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絕地反擊”引領工業品集體反彈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日K線圖上畫出一個類似“等邊三角形”之后,大商所焦炭期貨昨日終于出現了久違的大漲走勢。而焦炭的絕地反擊也帶動了國內期貨市場工業品整體走強! 娜ツ觊_始,大商所焦炭期貨便成為…
在日K線圖上畫出一個類似“等邊三角形”之后,大商所焦炭期貨昨日終于出現了久違的大漲走勢。而焦炭的絕地反擊也帶動了國內期貨市場工業品整體走強。
從去年開始,大商所焦炭期貨便成為了國內工業品期貨的一個強弱“領先指標”。當工業品處于整體弱勢的時候,焦炭往往是跌幅最大的品種;而當工業品轉強之后,焦炭則又成為市場的領漲品種,且漲幅也遠遠高于其他品種。
去年11月底,受國內房地產市場回暖、國內宏觀經濟數據改善、城鎮化建設推進等利好因素影響,國內工業品市場啟動了一輪上漲行情。而焦炭則是最先響應上漲“號召”的品種。去年11月30日至今年2月5日,焦炭1309合約期價從1560元/噸漲至2060元/噸,漲幅高達32%。同期內,其他工業品漲幅主要集中在15%~20%之間。
不過,今年春節后,焦炭期貨的漲勢戛然而止。
房地產調控“國五條”的出臺、下游需求的快速減弱以及高企的庫存,使得此前的樂觀情緒蕩然無存,對現實基本面的擔憂主導了國內工業品期價,焦炭無疑成為空頭勢力宣泄得最為充分的品種。2月7日至4月1日,焦炭1309合約期價從2060元/噸最低跌至1556元/噸。經過本輪下跌,焦炭期價去年底的漲幅被徹底抹去,在K線圖上,畫出了一個類似“等邊三角形”的圖形。
就焦炭的基本面而言,供給增加、需求疲軟、庫存快速增加成為“壓垮”其價格的三個重要因素。
數據顯示,受去年價格上漲影響,2013年1月份我國焦炭產量達到3711萬噸,同比增長7.1%,在焦化廠開足馬力生產的背景下,作為傳統生產淡季的2月份,焦炭產量也達到了3649萬噸,同比增長11.1%。供應大增為春節過后焦炭價格的下跌埋下了伏筆。
而在供給增加的同時,需求則開始減弱,下游鋼材市場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新政出臺影響,采購減少。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鋼鐵行業PMI指數顯示,3月份為44.6%,較上月大幅回落14.3個百分點,鋼鐵行業重回收縮區間。鋼市復蘇進程緩慢,使得焦炭需求快速萎縮。
雖然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焦炭價格缺乏轉勢的依據,不過在價格跌回去年11月底的水平時,依然吸引了多頭資金的關注,同時也有部分空頭資金在此位置出現了獲利了結的跡象。這也使得昨日焦炭期價實現了“絕地反擊”。
昨日,焦炭1309合約期價略微高開,整個早盤基本圍繞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震蕩。下午開盤后,在多頭資金的推動下快速上漲,而臨近尾盤空頭資金的離場則進一步推升了期價。截至收盤,該合約期價上漲50元/噸,報收1621元/噸,漲幅3.18%。
大商所盤后數據顯示,焦炭1309合約持倉排名前10的多空席位中,多頭增倉6864手至32518手,而空頭則減倉2772手至37567手。其中此前處于空頭持倉第一位的永安期貨昨日大幅減倉4638手。
一直引領工業品跌勢的焦炭期貨出現止跌回升,而這是否預示著工業品市場本輪跌勢將接近尾聲呢?市場人士認為,短期來看,由于下游需求釋放較為緩慢,工業品價格要出現快速上漲較為困難,但是此前一輪大跌之后,現貨企業限產措施開始增加,這將有助于供給的回落,從而緩解商品價格下跌的壓力。雖然目前做多工業品時間仍不成熟,不過,工業品期價或將從此前的單邊下跌走勢轉變為底部震蕩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