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與北礦所簽備忘錄 對加入平臺留有余地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29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試運行的第一天,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三大礦山之首巴西淡水河谷(Vale)公司,在新加坡與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簽署了備忘錄(MOU),并…
3月29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試運行的第一天,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三大礦山之首巴西淡水河谷(Vale)公司,在新加坡與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簽署了備忘錄(MOU),并表示對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予以支持”。
北礦所則表示,對淡水河谷積極探討加入平臺相關事宜表示歡迎。“淡水河谷留有余地”,有業內人士指出,淡水河谷只是簽署了備忘錄,而要正式參與交易,則需成為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會員。
就在不久前的3月20日,首家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海外礦商、世界第四大礦山——澳大利亞FMG公司(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和北礦所舉行的是入市簽約儀式,并正式成為了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發起會員。
中國鋼鐵業高層主動出擊
據信,北礦所當前正不斷推進國內外鋼鐵生產商、鐵礦石生產商和貿易商的加入。近期有媒體爆料,北礦所主要領導將飛赴澳洲和礦商簽約,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或將由此出現實質性突破。
據悉,3月29日到新加坡參加和淡水河谷簽約儀式的中方代表包括了,五礦商會會長徐旭、礦產部主任劉志陽,中鋼協副秘書長王春生、市場調研部主任王穎生,北礦所副總裁梁若東,以及中國礦產有限責任公司,中鋼貿易有限公司和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等代表。
這一消息表明,中鋼協、五礦商會、北礦所代表以及部分中國發起會員代表,已經開始找三大礦山之首的淡水河谷簽約。
據了解,此前FMG的加入,適時打破了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自啟動以來沒有海外礦商加入的局面。而在FMG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后不久,北礦所發出公告表示,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于3月29日試運行,并將在今年5月8日正式上線。
近日,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更是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等最后都會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
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是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五礦商會)以及北礦所,于今年1月16日共同啟動的。
在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啟動當天,寶鋼、鞍鋼、武鋼、首鋼、河北鋼鐵等大型國內鋼企,中國礦產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中化國際、中信金屬、中建材等鐵礦石貿易企業,均成了平臺的發起會員。
據北礦所表示,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將作為一個獨立公開的第三方運營平臺,為用戶提供規范、透明的鐵礦石現貨交易服務。該平臺將形成具有公信力的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減少人為惡意炒作引發的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推動形成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大宗礦產品定價機制,促進鐵礦石市場健康、有序、穩定發展。
而在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中心啟動之前,全球首個鐵礦石交易平臺globalORE曾于2010年在倫敦啟動(目前尚未正式運行)。而這個由環球煤炭交易平臺(globalCOAL)在新加坡所籌建的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其最大的股東便是三大礦山之一的必和必拓。
由此,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中心的啟動,一度被業內解讀為中國爭奪鐵礦石定價權的一大舉措。
平臺在國內推行也存在阻力
雖然中國鋼鐵業高層近期頻頻表示三大礦山即將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且已赴新加坡和淡水河谷簽約,但淡水河谷此次卻只簽署了備忘錄。
“淡水河谷留有余地”,有業內人士對此直言,“可能是因為淡水河谷有自己的銷售方式和渠道”。據悉,要參與平臺交易則需成為平臺會員,由此,淡水河谷此次并未正式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
與淡水河谷表現出來的觀望態度相對應的是,力拓此前官方公開稱,“已經注意到北礦所推出的交易平臺,目前該平臺處于發展初期,力拓會繼續關注,并進一步研究該平臺的更多細節”。同時,必和必拓也對“三大礦山最后都會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說法諱莫如深。
據“我的鋼鐵網”鐵礦石分析師唐曉攬透露,力拓和必和必拓目前存在著電子招標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并不透明,由此,外界普遍猜測電子招標形式有利于礦山自己操控價格。
“中國一些民營鋼廠對現貨交易平臺、對在網上買貨也不是很感興趣”,上述業內人士繼續指出,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在國內鋼廠中的推行也存在著一定阻力。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多頭春困 大宗商品難雄起 下一篇:鋼鐵一季度陷行業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