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淡季行情明顯 大型鋼廠全面下調鋼材價格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的中國鋼材市場,金三銀四黯然失色,紅五月已然接近尾聲,但依舊是萎靡難改。從最新寶鋼、沙鋼、武鋼、鞍鋼等主流鋼企最新一期鋼材價格調整策略來看,幾乎是全面下行,其中一向強勢的寶…
2013年的中國鋼材市場,金三銀四黯然失色,紅五月已然接近尾聲,但依舊是萎靡難改。從最新寶鋼、沙鋼、武鋼、鞍鋼等主流鋼企最新一期鋼材價格調整策略來看,幾乎是全面下行,其中一向強勢的寶鋼亦是連漲9個月后首次下降,當前鋼材行情低迷難改,上游產量高企使得整個市場供應壓力有增無減。時間馬上來到6月份,全國已經進入季節性雨季,加上高溫氣候來臨,鋼材市場的季節性淡季行情益發明顯。
寶鋼、武鋼、鞍鋼、沙鋼等主流鋼廠全面下調出廠價
自寶鋼在5月上旬末對其6月份冷熱軋板卷等主要碳鋼板材出廠價下調100~180元/噸后,緊隨其后的武鋼、鞍鋼等國內主流板材生產企業分別對冷熱軋、鍍鋅、硅鋼等下調100~180元/噸和100~210元/噸不等,沙鋼對其6月份熱軋等板材更是降幅最大至250元/噸,對最新一期線螺等建筑鋼材也是維持弱勢下調30~50元/噸不等。
從鋼廠的調價政策來看,板材降幅明顯大于建筑鋼材,一方面是因為主導鋼廠碳鋼板材調價多以月度區間,而沙永等建材鋼廠的建筑鋼材調價多一較短的旬度為調價單位;更重要的是,春節以來連續數月制造業PMI均在擴張區間,但匯豐發布的5月中國制造業PMI初值意外降落至49.6,回落至收縮去年,說明國內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風險,碳鋼板材終端行業需求相對較弱;而在樓市上半年全面漲價,成交放量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回升,對建筑鋼材用鋼需求始終維持較為穩定的需求釋放,很明顯,長材強于板材,相關鋼廠調價也是盡然。
供需嚴重過剩矛盾刺激 鋼材市場走勢跌跌不休
主要品種的鋼材價格在2月底進入下行通道之后,盡管偶有反彈,但均持續的時間不長,隨即就被超高的供應壓力給無情的壓制下去,除冷軋外,其他主要鋼材品種走勢基本一致,印證當前國內經濟增速相對疲軟的事實。
因年前鋼市對新城鎮化規劃等政策紅利寄予過高期望,諸多的鋼貿企業囤貨待漲,更多的鋼企持續加大生產積極性備貨。然2013年一路走到年中,1~2月份的鋼材價格在強烈的需求預期下持續無量空漲,鋼價在2月下旬漲至年內高點;隨后的金三銀四相繼落空,鋼價跌跌不休的走弱了2個月后,在紅五月遇到一系列短暫支撐,鋼價降幅明顯趨緩,但整體弱勢依舊難改。市場監測顯示,截止到5月下旬,國內鋼材市場,熱軋等板材鋼價跌幅超過500元,部分市場跌幅甚至超過700元/噸;而部分城市的線螺價格跌幅更是接近1000元/噸。
從全國鋼廠的生產積極性來看,自2012年12月份開始,粗鋼產量整體始終保持上升趨勢,并在近兩個月內連創新高。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5月上旬鋼協會員粗鋼日均產量174.8萬噸,環比增長2.7%;預估全國日均產量219.3萬噸,環比增長3%,創歷史新高。鋼廠的生產積極性在需求疲軟的當下有增無減,給市場長期帶來較大供應壓力。最新消息顯示國內包括沙鋼、華菱鋼鐵在內的主要鋼廠加大長協礦拋售,分析認為鋼廠因虧損加大,通過跑礦減壓,加上全國環保之棒高懸,夏季可能迎來新一輪限電等過程,鋼廠有望從6月份開始逐步減產,但短期供應壓力依舊難減;鋼廠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選擇以價換量的手段盡量出貨,而不敢輕易減產;內部人士稱,停產的虧損肯定會大于繼續擴大生產的損失。
數據顯示,也是自2012年12月份開始,國內鋼材庫存在鋼廠增產、鋼貿企業囤貨等推動下持續上升,最高值出現在3月中旬,達到2234.52萬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隨后因季節性需求旺季的到來,下游用鋼需求,特別是建筑鋼材消耗還是穩中平穩回升,高企的鋼材庫存開啟下降之路,截止到5月下旬,鋼材庫存將實現連續第十周去庫存化;但當前依舊處于相對高位;從下游需求釋放程度及上游生產的積極性來看,若后期不遇到特別重大的需求利好,我國的鋼材去庫存化還將持續較長的時期。
高溫多雨氣候來臨 后期淡季行情明顯
紅5月并未給鋼市帶來十分明顯的變化,盡管需求依舊維持平穩釋放,但整體依舊低迷。時間進入6月份后,全國范圍內就進入了高溫多雨季節;戶外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將受到極大的限制,線材、螺紋鋼等建筑鋼材消耗可能遇到季節性減弱。而工業制造業方面,匯豐中國周四(5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降至49.6,創七個月新低。說明我國的制造行業再次進入收縮空間,反應國內經濟面增速大幅放緩,對于熱軋、冷軋等板材需求而言,亦將進一步走弱。
長板材下游需求集體萎靡,益發的證明淡季行情的來臨;加上近期進口鐵礦石市場低迷難起,進口礦價創下年內新低,現貨鋼材價格的成本支撐力度進一步走弱,若后期無重大政策紅利刺激,筆者認為隨后的鋼材價格整體延續震蕩下行的大格局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