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與巴西就稅務糾紛和解 認罰100億美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對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礦商淡水河谷(Vale)來說,2013年的好消息是,今年下半年的鐵礦石價格高得離譜,每噸達到約130美元,淡水河谷的產品大多出口海外。但20…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對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礦商淡水河谷(Vale)來說,2013年的好消息是,今年下半年的鐵礦石價格高得離譜,每噸達到約130美元,淡水河谷的產品大多出口海外。但2013年的其他消息就不那么令人振奮了。最近,該公司與巴西聯邦當局就一場所得稅糾紛達成和解,并同意分期支付共計100億美元的罰單。
盡管這一數字比當局最初開出的罰單金額少了三分之一,但這一金額仍然提醒我們注意關于淡水河谷的兩件事。首先,它為維持盈利能力實施了大規模的資本支出削減計劃,淡水河谷的資本支出將從明年的150億美元,到2016年削減至100億美元,明年它還將支付40億美元的股息。其次,淡水河谷計劃通過剝離海外資產、專注于本土的核心鐵礦石業務,來逐步縮減規模,而這一計劃將增強該企業的“巴西性”。
全球礦業投資者或許已對此有所感覺。淡水河谷股價今年已累計下挫五分之一,接近巴西Ibovespa股指17%的跌幅。相形之下,另一家重新關注起鐵礦石業務的礦商力拓(RioTinto)今年股價跌幅則僅為7%。
如果經過2013年的牛市后鐵礦石價格仍明顯值得看好,那么我們會更容易看好淡水河谷的股票。但事實并非如此。新產能將大量涌現——未來3年,中國之外地區將新增相當于4億噸的產能,其中1.2億噸將來自巴西的鐵礦。今年,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維持強勁,因為中國的鋼鐵產量增長了9%,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但鑒于中國政府計劃削減對環境有害的過剩產能,2014年中國將很難保持今年的需求水平。中國鋼鐵行業希望降低污染和煤耗,淡水河谷從卡拉加斯(Carajás)鐵礦開采出來的較高品味鐵礦石可能受益。但淡水河谷眼下仍然依賴產量取勝。從以量取勝轉變到以質取勝,這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