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
國內宏觀
外交部:我國將繼續投資歐洲市場
(新華網)
外交部發言人姜瑜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歐洲經濟、歐元抱有信心,歐洲會繼續成為中國對外主要投資市場之一。當記者問及中國是否將購買意大利國債時,姜瑜原則性地表示,解決好歐債問題,對確保金融、貿易和經濟穩定發展十分重要。
工業經濟未現大起大落 全年預增13.5%
(上海證券報)
我國工業經濟運行處于比較平穩態勢,未出現大起大落現象。這是工信部13日公布的《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分析的結論。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后幾個月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環境將更趨復雜,但總體上仍將處于可控范圍,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左右。
銀監會要求防止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體系蔓延
(中國證券報)
在銀行信貸持續偏緊背景下,人人貸中介公司近來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中國銀監會日前向銀行業機構發布“人人貸”風險提示,稱人人貸(P2P)信貸服務中介公司存在大量潛在風險,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范。
前8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逾三成 后幾月增幅或回落
(中國證券報)
財政部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至8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元,同比增長30.9%。財政部表示,8月財政收入增幅較高,主要是清繳4月至6月石油特別收益金收入合計529億元集中在本月入庫,剔除此項特殊因素后,全國財政收入增長25%左右。
財政部稱對奢侈品稅態度未改變 此前不贊成調降
(新京報)
關于是否調整奢侈品進口稅的問題再度引發關注。日前有媒體稱,下調奢侈品稅率正在各部門間形成共識,最快年底見分曉。財政部相關部門官員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財政部對奢侈品進口稅的態度較此前并沒有發生變化。據悉,此前財政部并不贊成調降奢侈品進口稅。
今年國內鋼市金九特征有異 市場樂觀心態消失
(新華網)
據機構監測,國內鋼材現貨市場繼續維持陰跌態勢,市場需求依舊低迷,這與商家預期中的“金九銀十”旺季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市場樂觀心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謹慎操作。
貨幣商品
資金面持續寬松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放量
(第一財經日報)
央行昨日發行了100億元1年期央票,發行量較上期增加70億元,暫告地量水平,利率繼續持平;央行同時進行了800億元7天、300億元28天正回購操作。上述操作累計回籠資金1200億元。據了解,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量為1390億元,較上周減少370億元。
兩巨頭9月配置計劃大減 柴油批發價每噸漲超百元
(每日經濟新聞)
隨著三地原油變化率調頭向上,9月初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的預期已經落空。據成品油市場監測機構9月13日的報告統計,9月份第一周,中石油、中石化柴油批發價上漲幅度較大,平均漲幅在100元~150元/噸之間。
鐵礦石價格逼近年內新高寶鋼再次上調鋼價
(新華網)
國內鋼鐵龍頭企業寶鋼13日對熱軋普遍上調60元/噸,冷軋上調50100元/噸。這是今年8月以來,寶鋼連續第二次上調鋼價。在供需基本面并不樂觀的情況下,支撐鋼廠提價的重要因素,是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尤其是鐵礦石,從8月中旬以來連漲四周,離今年4月創造的190美元/噸高位只有一步之遙。
美元強勢反彈狙擊商品牛市
(中國證券報)
近期,美元指數一改疲弱走勢強勁反彈,本周一攀升至77.78高點,創下近六個月以來的新高。隨著美元指數的大幅反彈,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近期的一輪漲勢宣告終結,工業品、農產品紛紛大幅下挫,但是,被避險資金青睞的黃金依然維持在高位。
國際經濟
美國家庭去年平均收入下降貧困率上升
(中國新聞網)
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導致美國家庭去年平均收入下降,貧困率上升,沒有醫療保險者增多。美國人口普查局13日公布,2010年美國家庭中位收入為49445美元,比上年減少2.3%,貧困率則從14.3%增加到15.1%。
美國8月份財政赤字達134.5億美元
(新華網)
美國財政部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美國的財政赤字為1341.5億美元。本財政年度前11個月(截至2011年8月),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累計達到1.23萬億美元。
歐債危機施壓 德國削減補貼力度加大
(上海證券報)
剛剛因補貼政策落定、旺季來臨而重現生機的全球光伏產業,近期卻在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沖擊下再度陷入泥沼。雪上加霜的是,近期有消息稱,德國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1月份實施較預期幅度更大的下調太陽能補貼措施,這無疑又給嚴重依賴德國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當頭一棒,一場行業大洗牌幾乎不可避免。
經合組織地區7月整體失業率穩定在8.2%
(上海證券報)
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13日發布的失業報告顯示,7月份經合組織國家整體失業率連續第5個月維持在8.2%。
土耳其經濟上季環比增1.3%
(中國證券報)
土耳其統計局9月12日公布數據稱,今年第二季度土耳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8%,增速高于市場預期的6.3%。經季節調整后,土耳其二季度GDP環比增長1.3%,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零增長。此外,土耳其還修正了第一季度的增長數據,同比增長和環比增長分別上調至11.7%和1.7%。
財經評論
吳曉靈:恐慌情緒不利于解決歐債問題
(中國證券報)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13日表示,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對歐元和歐元區債務問題的恐慌情緒,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意大利必須解決自己的問題,但世界可以給意大利一些時間和信心,中國已準備好與其他國家合作。
歐債違約擔憂升級 全球資金聚焦亞洲
(21世紀經濟報道)
盡管希臘還在努力,但投資者已經在為債務違約做準備。基金追蹤網站IndexUniverse統計,剛剛結束的一周內,歐元相關基金在全球上市交易基金(ETF)中“失血”最為慘重。更詳細的數據顯示,8月開始,因美債危機逃離新興市場的局面已悄然改變。8月最后一周,中國A股和韓國的股票型基金結束連續三周的“失血”,而流入中國內地股票型基金的資金量更觸及8周高點。
地方經濟
十二五中央將支持西藏實施226個重大項目建設
(新華網)
記者13日從在拉薩召開的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暨分解落實“十二五”規劃項目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中央將重點支持西藏實施226個重大項目建設,規劃項目總投資達3305億元。
中國西南地區遭遇嚴峻旱情 川渝滇黔旱情較重
(中國新聞網)
由于中國西南部分地區降水持續異常偏少,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廣西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嚴峻旱情。中國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兩天,氣象干旱區大部將多陰雨天氣,有利于緩和旱情,但大部地區雨水較弱,各地仍需繼續抗旱。
北京上周簽約率不足去年同期三成 樓市金九難現
(上海證券報)
來自搜房網的統計顯示,上周(9月5日-9月11日)北京住宅簽約1104套,環比前一周下跌23.07%,而同比去年同期則大跌72.74%,日均簽約僅158套。
產業經濟
房地產鐵路投資增速下降
(第一財經日報)
近日,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與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共同發布了《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報告指出,房地產調控和高鐵投資調整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5%,比1~7月份增速下降0.4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0.4個百分點,為33.2%;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速從1~7月份的-2.1%下降為-15.5%,向下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0.36個百分點。
節日樓市成交普降或預警拐點將現
(上海證券報)
中秋節及前一周,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繼續快速下探,另據記者調查,北京、溫州、杭州等地部分樓盤價格已出現深度調整,北京某郊區樓盤直降50%,保利在杭州的某樓盤也因為降價超過40%遭遇退房潮。長春等地團購房價格低于市場價格40%以上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意味著預警多時的樓市拐點悄然來臨。
鐵路局迫于財務危機多種經營回歸鐵路主業
(21世紀經濟報道)
從北京鐵路局內部人員獲悉,北京局站段的多經(多種經營)部門將被撤銷,回到主業部門。此前,按照鐵道部“政企分開、事企分開、減員增效”的改革思路,多經、房建、生活后勤等部門被剝離出運輸主業,財務分賬、自負盈虧。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榮朝和表示,這一舉措,可能是鐵道部財務吃緊之后的權宜之計。“運輸主業虧損嚴重,只能寄希望還能掙點錢的多經部門。”
十二五中央將支持西藏實施226個重大項目建設
(新華網)
13日從在拉薩召開的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暨分解落實“十二五”規劃項目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中央將重點支持西藏實施226個重大項目建設,規劃項目總投資達3305億元。其中“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投資1931億元,包括安排中央政府投資1384億元。
來源:鋼聯資訊
外交部:我國將繼續投資歐洲市場
(新華網)
外交部發言人姜瑜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歐洲經濟、歐元抱有信心,歐洲會繼續成為中國對外主要投資市場之一。當記者問及中國是否將購買意大利國債時,姜瑜原則性地表示,解決好歐債問題,對確保金融、貿易和經濟穩定發展十分重要。
工業經濟未現大起大落 全年預增13.5%
(上海證券報)
我國工業經濟運行處于比較平穩態勢,未出現大起大落現象。這是工信部13日公布的《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分析的結論。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后幾個月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環境將更趨復雜,但總體上仍將處于可控范圍,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左右。
銀監會要求防止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體系蔓延
(中國證券報)
在銀行信貸持續偏緊背景下,人人貸中介公司近來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中國銀監會日前向銀行業機構發布“人人貸”風險提示,稱人人貸(P2P)信貸服務中介公司存在大量潛在風險,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范。
前8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逾三成 后幾月增幅或回落
(中國證券報)
財政部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至8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元,同比增長30.9%。財政部表示,8月財政收入增幅較高,主要是清繳4月至6月石油特別收益金收入合計529億元集中在本月入庫,剔除此項特殊因素后,全國財政收入增長25%左右。
財政部稱對奢侈品稅態度未改變 此前不贊成調降
(新京報)
關于是否調整奢侈品進口稅的問題再度引發關注。日前有媒體稱,下調奢侈品稅率正在各部門間形成共識,最快年底見分曉。財政部相關部門官員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財政部對奢侈品進口稅的態度較此前并沒有發生變化。據悉,此前財政部并不贊成調降奢侈品進口稅。
今年國內鋼市金九特征有異 市場樂觀心態消失
(新華網)
據機構監測,國內鋼材現貨市場繼續維持陰跌態勢,市場需求依舊低迷,這與商家預期中的“金九銀十”旺季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市場樂觀心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謹慎操作。
貨幣商品
資金面持續寬松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放量
(第一財經日報)
央行昨日發行了100億元1年期央票,發行量較上期增加70億元,暫告地量水平,利率繼續持平;央行同時進行了800億元7天、300億元28天正回購操作。上述操作累計回籠資金1200億元。據了解,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量為1390億元,較上周減少370億元。
兩巨頭9月配置計劃大減 柴油批發價每噸漲超百元
(每日經濟新聞)
隨著三地原油變化率調頭向上,9月初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的預期已經落空。據成品油市場監測機構9月13日的報告統計,9月份第一周,中石油、中石化柴油批發價上漲幅度較大,平均漲幅在100元~150元/噸之間。
鐵礦石價格逼近年內新高寶鋼再次上調鋼價
(新華網)
國內鋼鐵龍頭企業寶鋼13日對熱軋普遍上調60元/噸,冷軋上調50100元/噸。這是今年8月以來,寶鋼連續第二次上調鋼價。在供需基本面并不樂觀的情況下,支撐鋼廠提價的重要因素,是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尤其是鐵礦石,從8月中旬以來連漲四周,離今年4月創造的190美元/噸高位只有一步之遙。
美元強勢反彈狙擊商品牛市
(中國證券報)
近期,美元指數一改疲弱走勢強勁反彈,本周一攀升至77.78高點,創下近六個月以來的新高。隨著美元指數的大幅反彈,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近期的一輪漲勢宣告終結,工業品、農產品紛紛大幅下挫,但是,被避險資金青睞的黃金依然維持在高位。
國際經濟
美國家庭去年平均收入下降貧困率上升
(中國新聞網)
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導致美國家庭去年平均收入下降,貧困率上升,沒有醫療保險者增多。美國人口普查局13日公布,2010年美國家庭中位收入為49445美元,比上年減少2.3%,貧困率則從14.3%增加到15.1%。
美國8月份財政赤字達134.5億美元
(新華網)
美國財政部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美國的財政赤字為1341.5億美元。本財政年度前11個月(截至2011年8月),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累計達到1.23萬億美元。
歐債危機施壓 德國削減補貼力度加大
(上海證券報)
剛剛因補貼政策落定、旺季來臨而重現生機的全球光伏產業,近期卻在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沖擊下再度陷入泥沼。雪上加霜的是,近期有消息稱,德國政府可能最快在明年1月份實施較預期幅度更大的下調太陽能補貼措施,這無疑又給嚴重依賴德國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當頭一棒,一場行業大洗牌幾乎不可避免。
經合組織地區7月整體失業率穩定在8.2%
(上海證券報)
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13日發布的失業報告顯示,7月份經合組織國家整體失業率連續第5個月維持在8.2%。
土耳其經濟上季環比增1.3%
(中國證券報)
土耳其統計局9月12日公布數據稱,今年第二季度土耳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8%,增速高于市場預期的6.3%。經季節調整后,土耳其二季度GDP環比增長1.3%,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零增長。此外,土耳其還修正了第一季度的增長數據,同比增長和環比增長分別上調至11.7%和1.7%。
財經評論
吳曉靈:恐慌情緒不利于解決歐債問題
(中國證券報)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13日表示,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對歐元和歐元區債務問題的恐慌情緒,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意大利必須解決自己的問題,但世界可以給意大利一些時間和信心,中國已準備好與其他國家合作。
歐債違約擔憂升級 全球資金聚焦亞洲
(21世紀經濟報道)
盡管希臘還在努力,但投資者已經在為債務違約做準備。基金追蹤網站IndexUniverse統計,剛剛結束的一周內,歐元相關基金在全球上市交易基金(ETF)中“失血”最為慘重。更詳細的數據顯示,8月開始,因美債危機逃離新興市場的局面已悄然改變。8月最后一周,中國A股和韓國的股票型基金結束連續三周的“失血”,而流入中國內地股票型基金的資金量更觸及8周高點。
地方經濟
十二五中央將支持西藏實施226個重大項目建設
(新華網)
記者13日從在拉薩召開的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暨分解落實“十二五”規劃項目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中央將重點支持西藏實施226個重大項目建設,規劃項目總投資達3305億元。
中國西南地區遭遇嚴峻旱情 川渝滇黔旱情較重
(中國新聞網)
由于中國西南部分地區降水持續異常偏少,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廣西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嚴峻旱情。中國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兩天,氣象干旱區大部將多陰雨天氣,有利于緩和旱情,但大部地區雨水較弱,各地仍需繼續抗旱。
北京上周簽約率不足去年同期三成 樓市金九難現
(上海證券報)
來自搜房網的統計顯示,上周(9月5日-9月11日)北京住宅簽約1104套,環比前一周下跌23.07%,而同比去年同期則大跌72.74%,日均簽約僅158套。
產業經濟
房地產鐵路投資增速下降
(第一財經日報)
近日,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與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共同發布了《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報告指出,房地產調控和高鐵投資調整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5%,比1~7月份增速下降0.4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0.4個百分點,為33.2%;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速從1~7月份的-2.1%下降為-15.5%,向下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0.36個百分點。
節日樓市成交普降或預警拐點將現
(上海證券報)
中秋節及前一周,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成交量繼續快速下探,另據記者調查,北京、溫州、杭州等地部分樓盤價格已出現深度調整,北京某郊區樓盤直降50%,保利在杭州的某樓盤也因為降價超過40%遭遇退房潮。長春等地團購房價格低于市場價格40%以上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意味著預警多時的樓市拐點悄然來臨。
鐵路局迫于財務危機多種經營回歸鐵路主業
(21世紀經濟報道)
從北京鐵路局內部人員獲悉,北京局站段的多經(多種經營)部門將被撤銷,回到主業部門。此前,按照鐵道部“政企分開、事企分開、減員增效”的改革思路,多經、房建、生活后勤等部門被剝離出運輸主業,財務分賬、自負盈虧。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榮朝和表示,這一舉措,可能是鐵道部財務吃緊之后的權宜之計。“運輸主業虧損嚴重,只能寄希望還能掙點錢的多經部門。”
十二五中央將支持西藏實施226個重大項目建設
(新華網)
13日從在拉薩召開的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暨分解落實“十二五”規劃項目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中央將重點支持西藏實施226個重大項目建設,規劃項目總投資達3305億元。其中“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投資1931億元,包括安排中央政府投資1384億元。
來源:鋼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