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金漲跌停板雙雙下調 棉稻現貨企業或將受益
來源:上海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鄭商所3月13日在其網站發布通知,對棉花、早秈稻合約交易保證金和漲跌停板幅度做出了適當下調。根據這份通知,自2012年3月16日結算時起,棉花、早秈稻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10%調整為6%,…
鄭商所3月13日在其網站發布通知,對棉花、早秈稻合約交易保證金和漲跌停板幅度做出了適當“下調”。根據這份通知,自2012年3月16日結算時起,棉花、早秈稻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10%調整為6%,漲跌停板幅度由6%調整為4%。按規則規定執行的交易保證金標準高于上述標準的合約,仍按原規定執行。
筆者認為,此次調整主要是為了方便企業進行套期保值,使企業的資金使用率進一步提升,降低保值門檻、貼近現貨市場,同時也將有效提升市場的活躍度。
以棉花為例,印度棉花出口政策頻頻變化、美棉連續下跌,受此影響,鄭棉也跌到21500的關鍵位置。不過,近期棉花現貨價格總體表現穩定,僅少數地區低等級皮棉價格小幅回落,但目前需求轉機尚未出現,現貨銷售有價無市。因此,交儲和注冊倉單成為更優的銷售渠道,期價走高,吸引大量棉花倉單。
以21500元/噸計算,做一手棉花期貨至少需要一萬多元保證金。據調查,目前41%的企業存棉量在500-1000噸,16%的企業存棉量在200-500噸,15%的企業存棉量在200噸以下,還有15%的企業存棉量在1000-2000噸,13%的企業存棉量在2000噸以上。以平均500噸來算的話,企業參與套保至少需要好幾百萬的“閑錢”,在目前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過高的保證金占壓肯定會影響他們參與期貨市場的熱情。
而早秈稻期貨自上市以來,“沉悶”一直是行情的主基調。去年在小麥期貨的帶動下,成交開始活躍,但是單從成交量來看,這個市場的容量依舊還是很小,現貨企業即使想參與,也可能會因缺少對手盤無法成交。下調手續費和保證金,可以有效提高早秈稻期貨的流動性,幫助產業客戶更好地利用期貨市場。
在傳統的“收購—儲藏—銷售”的經營模式下,很多糧食儲備企業都面臨著收購難(包括價格不穩定、數量不充足、競爭壓力大等)以及銷售難等問題。結合糧食儲備企業的實際情況,利用稻谷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將具有更大優勢。以前在稻谷收購時,都是全款交易,由于資金需求量大而且時間短,經常出現企業資金緊張的情況。調整之后,只需要占用6%左右的資金就可以完成以前的全部收購,同時還能夠規避由于搶購引起的現貨價格短期內過高的風險。
從內部環境來看,目前棉花和早秈稻期貨的市場價格波動并不大,雖然交易保證金的調低,使得進入這兩個期貨品種投資的門檻相對放低了,但是由于波動幅度小,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反而沒有那么強烈,市場游資進來“撈一把”的興趣不大。此次調整主要還是鼓勵現貨企業的參與意愿,對投機客戶來說,修訂內容對其交易的影響不會太大,不會引發棉花、早秈稻期貨期貨價格的大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