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25治污項目無一通過驗收 資金缺口達9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本想通過治污來保護湘江,但截至今年7月17日,湖南郴州25個重金屬污染防治項目無一通過竣工驗收! 〕恢菔刑K仙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佑生解釋,造成上述原因,主要…
郴州市蘇仙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佑生解釋,造成上述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配套資金不到位。據記者了解,上述2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9.8億元,目前已到位10.8億元,資金缺口達9億元。
另有郴州市政府官員介紹,現在重金屬市場不景氣,導致部分企業對治污不力,亦是治污項目建設拖拉的重要原因。
25個治污項目未驗收
如果不是湖南省人大的一次活動,郴州治污項目進展緩慢的事仍不為界所知。
7月16日,湖南省“2012年三湘環保世紀行”啟動。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作斌的組織下,該省人大機關環資委有關負責人,率該省人大機關工作人員及媒體記者,兵分三路,探訪湘江流域6個城市。重金屬污染嚴重的郴州,是部分記者選擇的首站。
當天下午,探訪工作人員一行走訪郴州市蘇仙區的東河和西河,兩條河流原本由南往北縱貫郴州有色金屬產業園區。一位參與探訪的記者描述稱,東河幾乎已成了“東溝”,西河也難覓河水的蹤影。
“小時候我們都能在河里光腳抓魚,打赤膊游泳,現在水都變黑變紅了。”50歲的老郴州人倪亞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語氣傷感。倪稱,一到夏天,東河、西河氣味難聞。
“這已經比以前好多了。”郴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雷向進回應。雷介紹,從去年開始,郴州治污行動逐步加快,一批聲勢浩大的治污項目開啟。
事實上,郴州的治污行動,主要是配合國家的行動。去年2月,國務院批復了《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其中明確規定:“重點區域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減少15%,非重點區域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不超過2007年水平。”規劃對湖南的重金屬污染極其重視,其中安排到湖南的項目和資金均占全國的1/4左右。
一個月以后,全國第一個獲國務院批準的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案《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出臺,其中明確了郴州三十六灣等七大重點區域為工作重點。
同年6月,郴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作了《關于郴州三十六灣及周邊地區重金屬污染“十二五”綜合防治實施方案的批復》。這個文件提出,“到2015年,重金屬污染隱患基本得到消除,歷史遺留污染問題得到逐步解決,實現區域重金屬污染狀況持續好轉。”
郴州市政府官員和記者座談時透露,郴州市共有25個項目被納入“2011年湖南省計劃啟動重金屬污染防治項目”。但截至省人大官員探訪的7月16日,這些項目無一竣工驗收通過。
9億資金缺口
高達9億元的資金缺口,一舉擊碎了郴州人的治污夢想。
郴州,湖南南大門,中國有色金屬之鄉。郴江河作為湘江的支流,被稱為郴州市的母親河,自古即有“郴江幸自繞郴山”的佳句。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上游的重金屬污染,郴江河光彩漸褪。2010年,郴州因一場“血鉛超標”事件,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據參與調研的湖南省人大一名官員介紹,25個項目無一通過驗收,面對這份答卷,令在場的郴州市政府工作人員頗顯無奈。
上述項目,大多位于礦區。 郴州市蘇仙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佑生告訴記者, 每個礦都養活了不少人,不挖礦,工人都沒飯吃了。李佑生感慨,推進治污項目很復雜,涉及到很多利益問題,不可一蹴而就。
郴州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該市采選礦歷史悠久,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黑礦嚴重,濫采礦的問題很嚴重,那個時候每天有幾千噸的污水排放到郴州西河,尤其是下雨天的時候。從去年開始,搞了一些治污項目,關停了很多采選礦廠,情況已經在慢慢改善。
李所說的利益,主要是資金投入和補償。郴州市官方介紹,該市25個治污項目計劃總投資19.8億元,目前已到位10.8億元,資金缺口達9億元。資金到位率54.39%。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4.14億元已全部到位,而地方政府資金到位率僅僅35.9%。
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郴州東河濱江景觀帶項目,需投資10多億元,目前到位的只有3億多元。觀山洞采選礦區重金屬綜合治理工程項目,需要資金1.04億,目前只到位3000萬。
郴州市一名官員坦陳,目前國家專項治理資金比例小,地方政府要做到100%配套資金到位不可能。
另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是,據郴州當地政府透露,目前該市已有4個項目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但并未申請驗收。原因在于目前省內并無此類項目驗收標準,沒有人愿意第一個被驗收。
治本之策
利國利民的治污項目進展緩慢,如何杜絕此類現象再發生?
7月17日下午,湖南省人大環資委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越來越受關注,今年他們組織工作人員及20余家省內外媒體 “問診母親河”,了解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進展情況,就是為了呼吁社會關注和監督。
上述官員透露,他目前還在株洲參與探訪。3天后,各組參與探訪的省人大工作人員將會把探訪資料匯總,針對項目未通過驗收等一系列問題,反饋給有關部門,共同探索出新的解決方案。
郴州人倪亞玲,是當地“湘江守望者”的志愿者之一。近4年來,每逢節假日,她都會跟志愿者一起去江邊撿垃圾。談起治理郴江河,她建議應該聯合政府、企業和民間志愿者的力量。由政府出資立項,對于重點區域上馬重點工程重點治理。
華中農業大學張世萍教授指出,重金屬污染對人類和社會的危害非常之大,環保部門要負責監督和檢測,政府負責整體管理。“如果企業污水處理不達標,環保部門應將企業關閉,完全不需考慮各種利益。”
武大法學院一位教授建言,上級應將環?荚u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這樣“他們才有動力治污”。此外,還應就重金屬治污建立法規,督促政府和企業治污,從而建立治污的長效機制。
- 上一篇:武鋼煉鋼總廠告別混鐵爐工藝時代 下一篇:酒鋼腐蝕實驗室在技術中心正式建成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