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大宗商品低迷前景 必和必拓暫停煤炭業務擴張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鐵礦石、焦煤、鋼材價格,近期連續近3~4個月的下跌,導致煤焦鋼整體產業鏈持續低迷。眼下,國際礦業大亨也經不起煤焦市場萎靡和礦業市場下滑的窘境,開始了降低成本和轉移業務的計劃。…
國內鐵礦石、焦煤、鋼材價格,近期連續近3~4個月的下跌,導致煤焦鋼整體產業鏈持續低迷。眼下,國際礦業大亨也經不起煤焦市場萎靡和礦業市場下滑的窘境,開始了降低成本和轉移業務的計劃。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全球最大的焦煤出口商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BillitonLtd.)排除了短期內進一步擴張煤礦業務的可能性,為削減成本,或將選擇出售更多資產,以應對大宗商品價格的低迷前景。
對此,鋼鐵分社分析師指出,“煤炭價格的下降與成本上漲迫使必和必拓暫停煤炭業務擴張也是無奈之舉。此前必和必拓并未將大型礦山開發納入計劃中,如果主營的鐵礦石項目都已投資減少,那么其焦煤業務的暫停擴張也無可厚非。”
中國新增焦煤需求將自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必和必拓新任煤礦業務主管Dean Dalla Valle將合并發電用煤和冶金用煤業務,以期在煤價大跌、使用費升高及澳元升值的情況下削減成本。
DallaValle表示,必和必拓將出售部分煤炭資產,僅專注其最佳礦區,且不會開展新的煤礦項目。他認為,此項計劃無疑將帶動現金流的大幅增長,并預計市場供應狀況良好。
必和必拓在本月28日遞交給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一份演示文稿中表示:“雖然中國將保持重要焦煤進口國的"稱號",但該國未來新增的大部分需求將通過國內煤炭資源解決。”同時,未來數年廢鋼供應大增也將限制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增長,因此,必和必拓方面表示“不打算在澳大利亞新增煤炭項目。”
對于必和必拓此番抑制煤炭產能的行為,分析師分析指出,“當前中國煉焦煤需求疲軟,港口焦煤價格連連下滑,尤其是澳洲進口主焦煤從1250元/噸,下跌至目前的1050元/噸,而且目前下游鋼廠需求沒有明顯改善,貿易商們對焦煤后市繼續看空。必和必拓執行這樣的策略,一再縮減煤炭產能,維持煤炭供求平衡,通過減少煤炭供應量,能逐步穩定逐漸下滑的焦煤價格。”
必和必拓方面還預測,隨著全球需求放緩,整個煤礦業的發展將延緩,由此將導致價格停滯不前。下一步,該公司的需求短期仍將由中國主導,包括歐洲和日本在內的主要市場的焦煤需求增長將被抑制,但隨著中國增長放緩,印度及其他新興國家日后或將成為重要的需求方。
尋求資產出售機會
在暫停煤炭業務擴張的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必和必拓還在抓緊通過出售更多資產來削減其成本支出。
2012年,必和必拓為減少計提損失及剝離虧損業務,已經大量出售鋁業、頁巖氣等開發項目,關閉其與日本三菱公司共有的昆士蘭州兩個無盈利煤礦;而在此前,必和必拓還剝離了鉆石業務,以及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PintoValley銅礦項目等。
今年2月,該公司又開始掛牌出售GregoryCrinum煤礦業務;3月時再宣布計劃出售10項資產。過去一年中,必和必拓已累計出售50億美元銅、鉆石、天然氣等資產。
此外,必和必拓方面還表示,可能考慮出售更多資產,例如可供出售的未開發資產,包括鈾以及鋰板塊,必和必拓還可通過出售一些大項目的小部分股權來進一步融資,包括位于南澳大利亞的鈾銅礦、加拿大的詹森鉀肥項目以及位于西澳大利亞近海的士嘉寶天然氣儲備。
“作為該公司縮減業務規模,增加現金流計劃的一部分,此舉是必和必拓應對世界經濟減速和主要礦產品價格下滑而采取的一種應對策略。通過出售資產,可以削減一定的成本支出,并將現有高回報的煤礦資源進行整合,以達到產地擁有較低的成本支出和高利潤的回報。”分析師分析道。
另外,此前必和必拓CEO麥安哲曾表示,“2014財年的資本和勘探支出將會顯著減少,大約是180億美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必和必拓對煤炭項目的支出在本財年將達到峰值,且目前并未將大型礦山開發納入計劃。
“目前來看,國際礦業大亨也經不起煤焦市場萎靡和礦業市場下滑的窘境。降低支出和削減成本,暫停擴產和暫緩生產,是必和必拓的行政主基調。更專注地主營其礦石項目業務,從而提高主流礦山的生產效率和現有資本的使用效率,是必和必拓目前采取主要手段。”何杭生向記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