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下調GDP增速目標:越往基層下調幅度越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多個地方陸續下調2014年GDP增速目標,越往基層,下調幅度越大。 “基層官員的壓力今年小了好多。”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經濟主任劉嵐芳,說起目前北京區縣下調2014年GDP目標時說。 剛剛結…
多個地方陸續下調2014年GDP增速目標,越往基層,下調幅度越大。
“基層官員的壓力今年小了好多。”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經濟主任劉嵐芳,說起目前北京區縣下調2014年GDP目標時說。
剛剛結束的北京市兩會上,公布了該市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為7.5%,比上一年的8%有所下調。相應,“十二五”北京的經濟年均增速目標,也從8%調整到7.5%。
基層調整的幅度更大。北京16區縣有12個區縣主動調低了GDP增長指標,有的降幅達到2個百分點。
北京市的上述變化并非個案。河北省2014年GDP增速目標是8%,比上一年的9%下降一個百分點,而唐山市2014年的增速目標也從2013年的9.5%下調至8%。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2014年全國GDP目標可能不會調整,或仍維持在7.5%左右,這一目標數據將在今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公布。
地方下調GDP增速目標背后,中組部業已調整官員政績考核體系,GDP考核的權重已經降低,增加了環保、民生、安全等指標。
陜西省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介紹,陜西按照中組部的政績考核規定,調低了GDP考核權重,陜西考核制度修改后,省內67縣區或不再考核GDP。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此前就公開表示,全國一半以上的縣和縣級市未來將不再有GDP考核。
另一個推動各地下調GDP目標增速的動力在于,國家統計局將在今年推行核算制度改革,制定國家統一核算GDP的辦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國家統計局將直接算各省市自治區的GDP,地方省市自治區只能算基層縣市的GDP,而不能算省市自治區的GDP,國家統計局希望在2015年能實現國家GDP數值與地方GDP之和相等。
這也就意味著,若2014年地方GDP目標定高了,2015年GDP擠水分的舉措全面啟動,考慮到基數原因,地方GDP的數值屆時會非常難看。
GDP指標大調整
主動下調2014年GDP增速目標的不止北京和河北兩地。一些基層政府,在全省GDP增速目標下調之前,已經著手下調GDP目標值。
以西安為例,西安市兩會確定的今年GDP增速目標11%,比2013年的目標下調了1.5個百分點。隨后召開的陜西兩會上公布的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比2013年下調1.5個百分點,為11%。
經濟大省的GDP增速目標也在下調。廣東、江蘇、浙江201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分別是8.5%、9%、8%左右,分別比上一年的9%、10%、8%以上,有所下降。
西部省份的調整幅度也不小。2014年內蒙古、甘肅、貴州、寧夏經濟增長目標分別是9%、11%、12.5%、10%,分別比上一年目標下降3、1、2、1.5個百分點。
就在去年的12月,中組部印發《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不再簡單“以GDP論英雄”,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考核評價政績的主要指標,不能搞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
另外,官員的政績考核將強化約束性指標,加大資源消耗、環境保護、消化產能過剩、安全生產等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科技創新、教育文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人民健康狀況的考核。
事實上,目前環保部、國家發改委已經和地方簽訂全國大氣治理、節能指標責任書,地方考核也已經增加環保考核內容。
以陜西為例,2014年“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指標由原來的8分下調為6分,生態環保指標由原來的12分增加到25分,其中霧霾治理指標由原來的3分調整為8分。
根據新華社報道,陜西2014年對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延安市和楊凌示范區增設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濃度考核指標,增加治理霧霾超額完成任務加分項目。
政績考核標準的變化,還遠遠不止這些。
國家行政學院領導人員考試測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旭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十八屆三中全會還提出了要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內容。
這個考核制度建立后,如果GDP指標很高,但是自然資源損耗很大,水、能源、森林消耗或者損害大,將扣減GDP考核項的分值。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涉及到水、草原、礦產、森林等。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居民收入、居民健康、文化、安全生產等指標均已經可以量化,目前僅僅剩下自然資源的消耗,待國家統計局、農業部、國土部、環境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來進行量化提出新的考核方案。
2015年GDP擠水分
2014年GDP目標值不宜定太高,其原因還在于,統計核算制度的改革今年將大步推進,國家統計局期望在2015年剔除地方GDP水分,實現全國GDP數值和地方GDP數值之和相等。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近期的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上指出,今年將推進國家統一核算地區生產總值,制定全國統一的核算辦法,為2015年正式實施全國統一的核算GDP打下基礎。
他強調,爭取在2015年實現三個“全部”:所有由調查對象填報的調查全部通過互聯網直接向國家數據中心報送,所有現場調查全部由調查員手持電子終端現場采集數據并通過網絡直報國家數據中心,全部國家統計調查均在統一軟件平臺處理數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國家統計局在2015年實現所有調查對象數據直報國家后,國家統計局將直接測算各省市自治區的GDP,地方省市自治區只能測算基層縣市的GDP。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國家統計局直接算各省市自治區的技術能力已經具備,一旦上報國務院實施,2014年GDP目標定得很高的地區,因為基數大,到了2015年國家擠起水分來,數字上會很不好看。
適當降低GDP增速目標,還可以更好地實現其它目標。
比如內蒙古決定將2014年的經濟目標從上一年的12%下降到9%。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臣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內蒙古已經告別了過去的初期成長階段,如果GDP目標定得太高,與GDP同步的收入目標會難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