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絕對過剩 21家上市鋼企去年虧損77億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截至17日,按照申萬行業分類,已有21家上市鋼企公布了2012年年報。數據顯示,上述21家鋼企去年共計虧損近77億元,而這21家鋼企2011年尚有98億元的凈利潤,同比減少了約175億元。 業內…
截至17日,按照申萬行業分類,已有21家上市鋼企公布了2012年年報。數據顯示,上述21家鋼企去年共計虧損近77億元,而這21家鋼企2011年尚有98億元的凈利潤,同比減少了約175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鋼鐵行業產能目前絕對過剩,是造成鋼鐵行業利潤下滑的最重要原因。未來環保標準的提升將成為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主要手段,被市場寄予厚望。
產能絕對過剩
“過去說鋼鐵產能過剩,只是階段性過剩。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已經偏向絕對過剩,而且過剩總量高達2億多噸,造成上萬億資產的浪費。”冶金規劃院院長李新創13日在第四屆中國鋼鐵規劃論壇上如是指出。
在同一場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部長馮飛也表示,鋼鐵行業既有產能加上在建產能,將來可能超過10億噸。目前的產能已超過未來可能出現的消費需求。這就是絕對、長期的過剩,無法通過時間的推移來化解。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3月份,全國粗鋼產量19189萬噸,同比增長9.1%。其中,3月份全國粗鋼產量6630萬噸,同比增長6.6%;粗鋼日均產量213.87萬噸,月環比下降3.15%。按照這個數字測算,2013年鋼鐵年產量會在8億噸左右。
2012年,中國粗鋼產量創新高,達到7.17億噸;而產能方面,中鋼協給出的數據是9.7億噸。產能過剩格局下,中國鋼鐵行業去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根據中鋼協數據,2012年,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0.04%。
“自2011年四季度以來,鋼鐵行業慘淡經營已持續18個月之久。2008年危機后的4年多時間,我國鋼鐵工業經營效益較之前大幅下滑,年度銷售利潤率持續處于低位,在全國各工業門類中排名墊底。”李新創表示,“今后三到五年,鋼鐵行業將持續這種經營狀況,如果產能問題處理不好,行業經營惡化的持續時間甚至會更長。”
在馮飛看來,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集中度低以及企業競爭單靠拼價格,三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鋼鐵行業的效益急跌。“跟國際上比,中國鋼鐵的產能利用率還是在國際合理區間的下限,但組織結構過于分散,50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就有37家,而國際上才20多家。”
李新創指出,中國鋼鐵產能還呈現出結構性過剩的特點,板帶材品種過剩和部分下游行業用鋼品種過剩,而部分高端鋼材品種卻供應不足。此外,我國鋼鐵產能還存在區域過剩的問題,競爭激烈。
他舉例稱,2012年,造船、鐵道用鋼需求不足,熱軋寬帶鋼軋機、中厚板軋機和軌梁軋機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4%、69.4%和68.4%,過剩情況較為嚴重。同年,中國進口鋼材1366萬噸,其中板帶材仍是進口量最大品種,占比超過85%,特別是附加值相對較高的鍍層板、冷軋薄板帶、中厚寬帶鋼和電工鋼板的進口量排在前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