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場期待更深層次的期現對接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焦煤期貨上周五掛牌大商所的首日,即以雙邊計近85萬手的成交量刷新去年12月初玻璃期貨在鄭商所上市時創下的新品種首日成交量超72萬手的紀錄,而其持倉量也已近10萬手。這一新紀錄顯示出國…
焦煤期貨上周五掛牌大商所的首日,即以雙邊計近85萬手的成交量刷新去年12月初玻璃期貨在鄭商所上市時創下的新品種首日成交量超72萬手的紀錄,而其持倉量也已近10萬手。這一新紀錄顯示出國內期貨市場一直有著充沛的投機資金儲備。
如大商所理事長劉興強在焦煤期貨上市新聞發布會上所言,大商所制定完善了焦煤期貨合約等一系列基礎性制度規則,力求既尊重期貨市場普遍規律、又貼近產業現貨實際,既突出焦煤產業分布特點、又考慮焦炭、鋼鐵等下游產業需求,既滿足企業套保需求、又兼顧投資便利。但他同時承認,焦煤期貨的制度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最終仍有待市場檢驗。
事實上,雖有山西焦煤集團在焦煤期貨上市首日搶得生產企業賣空交易第一單的報道,但據記者的了解,因煤—焦—鋼產業鏈內焦煤生產、物流的相對封閉性及企業傳統的現貨貿易模式,涉及焦煤的現貨企業對焦煤期貨的態度仍大部分處于觀望狀態。甚至在去年年中,仍有鋼鐵產業內資深人士向本報記者表達了他對國內上市焦煤期貨品種必要性及發展前景的懷疑。
不過,在去年底煤焦鋼產業鏈顯現全面虧損,傳統的產業結構和貿易模式均面臨大調整之際,焦煤期貨卻在今年迎來新機遇。
已獲得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部際聯席會議首批批復的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下稱“浙商所”),則在本月15日正式實施現貨掛牌交易模式時,首批上市了焦煤、石化產品、電解鎳、山茶油等交易品種,且其掛牌的焦煤品種正是山西焦煤集團生產的煉焦煤。
有意思的是,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本月初到浙商所調研時,還建議該現貨交易所積極與有關期貨交易所在期現對接、指定交割庫、倉單合作、新產品開發以及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探索創新交易模式,在發展大宗商品場外現貨交易市場方面先行先試。
浙商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享有海洋經濟示范區先行先試優惠政策的浙商所可在煤炭、原油等進口量大的交易品種上與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試行美元計價、保稅交割等產品設計上的合作。
而隨著去年底電煤價格雙軌制的正式取消,市場化的動力煤期貨、現貨交易也將成為新熱點。如本報記者日前考察過的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正雄心勃勃在鄂爾多斯打造超越秦皇島港口市場的動力煤坑口成交價的全國基準指數。而該交易中心,也是鄭商所等期貨交易所多次前往考察、探討期現合作的現貨市場。
其實,鄭商所的白糖期貨與廣西的一些白糖現貨市場間的合作已是業內公認的期現互動、互相補充的典范。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鋼協:鋼鐵工業將進入一個平穩增長發展期 下一篇:期鋼反彈高度或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