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最壞時期已經過去 鋼價溫和回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鋼材市場簡析隨著主要經濟指標的筑底企穩,中國鋼材市場最壞時期已經過去,新一年將以溫和回升為主調。其中國內需求明顯強于外部需求,貨幣因素成為價格揚升的重要推手。由于歐美債務危…
2012年鋼材市場簡析
隨著主要經濟指標的筑底企穩,中國鋼材市場最壞時期已經過去,新一年將以溫和回升為主調。其中國內需求明顯強于外部需求,貨幣因素成為價格揚升的重要推手。由于歐美債務危機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其回升過程難以一帆風順。
一、市場需求最壞時期已經過去
2012年,一些顯示鋼材消費力度的經濟指標,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增速明顯萎縮,中國鋼材需求疲軟。為了防范經濟增長“硬著陸”,有關部門出臺了刺激國內需求措施,尤其是加快各類投資審批速度。其中9月初以來,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總投資額就超過5萬億元。10月全國鐵路基建投資達到698億元,同比增長了2.4倍,預計2013年鐵路基建投資有望超出5000億元,大大高出今年水平。受其影響,四季度中國經濟,也包括鋼材需求都已出現筑底企穩。其中10月份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2,連續兩個月回升,并站到榮枯線上方;9、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貿易出口全面性持續回升。與此同時,鋼材價格、產量也出現了環比回升。這些跡象表明,中國鋼材需求最壞時期已經過去。預計隨著國家擴大需求政策效應逐步顯現,2013年中國鋼材需求將溫和增長,全年粗鋼消費(含出口,下同有望達到7.5億噸,增幅在5%以上,超過今年水平。基本建設投資,以及由此派生的投資品與設備生產,是鋼材需求增量的主要來源。由于所批復的投資項目,大部分屬于交通項目,尤其是城市軌道交通與高速鐵路項目,其鋼材消耗強度較高,所需要的機械設備使用與物流量更大,由此構筑鋼鐵需求的堅實基礎。從品種來看,建筑鋼材需求,鐵道用鋼需求、機械用鋼需求、車輛用鋼需求、特殊鋼需求等,應該成為鋼材需求主要增加方向。從時間上看,大部分投資項目批復于6月至8月期間,按照6個月的滯后期測算,上述項目的實際鋼材需求(從備料開始將在2013年開春前后逐步體現出來。新一年內,由于歐洲危機、美國財政懸崖、中國日關系糾紛等因素影響,外部需求環境嚴峻,這就使得中國鋼材消費增長,主要來自國內需求拉動,呈現外弱內強格局。預計全年鋼材出口量5500萬噸左右,增速比上年明顯回落,甚至有可能下降。鋼材的間接出口,汽車、船舶、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等產品出口情況會更差一些。
二、國內產量相應提速
2012年,中國國內鋼材需求疲弱,成為市場供大于求“罪魁禍首”,由此嚴重抑制國內產能釋放。1—10月份累計,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幅僅為2.1%,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增速也就是3%左右,顯著低于近些年來10%左右平均增速。新一年內鋼材需求的恢復性增長,勢必引發國內產量相應提速。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會達到或超過7.5億噸,增幅在4%以上,高出2012年增長水平。同樣由于需求拉動,新一年內鐵道用鋼材、中厚板等產品產量有望結束下降局面,鋼筋、線材、鋼管等產量保持較大幅度增長態勢,熱軋薄板等產量增幅會有回落。全國粗鋼產量提速,鐵礦石的相對低位,以及國產礦產量萎縮,勢必增大進口鐵礦石需求。預計全年鐵礦石進口量有望接近或達到8億噸,增長5%以上。
三、多重因素共同構筑價格揚升基礎
2012年中國鋼材需求疲弱,是其價格震蕩走低的主要因素。隨著各項經濟指標的筑底企穩,新一年鋼材需求逐步增加,供求關系趨于改善,由此成為價格回升的堅實基礎。2012年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大幅跌落,最大跌幅超過3成,其成本支撐力度明顯減弱,也是鋼材價格下行的重要原因。2012年9月份以后,鐵礦石、焦炭等冶煉原料價格超跌反彈,其中進口礦石到岸價格上漲幅度達到30%,預計后市行情保持相對高位,這就使得今后鋼材價格的成本底部有所抬高。今年鋼貿商鋼材“冬儲”意愿似乎不強。如果此情況屬實。確實沒有出現普遍性大量“冬儲”情況,勢必抑制鋼鐵企業冬季鋼鐵產量釋放,有利于新一年開春后的供求關系平衡。更為重要的是,2012年下半年后,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相繼實施了“無上限”的極度寬松貨幣政策,所導致的流動性泛濫,尤其是美聯儲事實上的弱勢美元方針,也會推高國際市場鋼材、鐵礦石、焦煤等大宗商品價格。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雖然美聯儲的“QE3”對于美國經濟復蘇意義不大,但由于目前國內外巨大利差的存在,以及國內資產價格偏低,可以引發“熱錢”再次大規模進入中國,直接、間接推高中國商品價格與資產價格。一段時期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甚至多次出現漲停,開始顯示了這一跡象。雖然人民幣升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進口成本,但卻難以全部抵消“熱錢”涌入對于鋼材及其相關商品價格的向上推動。
正是上述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及其發酵,使得新一年內鋼材及其礦石等原料價格的回升行情充滿變數,隨時都會出現調整。但即便如此,中國鋼材市場最壞時期已經過去。無論如何,其行情都不會重新回到今年最低價位,整體呈現溫和回升態勢不會改變。
隨著主要經濟指標的筑底企穩,中國鋼材市場最壞時期已經過去,新一年將以溫和回升為主調。其中國內需求明顯強于外部需求,貨幣因素成為價格揚升的重要推手。由于歐美債務危機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其回升過程難以一帆風順。
一、市場需求最壞時期已經過去
2012年,一些顯示鋼材消費力度的經濟指標,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增速明顯萎縮,中國鋼材需求疲軟。為了防范經濟增長“硬著陸”,有關部門出臺了刺激國內需求措施,尤其是加快各類投資審批速度。其中9月初以來,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總投資額就超過5萬億元。10月全國鐵路基建投資達到698億元,同比增長了2.4倍,預計2013年鐵路基建投資有望超出5000億元,大大高出今年水平。受其影響,四季度中國經濟,也包括鋼材需求都已出現筑底企穩。其中10月份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2,連續兩個月回升,并站到榮枯線上方;9、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貿易出口全面性持續回升。與此同時,鋼材價格、產量也出現了環比回升。這些跡象表明,中國鋼材需求最壞時期已經過去。預計隨著國家擴大需求政策效應逐步顯現,2013年中國鋼材需求將溫和增長,全年粗鋼消費(含出口,下同有望達到7.5億噸,增幅在5%以上,超過今年水平。基本建設投資,以及由此派生的投資品與設備生產,是鋼材需求增量的主要來源。由于所批復的投資項目,大部分屬于交通項目,尤其是城市軌道交通與高速鐵路項目,其鋼材消耗強度較高,所需要的機械設備使用與物流量更大,由此構筑鋼鐵需求的堅實基礎。從品種來看,建筑鋼材需求,鐵道用鋼需求、機械用鋼需求、車輛用鋼需求、特殊鋼需求等,應該成為鋼材需求主要增加方向。從時間上看,大部分投資項目批復于6月至8月期間,按照6個月的滯后期測算,上述項目的實際鋼材需求(從備料開始將在2013年開春前后逐步體現出來。新一年內,由于歐洲危機、美國財政懸崖、中國日關系糾紛等因素影響,外部需求環境嚴峻,這就使得中國鋼材消費增長,主要來自國內需求拉動,呈現外弱內強格局。預計全年鋼材出口量5500萬噸左右,增速比上年明顯回落,甚至有可能下降。鋼材的間接出口,汽車、船舶、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等產品出口情況會更差一些。
二、國內產量相應提速
2012年,中國國內鋼材需求疲弱,成為市場供大于求“罪魁禍首”,由此嚴重抑制國內產能釋放。1—10月份累計,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幅僅為2.1%,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增速也就是3%左右,顯著低于近些年來10%左右平均增速。新一年內鋼材需求的恢復性增長,勢必引發國內產量相應提速。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會達到或超過7.5億噸,增幅在4%以上,高出2012年增長水平。同樣由于需求拉動,新一年內鐵道用鋼材、中厚板等產品產量有望結束下降局面,鋼筋、線材、鋼管等產量保持較大幅度增長態勢,熱軋薄板等產量增幅會有回落。全國粗鋼產量提速,鐵礦石的相對低位,以及國產礦產量萎縮,勢必增大進口鐵礦石需求。預計全年鐵礦石進口量有望接近或達到8億噸,增長5%以上。
三、多重因素共同構筑價格揚升基礎
2012年中國鋼材需求疲弱,是其價格震蕩走低的主要因素。隨著各項經濟指標的筑底企穩,新一年鋼材需求逐步增加,供求關系趨于改善,由此成為價格回升的堅實基礎。2012年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大幅跌落,最大跌幅超過3成,其成本支撐力度明顯減弱,也是鋼材價格下行的重要原因。2012年9月份以后,鐵礦石、焦炭等冶煉原料價格超跌反彈,其中進口礦石到岸價格上漲幅度達到30%,預計后市行情保持相對高位,這就使得今后鋼材價格的成本底部有所抬高。今年鋼貿商鋼材“冬儲”意愿似乎不強。如果此情況屬實。確實沒有出現普遍性大量“冬儲”情況,勢必抑制鋼鐵企業冬季鋼鐵產量釋放,有利于新一年開春后的供求關系平衡。更為重要的是,2012年下半年后,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相繼實施了“無上限”的極度寬松貨幣政策,所導致的流動性泛濫,尤其是美聯儲事實上的弱勢美元方針,也會推高國際市場鋼材、鐵礦石、焦煤等大宗商品價格。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雖然美聯儲的“QE3”對于美國經濟復蘇意義不大,但由于目前國內外巨大利差的存在,以及國內資產價格偏低,可以引發“熱錢”再次大規模進入中國,直接、間接推高中國商品價格與資產價格。一段時期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甚至多次出現漲停,開始顯示了這一跡象。雖然人民幣升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進口成本,但卻難以全部抵消“熱錢”涌入對于鋼材及其相關商品價格的向上推動。
正是上述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及其發酵,使得新一年內鋼材及其礦石等原料價格的回升行情充滿變數,隨時都會出現調整。但即便如此,中國鋼材市場最壞時期已經過去。無論如何,其行情都不會重新回到今年最低價位,整體呈現溫和回升態勢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