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七大流域綜合規劃全部獲國務院批復
來源:中國新聞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記者11日從水利部獲悉,繼2012年底國務院批復長江、遼河流域綜合規劃后,日前,國務院批復了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太湖流域綜合規劃。至此,七大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全部得到國務院…
記者11日從水利部獲悉,繼2012年底國務院批復長江、遼河流域綜合規劃后,日前,國務院批復了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太湖流域綜合規劃。至此,七大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全部得到國務院批復。
近年來,中國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格局逐步形成,流域水情工情和河流自然狀況發生了顯著變化,全面加強流域綜合管理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為適應流域治理、開發與保護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更好地指導當前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防治水害,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氣象局、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等10個部門,組織流域管理機構、有關地方、科研技術單位和各方面專家,在開展大量的現狀調查評價、總體規劃、專業規劃、專題研究等基礎上,全面完成了七大江河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
據悉,本次七大江河流域綜合規劃修編,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流域治理、開發與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控制性指標、規劃方案等,統籌處理好興利與除害、開發與保護、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關系,明確了相應的工程布局、主要任務、實施意見和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水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規劃中還分別研究制定了2020年、2030年完善流域防洪減災、水資源綜合利用、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保護、流域綜合管理四大體系的目標和任務。制定了流域一系列控制性指標和“紅線”,明確了不同河流河段治理開發和保護的功能定位及其目標任務。
此外,各流域分別確定了水生態環境保護控制性指標,包括控制斷面生態基流、湖泊最低控制水位等,通過實施生態調度,保障河湖基本生態環境需水要求。并提出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和水土保持規劃方案,努力維護河湖健康。確定了流域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規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