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炭行業國際化逐漸加深
來源:中國煤炭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煤炭企業國際化研討會4月17日在北京舉行,煤炭企業在會上互通國際化進展,交流經驗體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梁嘉琨出席會議,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貿促會煤炭分會會…
中國煤炭企業國際化研討會4月17日在北京舉行,煤炭企業在會上互通國際化進展,交流經驗體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梁嘉琨出席會議,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貿促會煤炭分會會長趙岸青作主題發言。
據介紹,2012年中國進口煤炭2.89億噸,已經占到全球煤炭貿易量的20%。近年來,兗礦集團、山東能源集團等國內一批煤炭企業在境外開發中取得了很大進展。中煤裝備、鄭煤機等大型煤礦機械制造企業,煤礦綜采成套設備已出口到俄羅斯、德國、印尼等國家。中國煤炭行業國際化程度逐漸加深。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兗礦集團、中國神華海外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代表,在會上介紹了國際化現狀。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已經在越南、印尼、烏茲別克斯坦、伊朗、土耳其、孟加拉國、尼日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擔了露天礦、選煤廠、電廠等40多個工程。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先后在蒙古、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實施了100多項煤炭勘查項目,查明煤炭資源量100多億噸。兗礦集團是我國境外煤炭開發的先行者,目前在海外擁有煤炭資源儲量53億噸,2012年境外煤炭產量達到2260萬噸,另外該集團在加拿大獲得鉀礦探礦權,已探明鉀鹽資源儲量47.9億噸,占我國企業掌握的海外探明鉀鹽資源量的59%。中國神華海外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在印尼的蘇南煤電一體化項目已經完成,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拿到的探礦權已累計投資7億澳元,目前已進入環評公示階段,預計第一個露天礦2016年投產。
來自俄羅斯、蒙古、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代表,在會上分別介紹了各國礦業領域尤其是煤炭領域的投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