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集團元月經濟運營實現穩步增長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元月份,本鋼集團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指示精神,以市場為導向,以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統籌兼顧,科學管理,苦練內功,全力開拓市場,不斷提升企業經濟運行質量…
元月份,本鋼集團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指示精神,以市場為導向,以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統籌兼顧,科學管理,苦練內功,全力開拓市場,不斷提升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呈現出鋼鐵主業與非鋼輔業經濟運行穩步增長、齊頭并進的喜人局面,初步顯現出省領導提出的有質量、有效益的可持續增長目標要求。
元月份,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國內鋼鐵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鋼材市場價格小幅震蕩前行,鋼材出口保持高位水平。本鋼集團抓住國內熱板市場價格小幅上漲、出口鋼材價格高位這一時機,加快生產節奏,使鋼鐵主業主導產品產量同比大幅增長,并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冷、熱軋板,棒線材,特鋼材等產品產量、品種與規格。與此同時,非鋼產業在去年闊步前行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外拓市場步伐,各板塊經營效益同比明顯增加。元月份,本鋼集團銷售收入、利稅等經濟運行指標同比呈雙位數增長,利潤水平環比也呈現較好態勢。
以市場為導向,以銷定產,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比例,優化品種鋼生產工藝,加大出口產品銷售力度,實現產品效益最大化。元月份,本鋼集團緊跟市場脈搏,加大管線鋼、集裝箱鋼、汽車用鋼等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比例,不斷優化普鋼、特鋼品種鋼生產工藝,在保障產品質量性能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另外,各項目部深入生產一線,與各生產廠共同開發研制市場熱需的新產品,調整工藝,提升產品質量。國貿公司緊緊抓住國內熱板價格回升,出口鋼材價格高位這一機遇,大批量簽訂銷售合同。制造部根據市場線材價格低于板材價格這一實際,適時調整棒線材產量,同時,根據板材公司、北營公司熱軋產線生產能力,合理安排熱軋材產量。元月份,本鋼集團累計銷售鋼材同比增長37.3%。其中,出口簽約量為27.8萬噸,增利6000余萬元,產線調整增利達2600萬元。
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產品產量、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不斷提升生產經濟運行水平,向生產經濟運行要效益。元月份,制造部把握市場節奏,不斷優化生產組織,進行產線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在生產計劃的下達與組織、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生產運行成本控制等方面,強化調度指揮職能,實現鐵礦石、鐵精礦、生鐵、粗鋼、熱軋板、冷軋板、鍍鋅板等主導產品產量均同比增長的喜人成績。與此同時,制造部與能源部共同細化工序成本管理,嚴格監督與考核,各部門、單位認真貫徹執行,使工序定額同比下降1.5億元。制造部、設備部、采購中心、材板儲運中心等單位對庫存實行“日跟蹤、周提示、月考核”工作制度,嚴格控制庫存占用額,經濟庫存環比下降4.47億元,其中大宗原燃料、輔料備件庫存下降明顯;港途耗專項組將港途耗管理向縱深推進,取得港途耗同比下降1068萬元的佳績;采購部門通過擇機采購、調整原料結構等手段,節省采購資金近億元。各生產廠礦嚴格按照生產計劃、成本目標和運行指標努力工作,克服嚴寒天氣的不利影響,確保了生產穩中有升,基本實現向生產經濟運行要效益的工作目標。
在鋼鐵主業紅火開局的同時,本鋼集團非鋼產業加大了外拓市場步伐,各板塊子公司各顯威力,逆勢而上,同比增效明顯。其中,建設公司加大外攬活源力度,元月份外部收入實現1575萬元,比計劃多完成1250萬元;房地產開發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88萬元;醫療衛生部拓展新農合醫療市場,派醫護人員到農村和郊區工廠進行醫訪和義診,元月份實現收入5174萬元,比計劃增收626萬元,同比增收730萬元;實業公司、恒泰重機公司等單位在勇闖市場的同時,強化內部管理,創出“金色”效益。其中,恒泰重機公司狠抓采購環節,除借助采購中心采購平臺統一大宗材料采購外,在自采備件公開競標中,僅吊車設備采購一項就降成本121萬元。
元月份,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國內鋼鐵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鋼材市場價格小幅震蕩前行,鋼材出口保持高位水平。本鋼集團抓住國內熱板市場價格小幅上漲、出口鋼材價格高位這一時機,加快生產節奏,使鋼鐵主業主導產品產量同比大幅增長,并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冷、熱軋板,棒線材,特鋼材等產品產量、品種與規格。與此同時,非鋼產業在去年闊步前行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外拓市場步伐,各板塊經營效益同比明顯增加。元月份,本鋼集團銷售收入、利稅等經濟運行指標同比呈雙位數增長,利潤水平環比也呈現較好態勢。
以市場為導向,以銷定產,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比例,優化品種鋼生產工藝,加大出口產品銷售力度,實現產品效益最大化。元月份,本鋼集團緊跟市場脈搏,加大管線鋼、集裝箱鋼、汽車用鋼等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比例,不斷優化普鋼、特鋼品種鋼生產工藝,在保障產品質量性能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另外,各項目部深入生產一線,與各生產廠共同開發研制市場熱需的新產品,調整工藝,提升產品質量。國貿公司緊緊抓住國內熱板價格回升,出口鋼材價格高位這一機遇,大批量簽訂銷售合同。制造部根據市場線材價格低于板材價格這一實際,適時調整棒線材產量,同時,根據板材公司、北營公司熱軋產線生產能力,合理安排熱軋材產量。元月份,本鋼集團累計銷售鋼材同比增長37.3%。其中,出口簽約量為27.8萬噸,增利6000余萬元,產線調整增利達2600萬元。
強化內部管理,提高產品產量、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不斷提升生產經濟運行水平,向生產經濟運行要效益。元月份,制造部把握市場節奏,不斷優化生產組織,進行產線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在生產計劃的下達與組織、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生產運行成本控制等方面,強化調度指揮職能,實現鐵礦石、鐵精礦、生鐵、粗鋼、熱軋板、冷軋板、鍍鋅板等主導產品產量均同比增長的喜人成績。與此同時,制造部與能源部共同細化工序成本管理,嚴格監督與考核,各部門、單位認真貫徹執行,使工序定額同比下降1.5億元。制造部、設備部、采購中心、材板儲運中心等單位對庫存實行“日跟蹤、周提示、月考核”工作制度,嚴格控制庫存占用額,經濟庫存環比下降4.47億元,其中大宗原燃料、輔料備件庫存下降明顯;港途耗專項組將港途耗管理向縱深推進,取得港途耗同比下降1068萬元的佳績;采購部門通過擇機采購、調整原料結構等手段,節省采購資金近億元。各生產廠礦嚴格按照生產計劃、成本目標和運行指標努力工作,克服嚴寒天氣的不利影響,確保了生產穩中有升,基本實現向生產經濟運行要效益的工作目標。
在鋼鐵主業紅火開局的同時,本鋼集團非鋼產業加大了外拓市場步伐,各板塊子公司各顯威力,逆勢而上,同比增效明顯。其中,建設公司加大外攬活源力度,元月份外部收入實現1575萬元,比計劃多完成1250萬元;房地產開發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88萬元;醫療衛生部拓展新農合醫療市場,派醫護人員到農村和郊區工廠進行醫訪和義診,元月份實現收入5174萬元,比計劃增收626萬元,同比增收730萬元;實業公司、恒泰重機公司等單位在勇闖市場的同時,強化內部管理,創出“金色”效益。其中,恒泰重機公司狠抓采購環節,除借助采購中心采購平臺統一大宗材料采購外,在自采備件公開競標中,僅吊車設備采購一項就降成本12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