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鋼進口鐵礦石自主采購有效益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有部分協議礦石作為支撐的情況下,敏銳把握市場信息,適時進行現貨市場采購,今年1至4月份,水鋼進口鐵礦石自主采購取得了一定的收益,為公司降本增效作出了貢獻。目前,水鋼的進口鐵礦石主…
在有部分協議礦石作為支撐的情況下,敏銳把握市場信息,適時進行現貨市場采購,今年1至4月份,水鋼進口鐵礦石自主采購取得了一定的收益,為公司降本增效作出了貢獻。
目前,水鋼的進口鐵礦石主要以首鋼集團中首公司供應協議礦采購和自己現貨市場采購兩種方式獲取。2011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市場延續上年度的漲勢,鐵礦石價格以大幅度的增幅快速拉漲,1至7月累計漲幅37.79%(見海關和鋼協的統計數據);同時國外三大礦山同盟采取緊貼現貨市場的定價策略,大大縮短協議礦的定價周期,使協議礦與現貨進口礦價差變小,并倒掛。去年一年,為降低采購成本,發揮自采購效益,原燃料公司開始考慮部分自行采購,經過對去年一季度有現實意義的“首榮”和“飛騰”兩船礦石的市場分析,該公司領導大膽決策,與首鋼總公司進行充分協調,由水鋼相關人員一起到北京與首鋼計財部的領導溝通,在確保首鋼集團整體資源平衡的前提下,征得首鋼公司的理解同意后,努力自行采購部分進口鐵礦石。經過一年的運行,該做法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一季度,礦石市場沒有延續上年度四季度的跌勢,開始調整反彈。此時,原燃料公司加大了自主采購比例,1至4月份,水鋼自采礦石112萬千噸,自采礦占季度進口鐵礦石總比的77.7%,比按季度定價協議礦資源節約0.08美元/千噸,采購鐵品位63.30%,累計1至4月份自采礦石為公司節約采購成本約54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