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煉鋼用廢鋼量十年首現負增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鋼鐵行業普遍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煉鋼用廢鋼量出現十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廢鋼,是鋼廠生產中未成為產品的鋼鐵廢料(如切邊、切頭等)以及使用后報廢的設備、構件中的鋼鐵材料,在中國目前近…
在鋼鐵行業普遍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煉鋼用廢鋼量出現十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廢鋼,是鋼廠生產中未成為產品的鋼鐵廢料(如切邊、切頭等)以及使用后報廢的設備、構件中的鋼鐵材料,在中國目前近8億噸的粗鋼量中,除了鐵礦石冶煉,部分就來自廢鋼的應用。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鋼鐵原材料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廢鋼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樹斌表示,目前國內廢鋼鐵加工配送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像寶鋼資源公司、武鋼金資公司等已經成為獨立的廢鋼加工配送企業,而首鋼、馬鋼等也跟其他廢鋼加工企業共同組建公司,實現加工配送到廠。
目前,中國廢鋼的應用水平遠不及國外,其中,發達國家50%以上的粗鋼產量是由廢鋼煉成的,而我國廢鋼比例僅有10%左右。
“考慮廢鋼對進口鐵礦石的替代作用,國內現在積累了大量鋼材,預計十年后中國會有大量用廢鋼替代鐵礦石的企業。”五礦發展股份公司副總陳紹榮稱,鐵礦石供應逐步放寬并向供大于求轉變,其一便是因為中國廢鋼積蓄量的增加。
不容忽略的是,此前,從2000年到2011年,中國煉鋼用廢鋼總量從2920萬噸逐年增加到9100萬噸,但在去年,中國煉鋼用廢鋼量十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根據中國廢鋼應用協會統計,去年全國煉鋼消耗廢鋼量8400萬噸,比2011年的9100萬噸減少700萬噸,降幅7.7%。
根據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的財稅(2008)157號文件,在2009年和2010年的執行中,分別有70%和50%稅收返回優惠政策,但到2011年,由于原優惠政策在執行中存在一些問題而暫時中斷,正規的廢鋼加工配送企業全額上繳17%增值稅。
“廢鋼鐵加工企業期盼的稅收優惠政策已醞釀兩年多,但至今仍未出臺,鋼鐵企業對廢鋼鐵應用正慢慢失去積極性。”廢鋼應用協會副秘書長劉樹洲介紹。
李樹斌稱,迫于成本壓力,國內許多鋼企只能減少社會采購,加大企業內部回收力度,壓低庫存數量。“去年全國大型鋼企廢鋼庫存量比2011年下降了近100萬噸,有些鋼企廢鋼庫存為零,很多鋼企很長時間不再采購社會廢鋼。”
而在目前鋼鐵行業市場萎縮、全面虧損的市場環境下,不少鋼企為降低成本,在煉鋼時也有意減少廢鋼鐵的加入量,但在粗鋼產量保持增長的態勢下,這些鋼企必然增加用鐵礦石煉鐵煉鋼的數量。
李樹斌表示,從長遠看,廢鋼市場還會在鋼材需求的拉動下向上發展,但今年廢鋼市場疲軟的狀況不會得到根本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