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亞洲鋁市場供應風險及其管理
來源:東方財富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辦的第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于5月28-29日召開。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全球營銷業務負責人CatherineA.Afanasyeva做了未來十年亞洲鋁市場供應風險及其管理的講演。在有色金屬…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辦的“第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于5月28-29日召開。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全球營銷業務負責人CatherineA.Afanasyeva做了“未來十年亞洲鋁市場供應風險及其管理”的講演。
在“有色金屬國際研討會”上的演講實錄。
女士們、先生們,首先我們非常感謝會議的主辦方給我這次發言的機會,給大家講一講對市場開發的想法和市場發展的想法。首先我先要講一講中國國內的生產商和全球的鋁業生產商之間的風險和區別,我列出了國內的生產商和全球的生產商的風險上的差異,主要的風險第一就是在交通方面交通時間,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但是仍然只是一個國家,但是對于國內的生產商來說,他們的交通可能是一天到兩個禮拜的時間,但是對全球生產商來說,比如對我們公司來說是西伯利亞的中部,交通的時間1-2個月,我們到終端用戶,我們從港口本身,就是從我們礦山到港口可能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但是中東的時間1-2個月時間,中國國內主要通過卡車和鐵路,但是對全球制造商我們主要通過海運或者海鐵聯運。中國主要的市場是國內的市場,因為出口稅和非常高的增值稅使得中國生產商不太愿意出口,對全球的制造商來說,因為我們主要市場就是國際的市場,國際市場潛力取決于運費和議價哪個核算,國內主要是人民幣,外國主要計價主要是美元,比如我們的資產在19個國家,覆蓋在5個大州,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果我們是在一些國家來進行制造,如果是本地化的消費,可能是本地貨幣來計價,但是如果出口就可能用美元計價,這樣就有一些降低風險的方法,比如說如果金屬價變動的話,我們當然會用保值的手段,對沖保值的手段,還有市場之間議價差異,我們會在不同地區之間平衡銷售量,比如一個地區議價比較高,我們當然就會在這個地方多賣一點。
另外不同市場之間的套利的問題,但是很不幸,現在還沒有合同可以幫助我們來做上海期交所和倫敦期交所之間的套利的業務,所以總結來說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國外進行鋁業的生產,要有競爭優勢必須要有以下的優勢,第一就是現金成本要比較低,還要有穩定的原材料的供應,看一下哪個市場要重點關注一下?大多數的市場現在都在關注中國,中國是全球增長的引擎,我想平衡地看一下各個地區,還有一些傳統的市場,亞洲在過去20年增長得非常好,全球的增長是不平衡的,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市場比亞洲大,比中國大,但是中國在全球在2011年需求缺口達到5億噸,新西蘭、拉美給亞洲很多國家提供了產品,在這些國家日本有很多投資,但是這方面有一個根本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亞洲的供需,我們現在整體的看一下地區的需求的情況,我們這里來看一下140萬噸的增長,這是2017年之前消費會增長140萬噸,日本仍然是一個當地的主要的國家,現在能源價格在上升,消費在日本在亞洲辦的角色會下降,因為它的消費比例在下降,臺灣、韓國、馬來西亞會在中國重要地區推動需求的增長。
另外這些國家能源需求會上升,而且工作人員會上升,日本比例會減少,能源的生產會移到其他的國家,現在東南亞的市場的增長來自于工程業以及當地城市建設,比如當地城市建設以及生活水平的上升。我們看一下當地供應的情況,這里排除了中國增長的影響,在這里增長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冶煉廠的產能增長是有限的,馬來西亞他們建了一些新的水電廠,但是對于現在一些項目的取消,所以對今后產能增長的信心也不是很大,也有一些項目已經失敗了,因為一些電價的問題,我們認為供需的缺口在2008年以來已經增長了100萬噸,而且在2017年之前,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五年繼續增長130萬噸。當然,供需的不平衡也不是一個新的問題了,也開發了亞洲之外的新的產能,他們也和南亞和北亞有很好的物流連接,現在有一些新的供應情況,也有傳統的供應國在發展。日本他們現在金屬的產能在下降,現在的主要趨勢是中東供應在增長,現在他們主要提供金屬達到60萬噸,另外我的公司也是在不斷的發展,我的公司是俄羅斯唯一生產鋁的一家公司。
看一下到2017年情況我們有很多增長鋁的供應,從表面來看供應不會有短缺,但是只有兩個當地的增長點,也就是說中東和俄羅斯,他們在建的產能是非常高的,但是并不是他們增長的產能都會在亞洲供應,歐洲和美國也會有這樣消費的需求,亞洲的一些包括中東和澳大利亞,他們的產品也會有很多出口到傳統的市場,會影響亞洲的鋁的供應。我們來簡單看看一些傳統的亞洲的能源供應地。我簡單講一下地區特別情況,首先看一下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產量是比較穩的,200萬噸,他們比SL的項目在90年代有了擴張,但是產能比較高,但是匯率價格在上升,能源價格在上升,所以成本在上升,另外他們也有了碳稅,總的來說,傳遞了澳大利亞未來的消極的信號,我認為該地的供應增長是會非常少的,甚至沒有。
再看南非和莫桑比克地區,南非和澳大利亞情況類似,他們的發展主要是一些傳統的廠區,他們在90年代建一些廠,他們也發展了國家的水電,他們有著像歐洲有一個免稅的政策,在南非,能源供應是有一些限制的,導致了鋁的產量的減少,2008年減產了數萬噸,南非冶煉廠產能的增長跟澳大利亞一樣,是很難會增長的,而且B2B放棄了增長的計劃,我們來看日本,70年代有了石油危機,日本很多的冶煉產能也關閉了,所以日本這方面投資主要是來自于東芝等等其他公司,在日本半數的需求靠進口的,也就是進口的金屬,有一些從巴西和新西蘭進口,日本模式在30年代非?尚械模乾F在受到了一些威脅,現在由于委內瑞拉產能供應在增長,所以更多從這些國家進口,現在日本更多的是由這些市場來取代澳大利亞作為他們的進口來源。剛才看了三個地方都是不太樂觀,而中東比較好,它五年從200萬噸2008年翻倍到了今年的4000萬噸,翻了倍,他們和一些地區的廠商達成了一些供應的協議,在接下來他們的產量會增長200萬噸,他們會有一些現代化的冶煉廠的建設,現在主要市場就是北美、歐洲和一些新興市場,他們都會有需求的增長,現在歐洲自己的冶煉產能在下降,西班牙與其他國家產能在下降,北美只能在2017年之前增加50萬噸,我們考慮到中東是有上升的,我們估計會有50萬噸的產能增長,他們該地區的鋁產能會有增長,我們對該地區是比較樂觀的,我認為總共能夠達到600萬噸。
現在我們看一下不同地區市場的價格,一般歐洲價格比較高,亞洲一般低一點,但是這個情況在過去的兩三個月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這個新的情況圖上截止2月份,現在歐洲和亞洲差不多達到70%,說明對于鋁有很高的需求。下面看一下中國,在之前講到亞洲的時候都沒有講中國,因為我認為中國自己就可以算得上是大的地區,因為占到了全球供需的40%,而且中國有很多特點,在未來中國的發展主要依據看一下套利的情況,中國會有很多的接入口,2009年就是這樣,而且在2011年和2010年都有這樣的情況,現在亞洲的價格是在上升,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從2008年到現在,中國有很多的金屬出口到了韓國,中國需求增長,亞洲其他地區的需求都增長,也向中國有很多出口,現在中國的產能取代了很多其他國家的產能,有很多的亞洲的其他國家都是要求中國廠商幫他們宣傳。我們簡單看一下中國未來增長的預期,我們看一下中國的消費增長,這是中國有一個“十二五”的計劃,在過去的兩個五年計劃,鋁的消費分別增長16.7%,17左右,GDP從9.8%到12%左右,在接下來的5年,我覺得鋁的增長是6%以上,這是根據過去10年做得保守估計。
我們看一下中國鋁的貢獻和展望,現在中國的低成本是比較大的特色,仍然推動了中國的供應,中國在去年略微是供應超過需求,我們也看到五年計劃當中有一個產能的增長,中國會有新的產能來取代一些舊的產能,另外,但是這個產能增長也受到了電價上升的影響,不過中國增長一向是超過人們的預期和預測的,我們認為中國的市場會達到供需平衡的,一般來說是9億噸,新疆現在有400萬的產能,當然對于一些老的廠會關閉,以及中國的一些能源的政策會影響這個供需的平衡,所以我們認為中國在兩三年供需能夠達到平衡的。我們來看看兩個因素,我們來看看增長的一些驅動的因素,首先就是中國冶煉廠的碳排放比較高,我們估計每噸鋁生產中國冶煉廠要產生25噸的碳左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中國在保護資源,所以會影響到火電廠推動鋁生產,現在在一些鋁礬土供應的情況也是有很大部分是進口的,80%是從印尼進口,現在印尼限制出口了,他們也設立了出口的稅,另外一些新的礦,他們的生產也有一些延遲。
在需求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它和冶煉廠的發展是不一致的,這里需求的增長比供應的增長要快,現在有出口退稅,現在推動了向亞洲、南美的出口,這些產品的近期引入了進口稅,現在在2011年出口中國的產量達到了300萬噸,我們來看看現在該地區公司做的投資,可以看到日本投資是沒有什么變化的,之前已經提到過了,中信也在澳大利亞進行了一些冶煉廠的投資,其他就沒有中國的投資,主要是日本公司進行一些投資,現在我們知道中信是投了澳大利亞,我剛才提到了,這也會受到澳大利亞碳稅的影響,現在在海外沒有進行很多的冶煉廠的投資,但是可以在非洲進行一些礦的投資,但是不會對近期當地的供應有什么太大的影響。
總體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在資源方面有以下的風險,就俄羅斯來說,我們沒有什么資源上面的限制,我們的限制主要是來自于融資和地方的基礎設施,至于說其他國家可以看到,在中東限制因素主要就是資源的不穩定,還有政治的問題,對中國來說是鋁礬土的缺乏,還有電價的問題,但是中國的近期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在效率和成本上面已經冶煉廠為全球設立的標準。西伯利亞以及遠東的水力發電的潛力,我們看看藍色的這個圖形所顯示的,在俄羅斯有很多的資源,水力發電的潛力在西伯利亞非常大,現在是有額外的14兆瓦的發電能力和相當于800萬噸的冶煉能力,新的一些水力發電廠將會在2012年-2013年上線,還有其他的一些項目正在可行性測試階段,俄羅斯政府非常支持這一部分以水力發電的產業發展。就意味著在西伯利亞以及遠東,這里有非常大的潛力來吸引進一步的投資在冶煉以及水力發電的領域,目前有一些新的冶煉廠正在建設當中,有一個項目和水電站是一起建設的,設計能力是在60萬噸,這是和俄羅斯最大的國家水力發電公司共同建設的一個項目,將會用水力發電作為動力,此外還會有一系列其他項目在明年上馬,將是完全利用水電作為能源,并且和其他公司進行合作項目。
我做一個總結,亞洲的供應是需要通過一系列項目的拓展來滿足,因為亞洲本身沒有辦法來完全提供這樣的供應鏈,需要將大約是60億美元的投資來用于冶煉,由于日本在印尼的股票金融的一些失利,還有南非的電力成本以及電力獲得對于增長來說是一個挑戰,中東和俄羅斯都有一些冶煉項目正在建設當中,未來也會有一些新的項目,中東因為天然氣的限制有一些新項目可能受到一些限制,亞洲的消費者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他們可以在海外投資,來獲得穩定安全的金屬的供應,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投資環境,快速可靠的交通,以及原材料安全的供應像礬土、鋁,還有電力上要有安全低價的供應,現在大家都非常關注碳足跡,中國公司可以在冶煉方面做得就是提供技術以及建設的能力,因為中國在建設成本方面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我們也期待各國參與我們的冶煉這一塊產能的進一步發展。
在“有色金屬國際研討會”上的演講實錄。
女士們、先生們,首先我們非常感謝會議的主辦方給我這次發言的機會,給大家講一講對市場開發的想法和市場發展的想法。首先我先要講一講中國國內的生產商和全球的鋁業生產商之間的風險和區別,我列出了國內的生產商和全球的生產商的風險上的差異,主要的風險第一就是在交通方面交通時間,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但是仍然只是一個國家,但是對于國內的生產商來說,他們的交通可能是一天到兩個禮拜的時間,但是對全球生產商來說,比如對我們公司來說是西伯利亞的中部,交通的時間1-2個月,我們到終端用戶,我們從港口本身,就是從我們礦山到港口可能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但是中東的時間1-2個月時間,中國國內主要通過卡車和鐵路,但是對全球制造商我們主要通過海運或者海鐵聯運。中國主要的市場是國內的市場,因為出口稅和非常高的增值稅使得中國生產商不太愿意出口,對全球的制造商來說,因為我們主要市場就是國際的市場,國際市場潛力取決于運費和議價哪個核算,國內主要是人民幣,外國主要計價主要是美元,比如我們的資產在19個國家,覆蓋在5個大州,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果我們是在一些國家來進行制造,如果是本地化的消費,可能是本地貨幣來計價,但是如果出口就可能用美元計價,這樣就有一些降低風險的方法,比如說如果金屬價變動的話,我們當然會用保值的手段,對沖保值的手段,還有市場之間議價差異,我們會在不同地區之間平衡銷售量,比如一個地區議價比較高,我們當然就會在這個地方多賣一點。
另外不同市場之間的套利的問題,但是很不幸,現在還沒有合同可以幫助我們來做上海期交所和倫敦期交所之間的套利的業務,所以總結來說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國外進行鋁業的生產,要有競爭優勢必須要有以下的優勢,第一就是現金成本要比較低,還要有穩定的原材料的供應,看一下哪個市場要重點關注一下?大多數的市場現在都在關注中國,中國是全球增長的引擎,我想平衡地看一下各個地區,還有一些傳統的市場,亞洲在過去20年增長得非常好,全球的增長是不平衡的,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市場比亞洲大,比中國大,但是中國在全球在2011年需求缺口達到5億噸,新西蘭、拉美給亞洲很多國家提供了產品,在這些國家日本有很多投資,但是這方面有一個根本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亞洲的供需,我們現在整體的看一下地區的需求的情況,我們這里來看一下140萬噸的增長,這是2017年之前消費會增長140萬噸,日本仍然是一個當地的主要的國家,現在能源價格在上升,消費在日本在亞洲辦的角色會下降,因為它的消費比例在下降,臺灣、韓國、馬來西亞會在中國重要地區推動需求的增長。
另外這些國家能源需求會上升,而且工作人員會上升,日本比例會減少,能源的生產會移到其他的國家,現在東南亞的市場的增長來自于工程業以及當地城市建設,比如當地城市建設以及生活水平的上升。我們看一下當地供應的情況,這里排除了中國增長的影響,在這里增長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冶煉廠的產能增長是有限的,馬來西亞他們建了一些新的水電廠,但是對于現在一些項目的取消,所以對今后產能增長的信心也不是很大,也有一些項目已經失敗了,因為一些電價的問題,我們認為供需的缺口在2008年以來已經增長了100萬噸,而且在2017年之前,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五年繼續增長130萬噸。當然,供需的不平衡也不是一個新的問題了,也開發了亞洲之外的新的產能,他們也和南亞和北亞有很好的物流連接,現在有一些新的供應情況,也有傳統的供應國在發展。日本他們現在金屬的產能在下降,現在的主要趨勢是中東供應在增長,現在他們主要提供金屬達到60萬噸,另外我的公司也是在不斷的發展,我的公司是俄羅斯唯一生產鋁的一家公司。
看一下到2017年情況我們有很多增長鋁的供應,從表面來看供應不會有短缺,但是只有兩個當地的增長點,也就是說中東和俄羅斯,他們在建的產能是非常高的,但是并不是他們增長的產能都會在亞洲供應,歐洲和美國也會有這樣消費的需求,亞洲的一些包括中東和澳大利亞,他們的產品也會有很多出口到傳統的市場,會影響亞洲的鋁的供應。我們來簡單看看一些傳統的亞洲的能源供應地。我簡單講一下地區特別情況,首先看一下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產量是比較穩的,200萬噸,他們比SL的項目在90年代有了擴張,但是產能比較高,但是匯率價格在上升,能源價格在上升,所以成本在上升,另外他們也有了碳稅,總的來說,傳遞了澳大利亞未來的消極的信號,我認為該地的供應增長是會非常少的,甚至沒有。
再看南非和莫桑比克地區,南非和澳大利亞情況類似,他們的發展主要是一些傳統的廠區,他們在90年代建一些廠,他們也發展了國家的水電,他們有著像歐洲有一個免稅的政策,在南非,能源供應是有一些限制的,導致了鋁的產量的減少,2008年減產了數萬噸,南非冶煉廠產能的增長跟澳大利亞一樣,是很難會增長的,而且B2B放棄了增長的計劃,我們來看日本,70年代有了石油危機,日本很多的冶煉產能也關閉了,所以日本這方面投資主要是來自于東芝等等其他公司,在日本半數的需求靠進口的,也就是進口的金屬,有一些從巴西和新西蘭進口,日本模式在30年代非?尚械模乾F在受到了一些威脅,現在由于委內瑞拉產能供應在增長,所以更多從這些國家進口,現在日本更多的是由這些市場來取代澳大利亞作為他們的進口來源。剛才看了三個地方都是不太樂觀,而中東比較好,它五年從200萬噸2008年翻倍到了今年的4000萬噸,翻了倍,他們和一些地區的廠商達成了一些供應的協議,在接下來他們的產量會增長200萬噸,他們會有一些現代化的冶煉廠的建設,現在主要市場就是北美、歐洲和一些新興市場,他們都會有需求的增長,現在歐洲自己的冶煉產能在下降,西班牙與其他國家產能在下降,北美只能在2017年之前增加50萬噸,我們考慮到中東是有上升的,我們估計會有50萬噸的產能增長,他們該地區的鋁產能會有增長,我們對該地區是比較樂觀的,我認為總共能夠達到600萬噸。
現在我們看一下不同地區市場的價格,一般歐洲價格比較高,亞洲一般低一點,但是這個情況在過去的兩三個月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這個新的情況圖上截止2月份,現在歐洲和亞洲差不多達到70%,說明對于鋁有很高的需求。下面看一下中國,在之前講到亞洲的時候都沒有講中國,因為我認為中國自己就可以算得上是大的地區,因為占到了全球供需的40%,而且中國有很多特點,在未來中國的發展主要依據看一下套利的情況,中國會有很多的接入口,2009年就是這樣,而且在2011年和2010年都有這樣的情況,現在亞洲的價格是在上升,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從2008年到現在,中國有很多的金屬出口到了韓國,中國需求增長,亞洲其他地區的需求都增長,也向中國有很多出口,現在中國的產能取代了很多其他國家的產能,有很多的亞洲的其他國家都是要求中國廠商幫他們宣傳。我們簡單看一下中國未來增長的預期,我們看一下中國的消費增長,這是中國有一個“十二五”的計劃,在過去的兩個五年計劃,鋁的消費分別增長16.7%,17左右,GDP從9.8%到12%左右,在接下來的5年,我覺得鋁的增長是6%以上,這是根據過去10年做得保守估計。
我們看一下中國鋁的貢獻和展望,現在中國的低成本是比較大的特色,仍然推動了中國的供應,中國在去年略微是供應超過需求,我們也看到五年計劃當中有一個產能的增長,中國會有新的產能來取代一些舊的產能,另外,但是這個產能增長也受到了電價上升的影響,不過中國增長一向是超過人們的預期和預測的,我們認為中國的市場會達到供需平衡的,一般來說是9億噸,新疆現在有400萬的產能,當然對于一些老的廠會關閉,以及中國的一些能源的政策會影響這個供需的平衡,所以我們認為中國在兩三年供需能夠達到平衡的。我們來看看兩個因素,我們來看看增長的一些驅動的因素,首先就是中國冶煉廠的碳排放比較高,我們估計每噸鋁生產中國冶煉廠要產生25噸的碳左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中國在保護資源,所以會影響到火電廠推動鋁生產,現在在一些鋁礬土供應的情況也是有很大部分是進口的,80%是從印尼進口,現在印尼限制出口了,他們也設立了出口的稅,另外一些新的礦,他們的生產也有一些延遲。
在需求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它和冶煉廠的發展是不一致的,這里需求的增長比供應的增長要快,現在有出口退稅,現在推動了向亞洲、南美的出口,這些產品的近期引入了進口稅,現在在2011年出口中國的產量達到了300萬噸,我們來看看現在該地區公司做的投資,可以看到日本投資是沒有什么變化的,之前已經提到過了,中信也在澳大利亞進行了一些冶煉廠的投資,其他就沒有中國的投資,主要是日本公司進行一些投資,現在我們知道中信是投了澳大利亞,我剛才提到了,這也會受到澳大利亞碳稅的影響,現在在海外沒有進行很多的冶煉廠的投資,但是可以在非洲進行一些礦的投資,但是不會對近期當地的供應有什么太大的影響。
總體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在資源方面有以下的風險,就俄羅斯來說,我們沒有什么資源上面的限制,我們的限制主要是來自于融資和地方的基礎設施,至于說其他國家可以看到,在中東限制因素主要就是資源的不穩定,還有政治的問題,對中國來說是鋁礬土的缺乏,還有電價的問題,但是中國的近期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在效率和成本上面已經冶煉廠為全球設立的標準。西伯利亞以及遠東的水力發電的潛力,我們看看藍色的這個圖形所顯示的,在俄羅斯有很多的資源,水力發電的潛力在西伯利亞非常大,現在是有額外的14兆瓦的發電能力和相當于800萬噸的冶煉能力,新的一些水力發電廠將會在2012年-2013年上線,還有其他的一些項目正在可行性測試階段,俄羅斯政府非常支持這一部分以水力發電的產業發展。就意味著在西伯利亞以及遠東,這里有非常大的潛力來吸引進一步的投資在冶煉以及水力發電的領域,目前有一些新的冶煉廠正在建設當中,有一個項目和水電站是一起建設的,設計能力是在60萬噸,這是和俄羅斯最大的國家水力發電公司共同建設的一個項目,將會用水力發電作為動力,此外還會有一系列其他項目在明年上馬,將是完全利用水電作為能源,并且和其他公司進行合作項目。
我做一個總結,亞洲的供應是需要通過一系列項目的拓展來滿足,因為亞洲本身沒有辦法來完全提供這樣的供應鏈,需要將大約是60億美元的投資來用于冶煉,由于日本在印尼的股票金融的一些失利,還有南非的電力成本以及電力獲得對于增長來說是一個挑戰,中東和俄羅斯都有一些冶煉項目正在建設當中,未來也會有一些新的項目,中東因為天然氣的限制有一些新項目可能受到一些限制,亞洲的消費者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他們可以在海外投資,來獲得穩定安全的金屬的供應,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投資環境,快速可靠的交通,以及原材料安全的供應像礬土、鋁,還有電力上要有安全低價的供應,現在大家都非常關注碳足跡,中國公司可以在冶煉方面做得就是提供技術以及建設的能力,因為中國在建設成本方面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我們也期待各國參與我們的冶煉這一塊產能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