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普咨詢:鐵礦石交易平臺運行能否打破定價機制
來源:中國經濟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年來,鐵礦石的漲價一直是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的心病。在過去的10年里,進口鐵礦石的價格總共上漲了9.4倍,超出了鋼廠正常的挖潛降本范圍。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國際礦山還推出鐵礦石定價周…
近年來,鐵礦石的漲價一直是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的心病。在過去的10年里,進口鐵礦石的價格總共上漲了9.4倍,超出了鋼廠正常的挖潛降本范圍。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國際礦山還推出鐵礦石定價周期從年度長協縮短到季度、月度,直至現貨交易,讓中國鋼廠逐漸淪為賺取微薄加工費的打工者。2012年1-3月我國鋼鐵業出現的首度全行業虧損就是明證。
尚普咨詢建材行業分析師認為,鐵礦石價格一路上漲,定價沒有了制約,而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出現對此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現貨交易平臺是否能拉低鐵礦石價格解決高鐵礦石價格問題,是國內鋼廠最直接的訴求。但鐵礦石價格,最終還是取決于供求關系。而現貨交易平臺只是一種新的交易渠道,它更加透明、可信,能給市場一定的參考,不能左右大勢。
第二、現貨交易平臺能實現很多大的交易量,從而掌握一定的話語權。在現貨交易平臺的14家發起會員中,覆蓋國際三大礦山和國內主要的鋼廠、貿易商。
第三、現貨交易平臺能否成為投機資本興風作浪的場所。大宗商品現貨化,往往伴隨著價格的大起大落,所以在這點上,現貨交易平臺的制度設計比較謹慎。
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2年中國鐵礦石行業分析調查研究報告》顯示,盡管面臨的挑戰很多,但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畢竟是中國鋼鐵業一次勇敢的嘗試。預計到2013年下半年鐵礦石市場或將出現過,F象,壟斷者能量再大也難改過剩條件下的市場規律。屆時供需雙方可能要探討新的定價機制,而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有望發揮應有的作用。
延伸閱讀
- 上一篇:NMDC致力于本財年生產逾3000萬噸鐵礦石 下一篇:荊門化工再添三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