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4臺TRT機組彰顯循環經濟效應
來源:海鑫鋼材信息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本鋼工源廠區4臺大高爐配套環保節能項目——4套TRT機組,進入十二五以后,創造出巨大效益,到目前累計發電量已經達到5.56億千瓦時,折合標準煤約19.8萬噸,對降低外購電成本、增加發電總量、…
本鋼工源廠區4臺大高爐配套環保節能項目——4套TRT機組,進入“十二五”以后,創造出巨大效益,到目前累計發電量已經達到5.56億千瓦時,折合標準煤約19.8萬噸,對降低外購電成本、增加發電總量、加快循環經濟的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企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本鋼集團對循環經濟發展準確定位,既沒有把循環經濟簡單地等同于節約資源、節約能源,也沒有把循環經濟視為環境保護的別稱,而是充分理解內涵,注重資源投入、生產產品、消費使用的全部過程,實現全面的資源回收、利用的循環。為此,本鋼集團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不斷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步伐。
隨著2010年6月23日本鋼五號高爐TRT機組投產并網發電,本鋼工源廠區所有的高爐煤氣系統實現余壓透平發電100%全覆蓋。充分發揮這4臺TRT機組作用,成為主管單位板材燃氣廠著重解決的問題之一。在“十二五”期間,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該廠結合實際,制訂有效措施,并收到較好成效。
在生產組織上,該廠針對高爐是否穩定順行將直接影響TRT機組發電量的實際,建立了TRT機組啟動、休轉聯系制度,從而構建板材燃氣廠與板材煉鐵廠高爐之間便捷的溝通渠道,這樣既不影響高爐生產,又可確保4臺TRT機組正常的發電量。在實際工作中,該廠以推進六西格瑪黑帶項目為契機,提高功率因數,減少無功補償,逐漸摸索總結出符合本鋼實際的設備運行模式。此外,通過對影響發電量的工藝參數進行分析、改進,使單機月平均發電量提高了50萬千萬時。
在設備點檢定修方面,該廠實施精密點檢,對機組進行劣化趨勢分析,每天定時對機組進行電氣、機械、液壓和計控等方面的點檢,設備責任落實到人。在設備定修工作中,該廠把以往設備按照運行周期定修改為盡可能與高爐檢修同步定修,并利用高爐短時間休風合理組織檢修,最大限度地提高發電量。同時,該廠通過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自行編制TRT機組點檢定修模型,使設備檢修更加科學化、規范化。通過實施點檢定修模型,在確保檢修質量的基礎上,年修時間從15天縮至10天。
在設備操作、維護方面,該廠從提高職工思想入手,增強職工節能減排意識,進一步強化職工技能培訓。該廠要求車間主任、技術專責結合TRT機組實際自編講義,用課件演示對職工進行TRT操作、設備維護、點檢等方面的技能培訓,并嚴格考核,使操作人員很快進入角色,適應本崗標準要求,從機組啟動、運行到停機,每名操作職工都能熟練掌握,為4臺TRT機組穩定順行創造了有利條件。該廠還組織相關班組開展勞動競賽,每季度對各班組發電量進行評比,提高崗位工人積極性,降低設備故障率,為TRT機組穩產高產提供保障。
據了解,該廠將進一步探索,把這4臺機組與本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結合得更緊密,和實施“十二五”規劃結合得更緊密,更加有效地提高經濟效益,更好地促進循環經濟在本鋼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