跳出年年淘汰年年增長的怪圈么?
三、市場淘汰鋼鐵產業面臨生死抉擇 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成為唯一機會
在占據鋼鐵大省河北生產能力一半的唐山市,鋼鐵業正在經歷著寒冬。唐山市也采取了區域限批、一票否決等方式,對落后產能強行淘汰。
葉金寶,是唐山遷安市一家生物制藥公司的董事長,而在3年前,他還是當地一家煉鋼廠的老板。從前的鋼廠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家啤酒生產企業。
從鋼廠老板到如今的生物制藥公司,這樣的角色轉變對于葉金寶來說,其實并不容易。葉金寶的鋼廠建于1999年,盡管有起有落,但工廠效益一直還不錯,高峰時有近一千工人,年產鋼鐵80萬噸。
葉金寶解釋說,在2008年之前,鋼鐵利潤很高,一噸300到400的純利,誰都想去建鋼鐵廠,但是到了2010年,鋼鐵市場出現不景氣,葉金寶鋼廠的三座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也在這一年被列入了落后產能的淘汰范圍。投入2億多元的三座高爐,最終被拆除,工廠只能徹底停工。
葉金寶說自己當時很心疼,不愿意損失那么多錢,但他覺得這是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盡管當時有些不舍,但回過頭來看,鋼鐵市場的持續低迷,也讓他感覺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因為如果當初在2010年不被淘汰的話,到現在也會被淘汰出局了。
經歷了徹底脫離鋼鐵行業的陣痛后,他決定重新創業。當時他們做的診斷試劑在藥品銷售中,歐美國家應該占30%到40%,而在我國只占3%到4%,具有很好的市場潛力。經過三年的重新創業,如今他的生物制藥企業現在已經初具規模。
和葉金寶不太一樣,兩年前一直從事鐵礦石生意的李民,如今投資了一家金屬包裝公司,從事鋼鐵深加工。他在原來的領域上繼續發展,做些能夠符合他們后續延伸鏈的一些原料,從而把附加值低的鋼給消耗掉。
李民告訴記者,唐山地區鋼鐵企業多,原材料不用愁,他們工廠主要產品,就是將鍍錫鋼板加工成包裝以及裝飾材料,通過產業鏈的延伸來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從價格上看,一噸粗鋼的價格在四千左右,而產品的最終端可以賣到8000多元錢,也就是說他的深加工讓產品增值了兩倍。
記者了解到,在鋼鐵行情持續低迷、再加上國家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雙重壓力之下,唐山的很多中小型鋼鐵企業要么被市場自然淘汰,要么被政府關停,要么主動轉型。唐山市政府分管工業負責人辛志純認為,現在政策的導向和市場的導向已趨于一致,而目前鋼鐵市場的下行和波動,恰恰是唐山調整產業結構的最好機遇,企業和政府意識到要抓住這個機遇認真做。這樣的機遇對于唐山來說有得有失,但得大于失。失是因為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了;得是使得企業不得不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后生,使得結構調整的動力增強了,步伐加快了。
辛志純說,鋼鐵產業的增加值占唐山市工業產業增加值,已經由五年前的將近60%,下降到了現在35%左右,唐山市正在逐漸擺脫鋼鐵財政的束縛。唐山的鋼鐵如果結構調整的好,在全國區域比較當中,仍然是個比較優勢,但是一鋼獨大的局面在幾年前他們就已經意識到了,必須著力改變。
辛志軍認為,唐山鋼鐵產業不能再走從前大而粗的路子,因為國家產業政策不允許,市場更不會允許,未來的出路只有一條,就是轉型升級,堅決淘汰落后的產能,優化存量產能,延伸產業鏈,提高鋼鐵產品的附加值。
辛志軍回憶說,曾經他們也面臨過煤炭轉型,當時地方幾百家煤礦,如今整個唐山的煤礦就只剩下了開灤一家。而現在又輪到鋼鐵的轉型了。痛苦是有,但是這個無法回避只能主動面對,既要看到可能的痛苦,更應該認識到這個事情的必要性。
半小時觀察:如何讓鋼鐵不再擁擠?
在唐山采訪,給我們記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在一個村莊里,小鋼廠竟多達四五十家。為什么大家如此熱衷于建鋼鐵廠呢?數據顯示,2012年唐山市財政收入622億元,繼續領跑河北。公開報道顯示,唐山所屬縣市區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來自鋼鐵業的稅收占政府財稅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有了巨大的利益勢必會吸引來擁擠不堪的生產,而要讓鋼鐵不那么擁擠,或者說不再出現新一輪的擁擠,必然要求地方政府放棄單純的扶持沖動,讓產業去真正經歷市場供需的風雨。這不僅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更要解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不合理,行政壟斷等問題。在這些方面,我們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動力煤準備進軍期貨市場 下一篇:礦價演繹瘋狂市場采購熱情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