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鋼喀什項目填補南疆空白 每年為當地節(jié)約20億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新疆喀什,鋼鐵對當地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產業(yè)。由于南疆地區(qū)鋼材基本為外地運輸,噸鋼售價高達6000元,價格遠高于新疆市場平均水平。然而這一情況隨著山東鋼鐵集團的到來發(fā)生了改變。投資26億…
在新疆喀什,鋼鐵對當地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產業(yè)。由于南疆地區(qū)鋼材基本為外地運輸,噸鋼售價高達6000元,價格遠高于新疆市場平均水平。然而這一情況隨著山東鋼鐵集團的到來發(fā)生了改變。投資26億元的山鋼萊蕪鋼鐵新疆公司300萬噸喀什鋼鐵項目是山東省委、省政府貫徹中央新疆座談會議精神,加快推進援疆工作的重點項目,是山東產業(yè)援疆的龍頭項目和標志工程。
日前,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產,形成了100萬噸鋼鐵生產能力,填補了南疆鋼鐵產業(yè)空白。同時也將當地噸鋼售價降低到不足4000元,使喀什地區(qū)每年減少社會鋼材成本達20億元以上。
逆勢發(fā)展喀什項目不走尋常路
喀什鋼鐵項目的投產成功可以說是來之不易,山東鋼鐵集團董事長任浩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起兩年前立項過程:“從山鋼喀什鋼鐵項目立項開始,有人就從企業(yè)經營角度提出了疑問。地理條件不適應;全行業(yè)產能過剩;在各大鋼企爭相奔往東南沿海的時候,卻向西挺進深入內陸;在高專產品競爭激烈時,卻投產棒材線材生產線。這些都成了山鋼集團領導班子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面對紛紛質疑,經過充分的論證,集團對項目建設運營最終提出了明確目標——布局優(yōu),投入少,成本低,機制新,效益高,生態(tài)好。其終極目標直指打造全國成本最低的企業(yè)和最具競爭力的企業(yè)。
不與農爭地鹽堿地上建鋼廠
面對的困難重重,但山鋼人還是以“山鋼速度”啃下了喀什項目這塊“硬骨頭”。
最大的難關是選廠址。喀什地區(qū)良田少戈壁多,遵循不與農爭地的原則,山鋼把廠址選在了疏勒縣南40公里的一片鹽堿地中。項目所在的2.25平方公里地塊屬于地質上典型的鹽漬土,遇冷遇熱容易發(fā)生鹽漲和溶陷現象。有專家認為,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建設鋼鐵廠,難度太大了,國內外都沒有先例可以借鑒。
為了攻克難題,山鋼歷經數月苦心調研,最終拿出了“強夯置換”這樣一個可行性方案。新疆公司工程部管理部部長趙守林告訴記者,所謂“置換”,就是用挖掘機將一期項目所在廠區(qū)120萬平方米地塊表面0.5米厚的鹽殼統統剝離,運走。然后動用200多輛卡車從20公里外將鵝卵石運過來,鋪設1.5米厚的“人工戈壁”,再動用46臺強夯機,對主廠區(qū)90萬平方米重點區(qū)域以每平方米400噸的沖擊力將鵝卵石砸在了地下。人工制造出了一塊地耐力、承載力符合工程要求的置換部,從而形成了一個可以支撐百萬噸鋼生產設施的“蓮花座”。
在此基礎上,新疆公司又針對高爐、轉爐等主體生產設備對地基的特殊要求,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點夯技術,在強夯區(qū)域內布置了幾個“蓮藕籽”,高爐、轉爐等大型裝備都坐在了這些“蓮藕籽”上,有效破解了鹽堿灘上建鋼廠的難題,這一成果,目前已經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
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山鋼喀什項目團隊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極其復雜的地質條件下,僅用8個月的時間建成投產了項目一期工程,可以說這是又一次創(chuàng)造“山鋼速度”的建設工程。
百萬噸生產線投產當地噸鋼降價2000
據了解,一期工程建成100萬噸鐵、鋼、材配套生產線,其中包括1座綜合原料廠、1座210平方米燒結機、1座1350立方米高爐、1座120噸轉爐、1臺六機六流方坯連鑄機、1條60萬噸棒材連軋生產線和一條40萬噸線材生產線,2座300t/d石灰窯以及相應的公輔設施。
投產同時,生產線也最大限度實現了節(jié)能環(huán)保。工業(yè)廢水實現“零排放”,噸鋼耗新水低于3立方米;燒結煙氣余熱余能發(fā)電項目投用后年可增效2000萬元以上;噸鋼煙粉塵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國家標準排放量。
這次投資也給當地帶來了多重受益。僅一期工程竣工,每年就可為當地建設提供優(yōu)質鋼材100萬噸。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新增銷售收入150億元,利稅總額10億元,增加就業(yè)3000人。
山鋼項目開工前,北疆乃至疆外鋼鐵企業(yè)從南疆運輸資源,再將鋼鐵產品長距離運輸至南疆銷售,噸鋼售價高達6000多元。新疆公司投產后,很快扭轉了這一局面,噸鋼售價迅速降低到不足4000元,這一項目使喀什及周邊地區(qū)每年降低社會鋼材成本達20億元以上,而且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物流業(yè)發(fā)展。
隨著山鋼項目落地,與之相關的上下游企業(yè)紛紛跟進。山鋼集團金嶺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與塔什庫爾干縣金鋼礦業(yè)有限公司達成收購100%股權并開發(fā)喬普卡鐵礦資源項目協議,計劃分兩年投資3億元,形成年產礦石150萬噸、鐵精粉60萬噸規(guī)模,目前已經實現年產鐵精粉30萬噸。金嶺礦業(yè)還同疏勒縣達成總投資約3.5億元協議,在當地建設120萬噸鏈篦機回轉窯球團項目,并于今年5月建成投產。山鋼集團與新疆世路源經貿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喀什地區(qū)開展鋼材貿易,預計年貿易額達到3億元。
對于喀什項目,很多當地人這樣評價:“新疆公司給喀什帶來的,不僅是現代工業(yè),也以讓人瞠目的建設速度、靈活的運作體制和高效的管理模式,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