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來襲 預計后期鋼價將繼續探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的鋼材市場踏在5月初終于出“金三銀四”的行情泥潭,鋼市在最近的一周內出現階段性的好轉;然隨著江南地區進入傳統雨季后,在陰雨的纏繞下,悲催的鋼材市場還未能喘口氣,又將進入傳統的鋼…
中國的鋼材市場踏在5月初終于出“金三銀四”的行情泥潭,鋼市在最近的一周內出現階段性的好轉;然隨著江南地區進入傳統雨季后,在陰雨的纏繞下,悲催的鋼材市場還未能喘口氣,又將進入傳統的鋼材消耗淡季行情之中。盡管當前市場還在努力上行,但整體來看,探長乏力,從周中開始又出現了震蕩趨弱的苗頭。
據了解,每年的5~9月份為中國的傳統雨季,其中南方一般在5月份開始雨水密集,而北方則在6月份進入大范圍的雨水天氣;在這個時間段內,因受到多雨天氣影響,戶外工程項目進度受限,對鋼材的消耗、特別是建筑鋼材的消耗,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分析認為,隨著雨季的來臨,未來我國鋼市的鋼材去庫存化速度可能受到限制,多表現為去庫存增速放緩,時間延長,由此可能帶來鋼價的易跌難漲,后期繼續探底的可能性較大。
從近期的鋼材市場運行情況來看,五一節前后,現貨鋼市成交情況有明顯的回升;商家反饋建筑鋼材市場在低價位區域出貨相對較好,帶動一部分鋼貿商積極拉漲報價,然而鋼價拉漲后下游采購熱情明顯消退。大部分下游企業采購鋼材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將采購計劃分批執行,鮮有統一執行的情況,顯示觀望后市的心態增加,也意味市場拉漲失去支撐基礎。
另外,從此前國內各大鋼廠的5月份出廠價來看,主流鋼廠均以下調為主,寶鋼、武鋼、鞍鋼、沙鋼等鋼企5月份的熱軋、冷軋等普碳鋼材出廠價不同程度的下調0~300元/噸不等,鮮有上調報價的;但即便如此,當前現貨鋼價與鋼廠出廠價依舊存在較大的倒掛幅度。說明國內主流鋼廠對5月的鋼材市場走勢持偏弱看法。
而鋼廠在普遍下調出廠價的同時,其生產的積極性卻是有增無減,鑒于對下半年新城鎮化建設及基建投資加快的較好預期;在上半年鋼材供應屢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依舊維持200萬噸/天以上的超高位產量。據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4月下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達212.87萬噸,再創新的歷史記錄。中國鋼鐵現貨網分析師指出,4月下旬日均粗鋼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主要源于鐵礦石、焦炭等原料價格下跌,鋼廠生產成本下降;鋼廠在虧損面減少的情況下,面對較好市場預期,其生產積極性難以降低。預計今后的一段時間內,鋼廠將繼續維持高位產量難改,現貨市場在進入雨季后,供應壓力可能進一步增大,猶如雨中背稻草,越背越重。
而從下游需求基本面來看,其中建筑鋼材市場的下游用戶受雨季影響最為突出,由于絕大部分均為戶外施工的房地產開發、交通基建、水利、基建項目工程等極易受到陰雨天氣的影響,在雨季中,這些戶外工程或許因為有效施工天數減少,從而影響到線材、螺紋鋼等建筑鋼材的消耗,導致整個建筑鋼材市場的需求基本面陷入疲軟的狀態。板材市場方面,從已經發布的4月份部分經濟數據來看,4月制造業PMI回落至50.5%,其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進一步下滑。從其分類指數來看,產成品庫存指數從3月份的50.2降至47.7,原材料庫存指數與3月份的47.5持平。這兩個分類指數均低于50這一榮枯分界值,均表明新訂單的下滑已導致企業從重建庫存轉向去庫存,生產的積極性大幅降低,從而對鋼材等原材料的消耗也就相應降低。
綜上所述,進入雨季以后,傳統的鋼材銷售“淡季”也將隨即到來,在鋼廠依舊維持較高產量、政策層面依然偏空的情況下,國內鋼材市場反彈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盤久必跌,在供需矛盾尚未有效解決、鋼市運行環境整體偏空的情況下,未來鋼材價格在震蕩中繼續尋求探底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