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鋼鐵業發展預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后期宏觀經濟形勢展望及其主要影響 2012年3季度GDP增速再次下滑至7.4%的近三年新低,表明3季度經濟走勢下行的趨勢依舊,但是3季度末的數據表明經濟增速下滑已經有筑底的跡象,4季度經…
一、后期宏觀經濟形勢展望及其主要影響
2012年3季度GDP增速再次下滑至7.4%的近三年新低,表明3季度經濟走勢下行的趨勢依舊,但是3季度末的數據表明經濟增速下滑已經有筑底的跡象,4季度經濟形勢將會處于底部徘徊、企穩回升的階段,全年GDP增速維持7.6-7.8%的增速是非常可能的。
不過4季度以后經濟增速筑底企穩將主要得益于基礎建設投資的增加,及各種刺激消費政策的實施,外需對經濟回升的貢獻率可能增長有限。經濟發展的這一動向對于鋼鐵行業將產生一定的利好影響。
3季度以來,為達到“保增長”的目的,相關部門明顯加快了項目審批的進度,加強了一批像重點水利工程、基礎交通、農村電網等公共設施領域項目的前期工作。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僅9月份發改委公布的已經批復項目包括城軌項目、公路項目、市政類項目、港口航道項目等在內合計達50多個,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而整個3季度,發改委公布的批復項目總投資額已經超過5個億。考慮到從項目獲批到配套資金落實到位一般有3個月以上的滯后期,所以我們預計4季度開始各個項目將進入集中建設期。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大量的投資規劃,據不完全統計,各地政府“保增長”的投資規劃已經達到17萬億,雖然受限于資金來源的問題,地方政府的規劃仍多處于“畫餅”的階段,很難在短時間形成真正的投資,但是其作用仍不可小覷。
另外金融政策方面,央行在3季度連續兩次下調基準利率并放寬了存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財政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結構性減稅政策,擴大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范圍,對微小企業加大了支持力度;還實行了節能家電補貼、小家電專項補貼等政策。這些放松貨幣政策及刺激消費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政策將配合增加基礎建設投資政策一起拉動4季度經濟的增長。
實際上3季度末這些政策已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并釋放出了積極信號,如新開工投資速度加快、貨幣供應量增加和基礎設施投資回升等。在目前通脹水平可控的情況下,未來繼續使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空間尚存,而4季度經濟在上述因素共同影響下增速緩慢回升的形勢可期。
當然4季度仍存在抑制經濟增速下滑的兩大因素,即房地產投資的預期下滑和外貿出口增長乏力。不過我們認為在政府調控政策無意放松的情況下,雖然房地產行業的投資4季度仍有可能回落,但是基礎建設資金投入的增加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一損失。
出口方面,9月份的出口數據由于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所以在4季度較難持續。目前美國數據好壞參半,新一輪的量化寬松啟動后,對其經濟形勢的影響尚待觀察;歐洲方面債務危機隨態勢趨于平穩,但是短期內難以完全解決,這都是外需回暖的不確定因素。不過我們對4季度的出口形勢仍是謹慎樂觀的,一方面刺激出口的優惠政策正在不斷出臺,如取消海關監管手續費等;另一方面年末出口增長也是季節性慣例,所以我們認為4季度的出口形勢好于3季度還是值得期待。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認為在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支撐力度不足,但是基建投資的增加和刺激內外雙方面需求政策的影響下,4季度經濟形勢有望好于3季度并有望出現谷底回升的情況;對2013年經濟形勢也報以謹慎樂觀的態度,可能會延續4季度的回升趨勢并繼續緩慢增長。
二、4季度及2013年鋼鐵行業趨勢展望
整體來看經濟形勢的好轉將對鋼鐵行業產生一定的利好影響,雖然受產能過剩頑疾的限制鋼鐵行業4季度仍難走出泥潭,但市場需求、產銷價格及行業利潤方面可能會稍好3季度。從鋼鐵供應層面來看,我們認為4季度的鋼鐵產量環比3季度可能會小幅增加,再度突破18000萬噸可能性比較大。出口方面考慮到外需疲軟依舊、貿易摩擦增加和國內鋼材價格再度上漲導致出口價格優勢削弱等因素則有環比下降的可能,預計4季度粗鋼出口可能維持在1300萬噸左右。
進口方面4季度預計仍將維持平穩,不過隨著國內鐵路等基建工程的增加,鋼材的進口需求量可能會較3季度有所增長,預計進口粗鋼量維持在400萬噸左右。進出口合計4季度粗鋼表觀消費量會維持在略高于3季度粗鋼消費量的水平上,預計在17000萬噸以上。總體來看在產能過剩及經濟增長緩慢的背景下,鋼材產品供大于求的形勢在4季度也不會改觀,所以4季度無論是粗鋼產量還是表觀消費量都較難出現明顯的增長。2013年粗鋼的產量和表觀消費量隨著經濟的緩慢復蘇預計仍將維持低速增長的趨勢,但是較2012年也難以出現較大幅度的提升。
預計2013年粗鋼需求量較2012年增加量在3000-5000萬噸左右,因此粗鋼產量較2012年增量也將維持在這一水平,全年粗鋼產量維持在7.5億噸左右,全年粗鋼表觀消費量維持在7.1-7.3億噸左右;凈出口量與今年接近持平,仍維持在4000萬噸上下。
需求方面來看4季度則喜憂參半,一方面4季度前期仍為傳統的鋼材消費旺季,尤其是在各地新批的基建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后對鋼材的消費量會出現增加;但是另外一方面,4季度的后期將處于鋼材消費的傳統淡季,北方地區建筑施工難度的增加將使得建筑用鋼材的需求量明顯減少。
而從幾大消費行業來看,同樣是喜憂參半,鋼鐵行業第一大需求行業房地產投資的持續下滑會抑制房地產新開工和施工面積較3季度難以出現大幅度增長,但是前期商品房價格的回升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對房地產投資的增加。鐵路、公路、水利等基建工程的投資在4季度仍有增加的可能,尤其是在前期投資力度不足的情況下,年底為了趕任務而增加投資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基建行業4季度對鋼材的需求量可能會高于3季度。汽車和家電行業在缺乏新的增長動力的情況下4季度產銷量也難以出現明顯的增加,不過隨著各項刺激消費政策的實施,如對節能產品的補貼以及可能出臺的“汽車下鄉”政策或延續“家電下鄉”政策等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汽車和家電消費量的增加。
機械行業4季度可能將受益于基建行業投資的增加,尤其是工程機械方面。但是造船行業方面疲態將延續,考慮到造船行業對經濟形勢的反映有一定的滯后期,其4季度的需求情況也很難好轉。總體而言4季度除基建行業對鋼材的需求量有可能出現增加之外,其他主要用鋼行業對鋼材的需求量可能處于持平或者略有增減的狀態,所以整個4季度鋼材的需求量較3季度雖有可能出現增加,但是增量有限。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4季度鋼鐵行業在產量可能隨著價格的反彈而出現增加,需求量也會隨著投資力度的加大也出現回升的情況可能將出現谷底回升的行情,4季度末整體價格水平有望略高于3季度末,但是價格上漲的空間非常有限,主要是價格的上漲必然帶來產量的回升,并導致脆弱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難以繼續攀升。而對于2013年我們仍然不能給出樂觀的判斷。
考慮到不少新增產能在今年2季度以來鋼材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都已經變成了“待投產”產能,一旦價格回升,盈利空間增加,這些項目就會擇機投入生產并增加鋼材的供應壓力,而淘汰落后產能等政策短期內難以見效,粗鋼產能的繼續增長將在預料之中。
從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來看,也都很難在2013年出現大幅度的增長,所以無論是鋼材的出口還是內需也都以難出現明顯的增加。這將使得整個2013年國內鋼鐵行業的發展仍將步履維艱,價格走勢在產能壓力之下也將繼續如履薄冰,很難出現明顯的上漲,平均價格水平較2012年雖有望提升但很難出現明顯增加。
2012年3季度GDP增速再次下滑至7.4%的近三年新低,表明3季度經濟走勢下行的趨勢依舊,但是3季度末的數據表明經濟增速下滑已經有筑底的跡象,4季度經濟形勢將會處于底部徘徊、企穩回升的階段,全年GDP增速維持7.6-7.8%的增速是非常可能的。
不過4季度以后經濟增速筑底企穩將主要得益于基礎建設投資的增加,及各種刺激消費政策的實施,外需對經濟回升的貢獻率可能增長有限。經濟發展的這一動向對于鋼鐵行業將產生一定的利好影響。
3季度以來,為達到“保增長”的目的,相關部門明顯加快了項目審批的進度,加強了一批像重點水利工程、基礎交通、農村電網等公共設施領域項目的前期工作。據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僅9月份發改委公布的已經批復項目包括城軌項目、公路項目、市政類項目、港口航道項目等在內合計達50多個,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而整個3季度,發改委公布的批復項目總投資額已經超過5個億。考慮到從項目獲批到配套資金落實到位一般有3個月以上的滯后期,所以我們預計4季度開始各個項目將進入集中建設期。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大量的投資規劃,據不完全統計,各地政府“保增長”的投資規劃已經達到17萬億,雖然受限于資金來源的問題,地方政府的規劃仍多處于“畫餅”的階段,很難在短時間形成真正的投資,但是其作用仍不可小覷。
另外金融政策方面,央行在3季度連續兩次下調基準利率并放寬了存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財政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的結構性減稅政策,擴大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范圍,對微小企業加大了支持力度;還實行了節能家電補貼、小家電專項補貼等政策。這些放松貨幣政策及刺激消費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政策將配合增加基礎建設投資政策一起拉動4季度經濟的增長。
實際上3季度末這些政策已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并釋放出了積極信號,如新開工投資速度加快、貨幣供應量增加和基礎設施投資回升等。在目前通脹水平可控的情況下,未來繼續使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空間尚存,而4季度經濟在上述因素共同影響下增速緩慢回升的形勢可期。
當然4季度仍存在抑制經濟增速下滑的兩大因素,即房地產投資的預期下滑和外貿出口增長乏力。不過我們認為在政府調控政策無意放松的情況下,雖然房地產行業的投資4季度仍有可能回落,但是基礎建設資金投入的增加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一損失。
出口方面,9月份的出口數據由于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所以在4季度較難持續。目前美國數據好壞參半,新一輪的量化寬松啟動后,對其經濟形勢的影響尚待觀察;歐洲方面債務危機隨態勢趨于平穩,但是短期內難以完全解決,這都是外需回暖的不確定因素。不過我們對4季度的出口形勢仍是謹慎樂觀的,一方面刺激出口的優惠政策正在不斷出臺,如取消海關監管手續費等;另一方面年末出口增長也是季節性慣例,所以我們認為4季度的出口形勢好于3季度還是值得期待。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認為在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支撐力度不足,但是基建投資的增加和刺激內外雙方面需求政策的影響下,4季度經濟形勢有望好于3季度并有望出現谷底回升的情況;對2013年經濟形勢也報以謹慎樂觀的態度,可能會延續4季度的回升趨勢并繼續緩慢增長。
二、4季度及2013年鋼鐵行業趨勢展望
整體來看經濟形勢的好轉將對鋼鐵行業產生一定的利好影響,雖然受產能過剩頑疾的限制鋼鐵行業4季度仍難走出泥潭,但市場需求、產銷價格及行業利潤方面可能會稍好3季度。從鋼鐵供應層面來看,我們認為4季度的鋼鐵產量環比3季度可能會小幅增加,再度突破18000萬噸可能性比較大。出口方面考慮到外需疲軟依舊、貿易摩擦增加和國內鋼材價格再度上漲導致出口價格優勢削弱等因素則有環比下降的可能,預計4季度粗鋼出口可能維持在1300萬噸左右。
進口方面4季度預計仍將維持平穩,不過隨著國內鐵路等基建工程的增加,鋼材的進口需求量可能會較3季度有所增長,預計進口粗鋼量維持在400萬噸左右。進出口合計4季度粗鋼表觀消費量會維持在略高于3季度粗鋼消費量的水平上,預計在17000萬噸以上。總體來看在產能過剩及經濟增長緩慢的背景下,鋼材產品供大于求的形勢在4季度也不會改觀,所以4季度無論是粗鋼產量還是表觀消費量都較難出現明顯的增長。2013年粗鋼的產量和表觀消費量隨著經濟的緩慢復蘇預計仍將維持低速增長的趨勢,但是較2012年也難以出現較大幅度的提升。
預計2013年粗鋼需求量較2012年增加量在3000-5000萬噸左右,因此粗鋼產量較2012年增量也將維持在這一水平,全年粗鋼產量維持在7.5億噸左右,全年粗鋼表觀消費量維持在7.1-7.3億噸左右;凈出口量與今年接近持平,仍維持在4000萬噸上下。
需求方面來看4季度則喜憂參半,一方面4季度前期仍為傳統的鋼材消費旺季,尤其是在各地新批的基建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后對鋼材的消費量會出現增加;但是另外一方面,4季度的后期將處于鋼材消費的傳統淡季,北方地區建筑施工難度的增加將使得建筑用鋼材的需求量明顯減少。
而從幾大消費行業來看,同樣是喜憂參半,鋼鐵行業第一大需求行業房地產投資的持續下滑會抑制房地產新開工和施工面積較3季度難以出現大幅度增長,但是前期商品房價格的回升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對房地產投資的增加。鐵路、公路、水利等基建工程的投資在4季度仍有增加的可能,尤其是在前期投資力度不足的情況下,年底為了趕任務而增加投資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基建行業4季度對鋼材的需求量可能會高于3季度。汽車和家電行業在缺乏新的增長動力的情況下4季度產銷量也難以出現明顯的增加,不過隨著各項刺激消費政策的實施,如對節能產品的補貼以及可能出臺的“汽車下鄉”政策或延續“家電下鄉”政策等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汽車和家電消費量的增加。
機械行業4季度可能將受益于基建行業投資的增加,尤其是工程機械方面。但是造船行業方面疲態將延續,考慮到造船行業對經濟形勢的反映有一定的滯后期,其4季度的需求情況也很難好轉。總體而言4季度除基建行業對鋼材的需求量有可能出現增加之外,其他主要用鋼行業對鋼材的需求量可能處于持平或者略有增減的狀態,所以整個4季度鋼材的需求量較3季度雖有可能出現增加,但是增量有限。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4季度鋼鐵行業在產量可能隨著價格的反彈而出現增加,需求量也會隨著投資力度的加大也出現回升的情況可能將出現谷底回升的行情,4季度末整體價格水平有望略高于3季度末,但是價格上漲的空間非常有限,主要是價格的上漲必然帶來產量的回升,并導致脆弱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難以繼續攀升。而對于2013年我們仍然不能給出樂觀的判斷。
考慮到不少新增產能在今年2季度以來鋼材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都已經變成了“待投產”產能,一旦價格回升,盈利空間增加,這些項目就會擇機投入生產并增加鋼材的供應壓力,而淘汰落后產能等政策短期內難以見效,粗鋼產能的繼續增長將在預料之中。
從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來看,也都很難在2013年出現大幅度的增長,所以無論是鋼材的出口還是內需也都以難出現明顯的增加。這將使得整個2013年國內鋼鐵行業的發展仍將步履維艱,價格走勢在產能壓力之下也將繼續如履薄冰,很難出現明顯的上漲,平均價格水平較2012年雖有望提升但很難出現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