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環首都經濟圈即將破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李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之后,這個京畿大省終于迎來了第一個國家級區域發展規劃。沿渤海這步棋子落定之后,環首都綠色經濟圈戰略即將成為河北省又一步新棋! 〔痪们罢匍_的…
在《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之后,這個京畿大省終于迎來了第一個國家級區域發展規劃。沿渤海這步棋子落定之后,環首都綠色經濟圈戰略即將成為河北省又一步新棋。
不久前召開的中共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新當選的河北省委書記張慶黎發言頗具鼓舞性,“把東部沿海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環繞京津的潛能充分釋放出來,河北的發展必將充滿生機,必將充滿活力!”
雖然環首都綠色經濟圈不可能像沿渤海那樣上升為國家戰略,但是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首都經濟圈都已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而河北省正好可以借勢將環首都戰略融入其中。如果環首都戰略能成為京津冀一體化、首都經濟圈的核心戰略,當這些戰略成為國家戰略之時,環首都戰略就達到“曲線上市”的目的。
環首都規劃開始升溫
現在已經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局面,都在邀請對方參與彼此的規劃
“規劃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最后的審批程序。”河北省環首都辦常務副主任王紀平日前透露,環首都綠色經濟圈規劃已經報到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進行審議。
據悉,環首都綠色經濟圈規劃內容將成為首都經濟圈的核心組成部分。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編制首都經濟圈規劃,而河北省要趕在這之前先把環首都規劃提出來,進而成為首都經濟圈的核心部分。
去年10月份,河北省提出環首都經濟圈戰略,后改為環首都綠色經濟圈。
今年1月份,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寫入河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而且成為河北省區域戰略的首位,提出“打造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該戰略涉及河北省環繞首都的廊坊、保定、張家口、承德4個市,其下轄的14個緊挨北京的縣市區悉數列入其中。這些地方被分為京東、京南和京北三大新區,要進行4區6基地建設,即建設高層次人才創業、科技成果孵化、新興產業示范、現代物流4類園區,發展養老、健身、休閑度假、觀光農業、綠色有機蔬菜、宜居生活6大基地。
今年3月份,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京津冀一體化、打造首都經濟圈。這個消息令河北方面頗為振奮,河北省一位官員表示,正因為河北省有環首都的規劃,才有了國家“十二五”規劃首都經濟圈概念的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方面態度的變化。今年1月份北京市“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共同推進區域一體化和首都經濟圈形成。此前首都經濟圈提出多年來,北京的態度一直不冷不熱。
“我認為這已經成為歷史,環首都經濟圈是河北首先提出來的,針對河北的實際,把握環首都的優勢提出這個戰略,借勢北京、服務首都,在這兩個基礎上發展河北。”河北省環首都辦常務副主任王紀平駁斥。
“經過我們半年多積極的溝通、主動對接,北京方面已經由被動變為主動,現在已經形成一個良性互動的局面,都在邀請對方參與彼此的規劃,一些重大的決策也互邀參加,交通對接方面也在互相積極參與。”
河北省剛提出環首都經濟圈戰略時,曾引起北京方面的擔憂,怕河北會進行惡性競爭,門檻不高隨意上一些產業,從而威脅首都生態安全。
王紀平認為,首都經濟圈這個國家戰略,不是一個城市能實現的,而且北京也在建設世界城市,這就更不可能繞開河北環首都地區的發展。只有研究如何實現京冀之間更有效的對接,才能實現互利共贏。
規劃內容仍需調整
河北呼吁北京方面的生態補償機制要相應進行完善
對于河北來說,環京津既是優勢也是劣勢。
在環首都綠色經濟圈規劃中劃定的14個縣市區中,除了廊坊和保定一些地方之外,其他的縣市都是相對貧困落后的地方,正是這些地方構成了環首都貧困帶。對此,中央和河北省都急于改變現狀。
“環首都貧困帶不僅引起河北的重視,也引起了國家的重視,所以今年3月份"十二五"規劃提出首都經濟圈的概念,包含環首都經濟圈。”王紀平表示,首都經濟圈會一圈圈往外擴,只要是國家統籌、重視的,必然會帶來一些資金、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的優勢,河北省也會提供優勢資源,優先發展這一地區。
有分析人士認為,河北省的環首都綠色經濟圈中的“綠色”會對環首都地區的產業發展帶來限制。王紀平也坦承這會對產業發展帶來限制,但他認為環首都地區現在也是寸土寸金,要高門檻限制一些產業,把土地資源都留給高端項目。
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省政府參事、石家莊市政協副主席武義青對此表示,北京要求生態,河北要求發展,當然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低碳發展符合河北也符合北京的利益。而且,綠色發展不僅意味著生態屏障、生態建設的任務。
但是,河北省犧牲一些發展機會來保障首都的生態安全,甚至在自身缺水的情況下還向北京供應水資源,北京方面的生態補償機制也要相應進行完善。
“過去計劃經濟調撥沒有代價,全國一盤棋。市場經濟下,地方也是利益主體,北京是首都,全國支援責無旁貸,北京和其他地方的發展目標不一樣,河北問題的解決需要北京的合作,但是不可能根本解決河北的問題,只不過是過去覺得是應該的,現在會適當補償。河北7000萬人口,北京1900萬人口,負擔很重,補償應該按照市場經濟原則,這也應該形成共識,爭取中央的支持。”武義青建議。
在綠色發展的框架下,環首都綠色經濟圈提出發展養老、健身、休閑度假、觀光農業、綠色有機蔬菜、宜居生活6大基地。這讓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感覺定位有點低了,似乎河北的發展都是為了服務北京。
“北京很注意到兩點,首先資源上不要跟我搶,第二,你要對接北京,就要融入所謂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就是他們一直所說的后花園。”施祖麟認為,“不能只為北京考慮,而是應該結合河北省,整體上對這14個縣區應該有個明確的省內定位,不能光說是環首都經濟圈、綠色經濟圈。要給他們什么優惠政策,而且這個優惠政策是向省要,還是向北京或者中央要,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