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洲:多用廢鋼鐵煉鋼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4月21日上午9時召開的《礦石與廢鋼市場》專題論壇上,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副秘書長劉樹洲作《廢鋼鐵產業發展回顧與展望》的報告。2012年廢鋼鐵產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在全行業的積極奮斗下,…
在4月21日上午9時召開的《礦石與廢鋼市場》專題論壇上,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副秘書長劉樹洲作《廢鋼鐵產業發展回顧與展望》的報告。
2012年廢鋼鐵產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在全行業的積極奮斗下,抓住機遇,不斷發展;廢鋼鐵加工配送體系建設繼續深化,廢鋼鐵加工配送企業的數量繼續增加,生產精品廢鋼的能力繼續擴展。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副秘書長劉樹洲作《廢鋼鐵產業的回顧與展望》報告
根據協會統計資料,2012年全國煉鋼消耗廢鋼鐵8400萬噸,比2011年的9100萬噸減少700萬噸,降幅7.7%。這打破了從2000年以來保持的逐年增長的走勢,700萬噸的大拐點是個不小的數據,讓我們反思的問題很多,企業效益→社會效益→國家政策之間,在目前的形勢下很難找到一個理想的平衡點。
2012年我國廢鋼鐵資源三大來源出現了較大變化。企業自產廢鋼鐵3650萬噸,比同期增加90萬噸,增長2.5%;社會采購廢鋼鐵4420萬噸,比同期減少660萬噸,降幅13%;進口廢鋼鐵補充370萬噸,比同期減少140萬噸,降幅27.5%。2012年廢鋼鐵總資源量8440萬噸,扣除調出廢次材150萬噸,剩余資源量8290萬噸,消耗不足部分由減少庫存110萬噸補充。對于進口廢鋼量的減少,一是國內鋼鐵企業廢鋼鐵消耗量的縮減,二是國外廢鋼鐵價格居高不下,2012年進口普通廢鋼鐵平均價格高于同期,迫使進口企業減少國外廢鋼鐵的采購。
2012年盡管廢鋼鐵市場不景氣,但廢鋼鐵加工配送體系建設并未停步。2012年國家工信部發布《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和《廢鋼鐵加工行業申請公告》,為廢鋼鐵加工企業的建設和發展設定了規范的門檻。廢鋼鐵產業裝備水平得到提高,設備制造業發展步伐加快,回收加工技術含量提升,生產環境改善狀況。
2009年和2010年國家采取了返稅70%、返稅50%的稅收優惠政策,推動了廢鋼鐵加工配送體系建設的發展。2011年返稅優惠政策取消,加大了廢鋼鐵回收企業的運營成本,拉動了市場價格的攀升,影響鋼廠多吃廢鋼鐵的積極性,造成社會廢鋼鐵采購量的下降,煉鋼的廢鋼鐵消耗量明顯減少。增加了能源、資源的消耗,加大了“三廢”排放。
預計2013年我國粗鋼產量為7.5億噸左右。國內廢鋼價格不會大起大落,維持小幅盤整的運行態勢;進口廢鋼價格會出現小幅下滑。2020年前中國不會大量出口廢鋼,每年要進口1000-000萬噸廢鋼補充國內資源的缺口,多用廢鋼鐵煉鋼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針對當前國內廢鋼加工業發展現狀,劉樹洲副秘書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對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實行即征即退70%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對使用廢鋼多的企業給予差別電價、減免環保費用、節能基金補貼等項政策,以鼓勵鋼廠多用廢鋼鐵、少用鐵礦石。對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給予進口廢鋼資質,增加廢鋼鐵資源渠道,擴大廢鋼鐵的應用量。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焦煤期貨上市首月跌15% 下一篇:煤炭量價齊跌壞賬潛伏煤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