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石鋼如何創新特鋼企業管理模式
來源:中國冶金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初以來,河北鋼鐵集團石家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著眼于內部,尋求化“危”為“機”的辦法與途徑,創新變革不適應市場要求的管理模式,較好地釋放了企業活力,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第一季…
今年初以來,河北鋼鐵集團石家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著眼于內部,尋求化“危”為“機”的辦法與途徑,創新變革不適應市場要求的管理模式,較好地釋放了企業活力,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第一季度,石鋼實現盈利,生鐵成本較去年降低175元/噸,毛利潤為1000元以上的鋼種較去年提升2.94個百分點。
創新生產模式:集中管控精益生產
對于特鋼企業的生產模式,石鋼總經理助理、生產管理部部長張海寧這樣認為:“特鋼市場瞬息萬變,下游客戶為降低經營風險都在極力壓降庫存,交貨周期也隨之一再縮短。對于生產系統來說,保證訂單按時交付就是對銷售的最大支撐,就是保市場最直接的體現。作為鋼材供應商,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滿足客戶的產品就是石鋼的目標。”
近來,石鋼繼續深入推進精益生產,在增強訂單保證能力方面又有了創新。今年初,石鋼開始在局域網上運行保客戶關鍵指標完成情況通報欄,實現對影響訂單及時交付的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不僅如此,石鋼還結合自身實際,創新生產模式,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嚴格控制事故發生,保持生產安全均衡穩定順行;第二,均衡生產,強化工序匹配、過程匹配、流程匹配,實現精準交貨;第三,穩定過程控制,強化工藝技術,改進管理體系,實現“三全、三精、三性、四嚴”(“三全”是全計劃優化、全過程管理、全跟蹤檢查,“三精”是精細管理、精確保證、精準完成,“三性”是唯一性、符合性、穩定性,“四嚴”是嚴謹思考、嚴密作業、嚴格檢查、嚴肅驗證);第四,加強訂單的技術審核,明確訂單要求,推進優化排產;第五,深化現場與現場管理的結合,追求一流現場管理水平,實現清潔生產,突出高標準、綠色低碳。以上精益生產系列措施的付諸實施,使得石鋼3月份超30天未入庫的在制品較2月底下降2866噸,第一季度出口合同交付同比增長17.3%。
創新運營模式:快速反應高效聯動
“特鋼公司通報,某高端客戶訂單涉及合金,尤其是鎳板和鉬鐵存量不夠,要緊急采購,請供應部落實。”
“生產管理部通報,月底交貨的鋼材中有1000多噸小規格材需要全部矯直,請三軋廠安排好進度。”
“請開發部、技術部和三軋廠關注貝氏體鋼小規格材的矯直過程,避免矯直斷裂。”
這是在產供銷聯動會上石鋼的相關工作人員正在及時匯報新情況。產供銷聯動會是石鋼建立快速反應、高效聯動運營模式的一個部分。
石鋼運營管理部副部長林峰介紹:“石鋼各部門一改過去的‘各自為政’為‘系統高效聯動’,這樣一來在公司層面上指揮更有效,反應更快捷,整體的市場應變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這些變化都得益于運營模式的創新。”運營模式的創新使得石鋼當前對待跌宕起伏的供銷兩個市場,能夠做到“處亂不驚”。
快速反應、高效聯動的運營模式,使得原燃料采購能夠緊扣市場節拍,在市場急劇變化時,石鋼做到了在高價位時不采或者小批量、多批次的少采,以順暢的物料周轉和緊貼市場的采購價格支撐了生產效能的最大發揮;采購與鐵前工序能夠不斷優化爐料結構,使用經濟爐料;內貿、外貿兩個銷售部門能夠持續維護和拓展客戶群,從而優化資源、實現互補;生產系統能夠及時分析市場趨勢,掌握市場信息,根據市場變化,優化客戶訂單,做到快速反應、調整和交貨。第一季度,石鋼遵循“三控三增”(即控低增高、控劣增優、控散增集)的原則,通過產供銷聯動調整訂單量,消化剩余連鑄坯,使得小于20噸連鑄坯的比例較去年降低11.8%、合同計劃完成率較目標值高出0.8%。
創新營銷模式:技術營銷延伸服務
“密切技術中心和銷售特鋼公司、國貿公司一體化的配合,強化技術營銷。”這是石鋼對營銷模式提出的要求。具體到實踐中,石鋼的各項工作也根據這一要求步步展開。
石鋼的技術、研發人員針對新產品開發、技術、質量問題和客戶進行及時的溝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溝通平臺。石鋼的開發部副部長戴觀文表示:“技術營銷是延伸服務,使得客戶受益,我們同樣也有收獲。而且及時的溝通使雙方知己知彼,推動石鋼的新產品開發和質量改進更加有的放矢。”第一季度,石鋼又獲得了3個知名企業二方認證資格;開發7個新牌號,實現銷量4505噸;高端軸承鋼、彈簧鋼、合資品牌轎車用鋼銷量均明顯高于計劃指標。
此外,石鋼還加強銷售隊伍的建設,增強企業市場調研和信息分析的能力,對營銷人員進行素質培訓;積極做好客戶維護;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領導牽頭、專業技術人員為骨干的生產、技術、銷售三位一體的攻關組,以市場為導向,加大市場開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