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財經媒體要聞早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宏觀
國內宏觀
央行告訴市場:下半年貨幣政策不松動
(上海證券報)
就在市場對下半年貨幣政策預期松動之時,日前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或許可以向市場傳遞出央行的態度。會議指出,國內通脹預期依然較強,穩定物價的基礎還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動就有反彈的可能。下半年要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全文鏈接
PM I連續4個月回落 降幅收窄
(經濟參考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1日發布的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 I)為50.7%,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落。雖然該指數達到2009年3月以來最低點,但是其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0 .9個百分點。全文鏈接
新“限購令”或8月出臺
(中國證券報)
業內人士透露,相關部門已經著手調查部分二三線城市和中小城市房價快速上漲的原因,并據此草擬新一輪限購城市的名單,極有可能于8月份公布。今年以來,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上漲較快,其中主要源于一線城市施行限購后,大量投資需求的轉移。全文鏈接
夏季“電荒”兇猛來襲 下半年電力供需仍偏緊
(每日經濟新聞)
7月26日,全國日發電量超過150億千瓦,比去年最高日發電量高出11.38億千瓦。隨著持續大面積高溫天氣到來,7月下旬到8月中旬空調負荷將達到最大值。中電聯最新報告預測,下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部分地區存在時段性電力緊張;預計煤價將維持高位并存較大上漲可能。全文鏈接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規劃正式發布
(上海證券報)
昨日從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獲悉,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正式發布。規劃指出,按照調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發展思路,預測到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銷售收入和出口額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全文鏈接
貨幣商品
承壓鐵礦石價格國內礦商被迫謀轉行
(每日經濟新聞)
鐵礦石的沉重不止壓榨著國內鋼企的有限利潤,如今也波及到國內部分礦商的身上。鐵礦石貿易商相當一部分已不得不考慮新的出路。“現在單純靠經營鐵礦石現貨的生意已經不行了,我們公司現在已經接觸焦炭業務,甚至合適時機進入期貨。”全文鏈接
廢鋼加速成為鐵礦石替身
(北京商報)
從去年開始在鋼鐵等重工業刮起的節能減排風暴一直沒有減退跡象,而高價進口鐵礦石這座大山又變得越來越沉重,鋼鐵行業急需尋找一種污染少且價格低廉的替代產品,以擺脫對鐵礦石的依賴,于是,廢鋼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全文鏈接
美債上限達成協議大宗商品聞風而動
(上海證券報)
美國會兩黨已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以避免美國出現歷史上首次違約。此消息一出,大宗商品迅速做出反應,紐約原油、倫敦金屬應聲上漲,而黃金、白銀聞風下挫。隨著美債問題的塵埃落定,大宗商品暫時獲得支撐,而后市走勢將重回各自的基本面。全文鏈接
1年期央票維持“地量”發行
(中國證券報)
央行將于8月2日發行10億元1年期央票,發行量與上周持平,仍維持地量水平。據WIND數據統計,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460億元,較上周放大120億元。預計近期公開市場操作維持小幅凈投放的可能性較大。全文鏈接
國際經濟
美債違約警報暫除 QE3魅影再度浮現
每日經濟新聞
北京時間昨日(8月1日)上午,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宣布,兩黨領袖達成債務上限的折衷協議,提高債務上限2.4萬億美元,代價是未來10年削減赤字2.5萬億美元。東吳基金總裁徐建平認為這幕大戲有的只是短暫的妥協,而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美國經濟復蘇疲軟,財政擴張受限,“QE3看來已離我們不遠。”全文鏈接
PMI增速創22個月新低 歐元區經濟直面增長難題
(上海證券報)
歐元區制造業活動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滑,且增長接近停滯,預示這個受到債務危機困擾的經濟體正面臨擴張放緩的難題。而在歐元區之外的英國,7月份制造業更是出現兩年來的首次萎縮,這也令歐洲擺脫債務困境的努力更加復雜化。歐元區17國7月份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前一個月的52進一步降至50.4。全文鏈接
日歐英澳本周議息或“按兵不動”
(經濟參考報)
本周,澳洲聯儲、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將相繼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分析預計,由于美歐債務陰云未散,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復蘇疲弱,四家央行本周很有可能采取觀望態度,維持現有利率水平不變。全文鏈接
《中國-哥斯達黎加自由貿易協定》昨日生效
(第一財經日報)
8月1日,《中國-哥斯達黎加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此協定成為中國達成并實施的第10個自貿協定,同時,這也是中國同中美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一攬子自貿協定。全文鏈接
印度7月PMI指數降至20個月最低
(上海證券報)
根據匯豐銀行1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受新訂單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7月印度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下降,降至53.6,為20個月以來最低值。全文鏈接
財經評論
PMI逼近“榮枯線” “政策底”漸顯
(中國證券報)
當前宏觀經濟仍處于小幅回落通道,盡管短期內下行空間有限,但值得警惕。未來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宏觀調控應增加前瞻性和靈活性,尤其是進一步出臺緊縮政策需極為謹慎。“政策底”可能正逐步形成。全文鏈接
誰是美國最大債主?
(21世紀經濟報道)
截至7月28日,美國公共債務已經達到14.34萬億美元。其中,累計9.75萬億美元由美國國內和國外投資者持有;剩余的4.59萬億美元,則被美國政府管理的各類社會保障基金持有。而在9.75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中,近一半,即4.5萬億美元被外國投資者持有;其中,中國是這些投資者中當之無愧的第一“金主”。全文鏈接
量化寬松在所難免 QE3或將加速
(21世紀經濟報道)
8月2日是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最后期限,如果屆時美國國會不能按期提高債務上限,將面臨違約風險,后果包括:美國國債信用等級被調低、美國地方政府舉債成本增加、國家醫療保險等項目的支出將被壓縮等。而由于財政政策受限,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或將加速出臺。全文鏈接
地方經濟
上半年重慶規模工業主營收入超五千億
(國新聞網)
記者今天從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上半年該市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62.9億元,同比增長35.9%,較全國平均增幅高6.2個百分點。據統計,在渝中央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3.4億元,同比增長8.9%,地方企業4129.5億元,同比增長43.9%。全文鏈接
上海樓市進入夏眠 7月成交數環比下跌25%
(第一財經日報)
雖是七月流火天氣,但多家統計機構數據顯示,上海樓市卻已進入“夏眠”時期。上海德佑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7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77萬平方米,與6月相比有25%的環比跌幅。全文鏈接
深圳二手房交易新規實行逾半月 成交量銳減
(中國證券報)
深圳二手房交易新規自7月11日起正式實行,對購買未滿5年的二手房交易按政府評估價征稅,從而打擊以往通過“陰陽合同”避稅的做法。如今,新規實行已超過半個月時間,深圳二手房成交量明顯下滑。
來源: 大宗商品網
央行告訴市場:下半年貨幣政策不松動
(上海證券報)
就在市場對下半年貨幣政策預期松動之時,日前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或許可以向市場傳遞出央行的態度。會議指出,國內通脹預期依然較強,穩定物價的基礎還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動就有反彈的可能。下半年要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全文鏈接
PM I連續4個月回落 降幅收窄
(經濟參考報)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1日發布的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 I)為50.7%,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落。雖然該指數達到2009年3月以來最低點,但是其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0 .9個百分點。全文鏈接
新“限購令”或8月出臺
(中國證券報)
業內人士透露,相關部門已經著手調查部分二三線城市和中小城市房價快速上漲的原因,并據此草擬新一輪限購城市的名單,極有可能于8月份公布。今年以來,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上漲較快,其中主要源于一線城市施行限購后,大量投資需求的轉移。全文鏈接
夏季“電荒”兇猛來襲 下半年電力供需仍偏緊
(每日經濟新聞)
7月26日,全國日發電量超過150億千瓦,比去年最高日發電量高出11.38億千瓦。隨著持續大面積高溫天氣到來,7月下旬到8月中旬空調負荷將達到最大值。中電聯最新報告預測,下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部分地區存在時段性電力緊張;預計煤價將維持高位并存較大上漲可能。全文鏈接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規劃正式發布
(上海證券報)
昨日從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獲悉,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正式發布。規劃指出,按照調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發展思路,預測到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銷售收入和出口額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全文鏈接
貨幣商品
承壓鐵礦石價格國內礦商被迫謀轉行
(每日經濟新聞)
鐵礦石的沉重不止壓榨著國內鋼企的有限利潤,如今也波及到國內部分礦商的身上。鐵礦石貿易商相當一部分已不得不考慮新的出路。“現在單純靠經營鐵礦石現貨的生意已經不行了,我們公司現在已經接觸焦炭業務,甚至合適時機進入期貨。”全文鏈接
廢鋼加速成為鐵礦石替身
(北京商報)
從去年開始在鋼鐵等重工業刮起的節能減排風暴一直沒有減退跡象,而高價進口鐵礦石這座大山又變得越來越沉重,鋼鐵行業急需尋找一種污染少且價格低廉的替代產品,以擺脫對鐵礦石的依賴,于是,廢鋼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全文鏈接
美債上限達成協議大宗商品聞風而動
(上海證券報)
美國會兩黨已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以避免美國出現歷史上首次違約。此消息一出,大宗商品迅速做出反應,紐約原油、倫敦金屬應聲上漲,而黃金、白銀聞風下挫。隨著美債問題的塵埃落定,大宗商品暫時獲得支撐,而后市走勢將重回各自的基本面。全文鏈接
1年期央票維持“地量”發行
(中國證券報)
央行將于8月2日發行10億元1年期央票,發行量與上周持平,仍維持地量水平。據WIND數據統計,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460億元,較上周放大120億元。預計近期公開市場操作維持小幅凈投放的可能性較大。全文鏈接
國際經濟
美債違約警報暫除 QE3魅影再度浮現
每日經濟新聞
北京時間昨日(8月1日)上午,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宣布,兩黨領袖達成債務上限的折衷協議,提高債務上限2.4萬億美元,代價是未來10年削減赤字2.5萬億美元。東吳基金總裁徐建平認為這幕大戲有的只是短暫的妥協,而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美國經濟復蘇疲軟,財政擴張受限,“QE3看來已離我們不遠。”全文鏈接
PMI增速創22個月新低 歐元區經濟直面增長難題
(上海證券報)
歐元區制造業活動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滑,且增長接近停滯,預示這個受到債務危機困擾的經濟體正面臨擴張放緩的難題。而在歐元區之外的英國,7月份制造業更是出現兩年來的首次萎縮,這也令歐洲擺脫債務困境的努力更加復雜化。歐元區17國7月份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前一個月的52進一步降至50.4。全文鏈接
日歐英澳本周議息或“按兵不動”
(經濟參考報)
本周,澳洲聯儲、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將相繼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分析預計,由于美歐債務陰云未散,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復蘇疲弱,四家央行本周很有可能采取觀望態度,維持現有利率水平不變。全文鏈接
《中國-哥斯達黎加自由貿易協定》昨日生效
(第一財經日報)
8月1日,《中國-哥斯達黎加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此協定成為中國達成并實施的第10個自貿協定,同時,這也是中國同中美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一攬子自貿協定。全文鏈接
印度7月PMI指數降至20個月最低
(上海證券報)
根據匯豐銀行1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受新訂單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7月印度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下降,降至53.6,為20個月以來最低值。全文鏈接
財經評論
PMI逼近“榮枯線” “政策底”漸顯
(中國證券報)
當前宏觀經濟仍處于小幅回落通道,盡管短期內下行空間有限,但值得警惕。未來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宏觀調控應增加前瞻性和靈活性,尤其是進一步出臺緊縮政策需極為謹慎。“政策底”可能正逐步形成。全文鏈接
誰是美國最大債主?
(21世紀經濟報道)
截至7月28日,美國公共債務已經達到14.34萬億美元。其中,累計9.75萬億美元由美國國內和國外投資者持有;剩余的4.59萬億美元,則被美國政府管理的各類社會保障基金持有。而在9.75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中,近一半,即4.5萬億美元被外國投資者持有;其中,中國是這些投資者中當之無愧的第一“金主”。全文鏈接
量化寬松在所難免 QE3或將加速
(21世紀經濟報道)
8月2日是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最后期限,如果屆時美國國會不能按期提高債務上限,將面臨違約風險,后果包括:美國國債信用等級被調低、美國地方政府舉債成本增加、國家醫療保險等項目的支出將被壓縮等。而由于財政政策受限,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或將加速出臺。全文鏈接
地方經濟
上半年重慶規模工業主營收入超五千億
(國新聞網)
記者今天從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上半年該市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62.9億元,同比增長35.9%,較全國平均增幅高6.2個百分點。據統計,在渝中央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3.4億元,同比增長8.9%,地方企業4129.5億元,同比增長43.9%。全文鏈接
上海樓市進入夏眠 7月成交數環比下跌25%
(第一財經日報)
雖是七月流火天氣,但多家統計機構數據顯示,上海樓市卻已進入“夏眠”時期。上海德佑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7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77萬平方米,與6月相比有25%的環比跌幅。全文鏈接
深圳二手房交易新規實行逾半月 成交量銳減
(中國證券報)
深圳二手房交易新規自7月11日起正式實行,對購買未滿5年的二手房交易按政府評估價征稅,從而打擊以往通過“陰陽合同”避稅的做法。如今,新規實行已超過半個月時間,深圳二手房成交量明顯下滑。
來源: 大宗商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