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廢鋼凈進口格局逆轉 或制衡鐵礦石價格
來源:網絡|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作為新興經濟體,中國的廢鋼資源并不算多,近年來,一直靠進口廢鋼填補需求缺口。 十余年高速增長過后,中國鋼鐵產業正面臨產能過剩的窘境,但對中國廢鋼產業而言,這卻可能是個機遇。 9月…
十余年高速增長過后,中國鋼鐵產業正面臨產能過剩的窘境,但對中國廢鋼產業而言,這卻可能是個機遇。
9月20日,在上海召開的“2012國際廢鋼鐵大會”上,某業內人士預測,中國鋼鐵工業從2000年開始飛速增長,由于鋼材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到2015年,廢鋼產量將開始快速增加,中國有可能從廢鋼凈進口國轉向有所出口。
“說2015年是廢鋼供應的拐點,可能過于樂觀。中國鋼鐵工業結構以建筑鋼為主,達到三分之一,建筑鋼的淘汰不可能這么快。廢鋼鐵供應量依舊會保持相對短缺。”惠通物產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姚克玄說。
廢鋼是鋼企煉鋼的主要原材料之一,被一些業者寄予制衡鐵礦石價格的厚望。
鋼企回收動力大減
雖然是鋼鐵生產大國,但作為新興經濟體,中國眼下的廢鋼資源并不算多。
某機構昨日提供的數據稱,中國一年的廢鋼需求在8000萬噸左右,廢鋼資源缺口在1000萬-2000萬噸。
近年來,中國一直進口廢鋼填補缺口。中國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分析處處長張炳政介紹,2011年,中國全年共進口廢鋼676萬噸,比2010年略多。其中,有75.5%進口自日本和美國,今年前8個月,該數據更飆升至83.5%。
“對一兩個國家的倚賴程度到80%,風險是比較大的。”張炳政說。
據介紹,十年來,廢鋼的價格節節飆升。2001年,廢鋼進口價約為30美元/噸,而近年,該價格曾高達468美元/噸。這大大高于鐵礦石的價格,也直接拉低了鋼企“吃”廢鋼的欲望,鋼企寧愿建高爐也不建電爐。
眼下,中國鋼鐵企業依然堅持用鐵礦石進行高爐煉鋼為主,而廢鋼主要用于電爐煉鋼。在今年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由于關閉高爐成本巨大,鋼廠率先考慮關閉電爐。
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鋼鐵企業從社會采購廢鋼量減少了850萬噸。而此前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社會回收廢鋼的量逐年以300萬噸至400萬噸的幅度在增加。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不是鋼企早年建了那么多電爐,現在愿意從社會上采購廢鋼的鋼企會更少。
據介紹,中國鋼鐵業大建高爐的一個結果是,眼下中國廢鋼使用占比極低,僅為8%左右;在歐美地區,廢鋼使用占比高達60%。土耳其和韓國也是廢鋼消費大戶,其2011年廢鋼全年進口量分別為2000多萬噸和800多萬噸。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進口廢鋼量最多的,是江蘇沙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共進口147.5萬噸,占全國進口量的21.82%。
制衡鐵礦石價格?
如果未來廢鋼產量真能如上述業內人士所說那樣迎來拐點,則中國廢鋼價格有望被拉低,采購廢鋼用以電爐煉鋼的企業有望增多。該業內人士認為,廢鋼的大量積蓄,可能會改變鋼鐵工業以鐵礦石為煉鋼主要原料的現狀,制衡鐵礦石價格。
但一位英國能源資源咨詢機構分析師稱,未來十年,中國鋼鐵工業會增加電爐的用量,但不會對高爐為主的產業結構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20日的會上,與會者還提到了自2010年起開始試行的《進口廢鋼鐵環境保護管理規定》。上述規定明確了廢鋼鐵進口企業的環保門檻、資質要求。
張炳政說:“該規定的要求很嚴,做廢物進口門檻變得很高,手續上更麻煩。相關貨物的通關時間通常會比普通貨物更久。”
“鉆空子”的小鋼廠與小型廢鋼回收企業迅速達成“聯盟”,在收購、銷售時不開增值稅發票,價格比正規回收企業便宜數百元。
姚克玄直言:“這樣的管理規定除了增加正規企業的成本,對環保初衷沒有任何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