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最不希望大規模刺激政策出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項對中國經濟學家的調研結論出乎意料:最不應該擔心的恰恰是經濟增長。這項調查由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在10月份通過該所《ChinaEconomist》經濟學家數據庫隨機抽取經濟學家進行,有效樣…
一項對中國經濟學家的調研結論出乎意料:最不應該擔心的恰恰是經濟增長。
這項調查由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在10月份通過該所《ChinaEconomist》經濟學家數據庫隨機抽取經濟學家進行,有效樣本達到171個,被訪經濟學家約27%來自科研院所,另外大部分來自高校。
當被問及“您最不希望明年出現的事情是什么”,35.67%的經濟學家選擇不希望大規模刺激政策出臺,19.3%表示對生態環境惡化擔憂,14.8%擔憂房價暴漲暴跌,12%對中國地緣政治不穩表示擔憂,而對于經濟增速持續回落表示擔憂所占比重僅為17.5%。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所長金碚在這一調研成果的發布會上指出,下一步的經濟增長將更多依賴良好的市場環境來促進資源有效配置。預計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一些項目投資建設會加快,注冊公司的數量也會快速上升。
這一背景下,中國經濟有望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區間,“經濟不會掉到7%以下,大的刺激計劃沒有必要。”金碚說。
11月9日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就將迎來新一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個會議將分別確定未來的改革目標、步驟以及2014年的具體經濟目標。
目前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正在研究2014年的經濟目標,其中GDP是否應該下調到7%,比上一年下降0.5個百分點,還存有爭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31日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時說,明年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如何合理制定明年經濟發展目標和政策取向,需要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作出科學決策。
李克強說,中國經濟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維持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已不現實,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支撐,許多困難和問題尤其是保就業就難以解決。因此,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間、在轉型升級與保持合理增長速度之間,找到一個“黃金平衡點”,使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保證較為充分的就業,同時要加快結構調整。
上述調研顯示,近半數受訪者認為未來三個月中國經濟和前三個月相比呈上升趨勢,預計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分別達到7.6%和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