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2012年會將開幕 六主線揭示風險與挑戰
來源:中國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將于4月1日到4月3日在海南博鰲召開。據悉,多國政要、政府高官、學界精英及知名企業家將圍繞探究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根源、尋求變革與轉型和創新與亞洲的可持續發展開展…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將于4月1日到4月3日在海南博鰲召開。據悉,多國政要、政府高官、學界精英及知名企業家將圍繞“探究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根源”、“尋求變革與轉型”和“創新與亞洲的可持續發展”開展討論。同時,收入分配調整、房地產市場變局、民間借貸合法化、人民幣國際化、能源價格改革及壟斷突破、全球化還是去全球化等六條主線也將揭示出今年經濟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中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嚴峻挑戰決策層頻頻喊話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已躋身“中上等”收入國家,但是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后半程中將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建議實施戰略轉型,壯大中產階層。
針對這一嚴峻挑戰,年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上來。溫家寶總理亦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緊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
李克強副總理更是在《求是》雜志上撰文,稱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順收入分配關系,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高層的頻頻喊話表明,中國正在努力改變財富分配失衡、收入差距過大的局面,有經濟學家認為,這也將成為中國未來30年從國富到民富轉型的起點。
房價“合理回歸”任重道遠調控不放松成共識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表示,一些地方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因此調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將前功盡棄。
據新華網報道,北京市副市長吉林3月28日透露,今年前兩個月,北京市財政收入呈現負增長,到3月20日仍然是負增長0.9%。對此,吉林認為“北京不是土地財政,不是靠土地吃飯,但是北京是靠土地搞建設。土地市場發生變化,建設資金就會遇到壓力。”這種說法意味著,盡管土地出讓金并未納入別的地方的地方財政,但事實上,各地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卻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前兩個月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的不僅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城市的財政收入都出現了令人吃驚的負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地方依然將希望寄托在房地產和土地市場的回暖,這從前兩個月部分地方政府試探性地放松對房地產的限購政策就可以看出。
交行金研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中國網財經中心表示,今年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在原則和方向上不會出現松動,但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壓力仍存,房地產投資增速將繼續回落,且可回落空間較大;土地供應總量將適量增加并向保障性住房傾斜,重點調控城市土地價格趨近于理性范圍。
民間金融合法化專家稱溫州模式或在全國推廣
從溫州到鄂爾多斯再到江蘇泗洪縣石集鄉,貨幣政策緊縮背景下,各地頻頻曝出的高利貸鏈條斷裂個案,把“民間借貸”推到風口浪尖,更讓后金融危機時代的金融風險問題浮出水面。3月28日,國務院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這意味著國家確立了民間金融的合法性。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則稱,對于經歷了金融風波的溫州中小企業而言,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像一場及時雨。溫州是金融綜合改革的12項主要任務第一條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制定規范民間融資的管理辦法,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看好溫州金融試驗區各項制度的前景,預計接下來國務院將會出臺一系列針對溫州金融試驗區改革的細則;在未來兩三年內,該模式還將在全國多地區推廣。
人民幣國際化是把“雙刃劍”進程不宜推進過快
2011年中國與181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跨境人民幣交易業務;現有賬戶下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達到2.5萬億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了394%,相當于2011年中國全球貿易額的10.5%左右。央行則表示,2012年將在規范基礎上擴大跨境人民幣業務范圍與品種,積極拓展人民幣在貿易投資中的跨境使用,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相關改革。
在人民幣國際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學者和專家明確提示了人民幣國際化風險,如貨幣調控難度加大、國內經濟遭受外部經濟沖擊的可能性極大、人民幣先進管理和監測難度加大等,一些官員和學者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宜過快。
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指出,在國內金融改革特別是利率匯率的改革、資本項目的開放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如果人民幣的國際使用步子邁得太快,反過來會對國內貨幣的穩定、人民幣的穩定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女士在接受中國網采訪時明確表示,當前應暫緩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可考慮充分認識目前經濟形勢,利用人民幣貶值和升值的步伐,調整好國內經濟結構。
能源價改提速專家稱打破壟斷關鍵看政府
國辦3月27日發布了《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指出要穩妥推進居民階梯電價改革方案,完善水電、核電及可再生能源定價機制,逐步理順煤電價格關系。完善成品油價格改革,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調整各地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有觀點稱,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的關鍵是打破壟斷,讓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市場競爭。對此,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當前的行業壟斷是政府造成的,打破壟斷還要看政府怎么做。林伯強稱,一直以來,政府并沒有說要把民間資本趕出去,相反,政府說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這個行業,但現實是他們無法跟中石化、中石油競爭。“所以說這個問題關鍵還要看政府怎么做。”
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既關系能源行業,又與民生密不可分。在今年兩會期間,廣西人大代表團提交的《關于天然氣定價機制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加強反壟斷工作的建議》中指出,在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同時,積極推進天然氣全行業的市場化改革,打破上下游一體化的壟斷,鼓勵公平競爭,真正做到“兩頭放開,管住中間”,實現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的長效目標。
亞洲扮演重要角色或再次面臨輸入型通脹
博鰲亞洲論壇近日發布了《亞洲經濟體競爭力2012年度報告》和《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2年報告》,為亞洲經濟預警。
報告指出,亞洲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逐漸增強,在改變世界經濟版圖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亞洲雖經歷金融危機沖擊,但經濟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此外,亞洲國家和地區間經濟一體化、相互依存程度不斷加深,區域內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顯著增長,證券投資及經濟周期不斷同步性也達到一體化。
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表示,歐美需求的下降對出口導向型的亞洲發展模式構成沖擊。在全球新一輪寬松大潮降至的環境下,亞洲或再次面臨輸入型通脹問題,亞洲應正視外冷內熱的經濟現狀,調整經濟結構,提振內需因應。“歐債危機給亞洲各經濟體提出了加強亞洲區域內經濟貿易投資合作的緊迫性,加快對外經濟合作關系多元化的緊迫性。”周文重說,在這樣一種經濟形勢和氛圍下,“變革”“轉型”“結構調整”“可持續發展”成為關注重點。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獲國際支持 下一篇:鋼鐵一季度陷行業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