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國投大股東易主 陜煤化覆蓋四大金融支柱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自去年掀起的信托公司增資潮仍在延續。作為滬深股市目前僅有的兩家上市信托公司之一的陜國投A(000563.SZ),其定增方案日前獲得證監會批復,陜國投的大股東也將變更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
自去年掀起的信托公司增資潮仍在延續。作為滬深股市目前僅有的兩家上市信托公司之一的陜國投A(000563.SZ),其定增方案日前獲得證監會批復,陜國投的大股東也將變更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陜煤化”)。
3月21日,陜國投公布了本次收購的報告書,公告顯示,陜煤化擬以現金19.3億元認購陜國投本次非公開發行的2億股股票。本次交易完成后,陜煤化將持有陜國投34.58%的股權,成為陜國投的第一大股東。
本次交易前,陜煤化未持有任何陜國投的股份,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價格為9.65元/股,陜煤化承諾,其認購并持有的陜國投股份自陜國投本次非公開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轉讓。
陜煤化是陜西國資委的獨資子公司,此前陜國投的大股東陜西高速集團(下稱“陜高速”)也由陜西國資委100%控股,本次交易完成后,陜高速將持有陜國投27.48%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
有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的股東變更對陜國投總體來說是有利的,陜煤化取代陜高速成為大股東,相當于左手倒右手。”
陜煤化金融業務板塊已涵蓋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隨著此次控股陜國投的完成,意味著又將覆蓋作為四大金融支柱之一的信托業務,在產融結合的進程中又推進了一大步。目前,陜煤化直接或間接持有開源證券、幸福人壽、長安銀行和長安期貨的股份。產融結合將使陜煤化通過產業與金融產生的協同效益獲取競爭優勢。
在銀監會要求的凈資本達標壓力之下,多家信托公司自去年以來紛紛開始增資擴股。根據陜國投此前的增發方案,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充實公司的資本金。可以看出,此舉目的之一亦是為了突破因凈資本偏低而制約業務發展的瓶頸。
招商證券分析認為,目前陜西省內的信托公司有長安信托、西部信托和陜國投三家,從信托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來看,陜國投在三家公司中處于劣勢,雖然具有上市平臺的優勢,但陜國投在近兩年的信托業快速發展中顯得乏力。大股東變更或將把陜國投帶入“趕超式”發展的新階段。
對于陜煤化是否會將其他金融資源注入陜國投,招商證券報告指出,短期看來可能性并不太大,但未來不排除陜煤化在戰略版圖上進行金融資源整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