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Libor定價機制醞釀改革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2010年底開啟的倫敦同業拆借市場利率(Libor)操縱調查迅速擴大,身處風暴眼的英國金融監管當局再也無法繼續無動于衷。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金融監管當局和全球銀行業正計劃對銀…
隨著2010年底開啟的倫敦同業拆借市場利率(Libor)操縱調查迅速擴大,身處“風暴眼”的英國金融監管當局再也無法繼續無動于衷。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金融監管當局和全球銀行業正計劃對銀行間貸款利率的計算和監管進行改革。分析人士表示,正處于早期階段的相關評估內容仍有待細化,改革內容有可能涵蓋與Libor相關的全部問題。
Libor操縱案發酵
Libor是指英國銀行業之間的短期借貸利率。從1986年1月1日開始,由英國銀行家協會(BBA)選定的一批銀行在每日上午11時于倫敦貨幣市場進行申報,再以抽取樣本的方式,計算出最終的Libor水平。在當今全球金融市場中,Libor被廣泛運用于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全球市場約350萬億美元規模的貸款和衍生品定價,是最能反映全球資金需求狀況變化的金融指標之一。
2010年底,美國監管機構已經就部分大型金融機構操縱Libor案展開調查,當時有九家歐洲金融機構在被調查之列;而到了去年3月,受調查的機構已達16家,甚至連部分日本金融機構也被牽扯其中。
此后,日本、加拿大、歐洲等監管機構也陸續展開相關調查。針對Libor操縱案的國際調查范圍更擴大至日元拆借利率以及東京日元貸款利率的獨立確定程序。
近日,瑞士競爭委員會發布聲明表示:“很多金融機構的衍生品交易員可能通過協調行動來操縱,從而影響部分參照利率朝著利己的方向變動。”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國際監管機構要求總部設在倫敦、在利率市場占主導地位的毅聯匯業、德利萬邦和RPMartin等三家交易商間經紀商提供相關信息,原因是“這三家公司曾考慮在經紀公司、對沖基金和銀行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同時,最近幾個月,美歐一些銀行和交易經紀商還對10多名交易員實行了停職或解雇的處罰。Libor操縱案調查范圍“滾雪球”般擴大,引發了全球金融業的深深憂慮。
改革尚處早期評估階段
英國金融監管當局不得不啟動了Libor定價機制的改革進程。不過,由于英國《金融服務和市場法》規定,Libor定價機制不在被監管范圍之內,負責發布Libor數據的英國銀行家協會及很多參與Libor定價的金融機構只能先與英國財政部官員、英國央行和金融服務管理局(FSA)一同實施改革前的基本情況評估。
英國銀行家協會聲明稱:“作為對Libor正常評估程序的一部分,參與設定Libor的多家銀行將共同考慮未來的監管和市場發展,例如即將實施的流動性規定以及涉及Libor衡量的參數。”聲明補充稱:“與包括Libor使用者在內的利益團體的技術討論將很快開始。”
據熟悉討論內容的人士表示,該評估正處于早期階段,但可能將涵蓋與Libor相關的全部問題,范圍從修改Libor定價方式,到對參與銀行實行新的監管監督和合規要求。
早在2008年上半年,有關Libor定價機制的問題就引發了外界的質疑。當時英國銀行家協會曾計劃實施增加參與Libor定價的銀行數量、加強對銀行申報價格審查等內容。不過,上述改革進程卻因為全球金融危機在當年9月的爆發而被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