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保障房建設有利于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來源:中國新聞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1日視察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并召開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運行現場會議,這是他第十四次就保障房工作做出安排。李克強強調,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線,分配不公會造成更…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1日視察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并召開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運行現場會議,這是他第十四次就保障房工作做出安排。李克強強調,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線”,分配不公會造成更大的不公,在這方面要加強探索。要注重形成保障房的有效供應,推進保障房的持續供應,努力探索保障房建設和運行的長效機制。
對話保障房租戶:贊成在商品房里配建公租房
李克強首先來到北京市遠洋沁山水小區考察公租房管理運行情況。在租戶曹陽家中,他詳細詢問了家庭收入、申請公租房的過程、租金、物業服務等內容。曹陽一家三口是街道辦事處登記的住房困難戶,他每月收入約3000元人民幣,剛入住這里一個多月。
“這里每月租金2900元,政府每月給1230元補助,我們自己交1670元。家里的大部分廚具、熱水器都是從物業租的,我們直接拎包入住。”曹陽告訴李克強。
李克強對此非常感興趣,他肯定了保障房運行提供家具出租的便民做法,并詢問曹陽一家住在這里方不方便,周圍環境如何。
“我們以前每年搬一次家,特別是今年搬了三回,非常不穩定。以前遇到漲房租,我們只能搬,要么就是剛租一個月,房主把房子賣掉了,只能繼續搬,居住不穩定,特別被動。住在公租房里很安定,小區環境也好,我們覺得穩定、安全。”曹陽的妻子告訴李克強。
李克強還詢問了小區配套建設情況。當得知小區是商品房配建公租房,公租房與商品房享受同等質量的物業服務時,他非常贊成這種做法,并表示要堅持做下去,在保障房建設上,不能人為區分窮人區富人區。
關切保障房審核評議程序:分配是“生命線”
李克強接著來到萬壽路街道辦事處住房保障服務大廳,了解保障房申請、審核、分配、退出情況。北京市已經實現公租房、廉租房并軌,并開始把經濟適用房轉向公租房,李克強肯定了這種做法。
保障性住房資格審核民主評議程序關乎公平分配,在保障房管理運行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評議程序中,萬壽路街道的社區代表、居民代表、民警代表、民政科、住保辦組成小組,對保障房進行資格審核,其中包括一名70多歲的居民。他們告訴李克強,會嚴格根據申請人的收入、資產、家庭成員等情況來評議,所有材料提前入庫,進行背對背、無記名投票。
“有沒有來找你們疏通關系的呢?”李克強問。
“沒有。”
“如果來了怎么辦”
“那我們肯定堅持原則。”
“你們都是大家信任的人,思想道德水平比較高。如何從制度上保證申請人找你們也沒用?”
“我們首先嚴格要求自己。申請家庭在不同的居委會,我們會去居委會了解情況,進行一級一級把關。”
“但你們互相也都是熟人吧?”
“有的居民不是我們的熟人,也有跨區域的申請人。除了去居委會了解情況,我們還會在社區和街道進行公示,保證評議的公正。”
得到答復后,李克強強調,保障房是調節收入分配的一種途徑,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線”,如果分配不公平,那結果會引起更大的不公平,要在這方面加強探索,加強機制建設。
當前重要的是形成保障房的有效、持續供應
李克強還聽取了北京、上海、四川、陜西、河北等省市負責人關于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運行情況的匯報。他指出,目前大規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果。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保障房占整個住房體系的比重已超過10%。這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重大的發展工程。
李克強強調,要注重形成保障房的有效供應。今年是保障房建設竣工面積最大的一年,但是竣工并不代表就能夠讓困難群眾住進去,現在社會的關注焦點是保障房的質量如何,對待質量問題必須堅持“零容忍”。目前,還有些地方保障房申請量和供給量不匹配,配套跟不上,這樣就不能形成有效供給,各地要加大對保障房市政配套設施的投入力度,形成保障房的有效供應,進而提高城鎮化質量。
李克強指出,要推進保障房的持續供應。現在是保障房建設任務比較集中的時期,但是,就國家的城鎮化進程看,城市人口會逐步增加,“十二五”期間,城鎮化率會繼續提高。各地要多渠道籌集資本金,推動形成保障房持續供應機制。如在配建過程中,可把底層交給物業進行商業運營,通過各種手段逐步實現可持續運營。
李克強表示,要努力探索保障房建設和運營的長效機制。各地要推進健全保障房管理機構。抓緊制定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主要保障對象是買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群眾,保障房建設也有利于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各地要抓緊制度設計,建立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