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森克虜伯再投兩江 布局內陸首條生產線
來源:重慶商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落戶兩江新區不足兩年的世界500強、德國蒂森克虜伯,其投資動作越來越大。繼2011年9月26日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落戶兩江新區后,日前蒂森克虜伯宣布,擬在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投資鍍鋅鋼板工廠,…
落戶兩江新區不足兩年的世界500強、德國蒂森克虜伯,其投資動作越來越大。繼2011年9月26日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落戶兩江新區后,日前蒂森克虜伯宣布,擬在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投資鍍鋅鋼板工廠,為渝產汽車配套,這也是其在內陸布局的第一條生產線。
布局內陸首條生產線
商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擬在兩江新區布局的汽車鋼板生產線,是鞍鋼新軋—蒂森克虜伯鍍鋅鋼板有限公司在中國的第三條生產線,同時也是其在內陸布局的第一條生產線。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合資雙方正在對兩江新區汽車鋼板工廠項目進行最后磋商,目前還不便透露過多投資兩江新區的其他細節。
鞍鋼新軋—蒂森克虜伯鍍鋅鋼板有限公司,是由世界兩大鋼鐵巨頭德國蒂森克虜伯鋼鐵股份公司和中國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大連投資興建的合資企業,雙方各擁有50%的股份。
早在此前的2011年9月26日,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就落戶兩江新區。按其計劃,該項目建成后,重慶將成為其中國第三大生產基地。預計到2015年,該基地年產電梯1萬臺,年產值將達18億元。
立足重慶輻射西部
為何蒂森克虜伯對兩江新區如此“情有獨鐘”?鞍鋼新軋—蒂森克虜伯鍍鋅鋼板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是非常認可重慶的投資環境;二是重慶有物流優勢,有長江黃金水道,還是西部的交通樞紐;三是可以接近客戶,為重慶的幾家整車廠服務”。
他說,作為鋼鐵企業,需要便利的物流作為支持,重慶擁有鐵路運輸支持,以及長江的河運和陸路運輸的便利,對蒂森克虜伯極有吸引力。
而西部市場的優勢也不可忽略。目前重慶是中國五大汽車制造基地之一,預計到2015年汽車生產量會達到400萬輛。在產業集群發展的思路下,盡管重慶汽車制造業70%的零部件實現了本地化供應,但汽車面板卻依賴外地鋼廠供應。
“選擇重慶可以讓我們更接近客戶。”該負責人介紹說,重慶幾家整車生產廠都是蒂森克虜伯客戶,此次將生產線放在西部,其業務不僅可輻射西部市場,還能輻射中部、東部,如武漢、上海等。
新聞縱深
產業利好:提升用鋼本地配套率
蒂森克虜伯入兩江新區造鋼板,對我市汽車產業有何推動作用?
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按照規劃,2015年我市汽車產能將力爭達到400萬輛,屆時,本地市場每年汽車鋼板的需求量預計可達200萬噸。一方面是汽車鋼板市場需求旺盛,而另一方面,作為中國“汽車名城”的重慶,汽車鋼板卻長期依賴外地鋼廠供應——由于汽車鋼板是板材行業中難度最大、要求最高的產品,各大車企長期以來需從寶鋼、鞍鋼、武鋼等外地鋼廠采購,導致采購環節的物流成本高企。
市經信委的調查顯示,目前在重慶市場,九成以上汽車鋼板需在外地采購,本地供應能力還不到一成。在此背景下,蒂森克虜伯入渝,無疑將大大提升汽車用鋼的本地配套率,降低企業成本。
來自市經信委的消息稱,預計到2015年,我市汽車用鋼的本地配套率將由現在的不到10%提升至50%,重慶車企的用鋼若實現本地采購,平均每噸可省去近100元運費,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按我市每年需200萬噸汽車鋼板計算,每年可節約的運費將達2億元左右。而重慶與蒂森克虜伯和鞍鋼在汽車面板制造方面加強合作,將有利于進一步完善重慶汽車零部件本地化供應鏈,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