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策克口岸:進口煤滯銷
來源:經濟信息聯播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內蒙策克口岸:風吹日曬損耗大貸款買煤利息高 這次難賣的不是國產煤,而是從蒙古國來的進口煤。此前,由于蒙古進口煤的價格遠低于國產煤,因此一度頗受煤炭貿易商的追捧。位于中蒙邊境…
內蒙策克口岸:風吹日曬損耗大 貸款買煤利息高
這次難賣的不是國產煤,而是從蒙古國來的進口煤。此前,由于蒙古進口煤的價格遠低于國產煤,因此一度頗受煤炭貿易商的追捧。位于中蒙邊境的策克口岸,一個彈丸之地,曾經聚集了20多家專門經銷蒙古進口煤的貿易商,而圍繞著煤炭,當地的商貿也是一片興旺。
可是成也煤炭、敗也煤炭,隨著近一兩年煤炭需求深陷低谷、煤價一跌再跌,策克口岸也從昔日的淘金熱土,變成了一片處處透露著破落氣息的遺忘之地。而那些坐擁幾十、上百萬噸進口煤的貿易企業,除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財富縮水,卻也只能是無可奈何。
在一個專門堆放進口煤的堆場里,幾十輛大卡車整齊地排放在一起。車輪里積滿了煤灰,一看就很久沒有開動了。而在卡車的身后,就是兩三層樓高,一眼望不到邊的煤堆。專營蒙古進口煤炭的企業告訴我們,就在一年多以前這里還是車來車往,一片繁忙。但從去年開始,銷售就突然放緩,到今年,基本上就已經完全停滯了,目前他們的進口煤庫存已高達上百萬噸。
內蒙古太豪集團通關部部長王勇福告訴記者,那時候煤只要拉進來,第二天就拉走了,廠區根本就沒有庫存,但是今年從去年開始,廠區庫存越來越大。
慶華煤炭貿易公司總經理助理韓玉明:加上原煤,加上洗過的精煤,加起來一共是170萬噸庫存。
策克口岸常年大風,記者到達時,盡管當地剛下過一場大雨,而且還有灑水車不停地給煤堆灑水,但堆場里依舊煤灰漫天飛揚。而這造成的損失也相當可觀。
內蒙古太豪集團銷售部部長邱建平告訴記者:我們每年進口100萬噸煤,光被風刮走就在2000噸以上。
除了損耗,煤碳長期堆放帶來的質量下降更讓貿易商們心急如焚。例如隨著氣溫升高,焦煤的粘結度會有所下降,一旦下降到無法煉鋼的程度,就只能當做動力煤來銷售,那樣價格就會大打折扣。
內蒙古太豪集團銷售部部長邱建平說,粘結一掉就煉不成焦,就只能當做動力煤去賣,動力煤200塊錢,我們這個煤進來成本價都在400多塊錢。
目前在當地,僅太豪和慶華兩家企業的煤炭庫存就高達240萬噸,貨值超十億元。讓這些貿易商倍感壓力的是,這些煤都是企業用貸款買來的,一個月賣不出去,光是支付利息就得幾百萬元。
慶華煤炭貿易公司總經理助理韓玉明說:按照5個億算,一年的利息就是三千五百萬,一個月攤下來,也是三百多萬,所以說,整體上對成本占用率,資金壓力相當明顯。
國產煤價急跌 蒙古煤失去價格優勢
看著幾億的資產在空地上風吹日曬,降質損耗,每個月還要支付幾百萬的利息,對企業來說壓力確實很大。蒙古煤價格一度遠低于國內市場,盡管國內市場不景氣,但是如果足夠便宜,這些煤炭也會有市場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廉價蒙古煤銷不出去呢?那些來淘金的企業生存狀況怎么樣呢,請繼續看記者調查。
記者曲磊:我現在就在內蒙古策克口岸。穿過我身后的四道門就是蒙古國的境內。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口岸上非常空曠一輛車也沒有,而一年前這里是進口蒙古國煤炭最大的口岸。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四條通道,左邊的兩條有明顯的車轍印,而右邊的兩條卻沒有。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以前口岸通道緊張,為了增加運力特意建了這條四進四出的通道,而現在通道建好了車卻少了,只啟用了兩個通道。
據海關統計,策克口岸在2011年2012年兩年的煤炭進口量都達到了900多萬噸,而今年一到五月份的進口量卻僅有230多萬噸,企業進口煤炭數量遠遠低于往年水平。
慶華煤炭貿易公司總經理助理韓玉說:2010年高峰的時候進口是402萬噸,銷售是412萬噸,來來回回就有800多萬噸了。2012年進口320萬噸,銷售是213萬噸,今年到五月份才62萬噸。
2008年時,蒙古煤一噸只有一二百塊錢,運到國內就可以賣到四五百塊,而且依然比國內煤炭便宜。巨額的利潤讓大批企業蜂擁而至,策克口岸的煤炭貿易企業從兩三迅速增長至20多家。隨后,蒙古國開始不斷提高出口價格,到2012年時,蒙古煤的價格已經漲起來了,但國產煤的價格卻急速下滑,于是向來以價廉取勝的蒙古煤一下子就沒了市場。
慶華煤炭貿易公司總經理助理韓玉明告訴記者,現在加上運費和其他成本我們就不占優勢了,比國內多出20塊錢。
市場驟變讓這些企業入不敷出,蜂擁而來的企業錢還沒掙多少就面臨巨額虧損。于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20多家企業紛紛倒閉,目前僅有5家一息尚存,而還在運行的則只有三家。
內蒙古太豪集團銷售部部長邱建平說,我們拉回來的成本價,就達到420,銷售也是420,這還不包括人員工資。去年我們公司賠了一個億,按照現在計劃要超過一個億。
內蒙古太豪集團通關部部長王勇表示:很多公司都是10年11年剛過來的是吧,對對對
都是剛過來的,當時也是看好了行情,結果剛來一年多點形勢就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