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新華
- 職務:高級工程師
- 專業:爐窖耐材
個人簡介:
崔新華,1974年9月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畢業于沈陽大學北院工業爐及熱能利用專業,現就職于河北鑫達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主管全公司煉鐵、煉鋼、軋鋼等工序熱工爐窯及設備的耐材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
管理工作
第一:規范技術協議模板、制定耐材內控標準
在耐材基礎管理工作方面,優化各分廠耐火材料技術協議,從技術角度將耐材管控做到了細處和實處;結合各分廠耐材實際應用情況,優化和修訂了各分廠熱工設備、爐窯使用耐材的內控標準,為各分廠耐材使用提出了指導意見和管控標準。
作為公司唯一一名耐材工程師,出身熱能工程專業的他,深知耐材在各個熱工爐窯及設備使用中的重要性。梳理了各個分廠在耐材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耐材招標技術協議入手,協助分廠編制、優化技術協議,固化技術協議模板,使技術協議真正貼近生產實際應用,有效指導現場生產管理。在生產現場,存在耐材使用記錄混亂、不齊全等外包耐材業務管理不規范的現象。
第二:梳理現場記錄,制定作業指導書
結合分廠和外包單位,共同設計制作記錄清單和臺賬,編寫現場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使耐材管理基礎工作逐漸走向標準化。
在耐材使用維護標準化作業的基礎上,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出臺了《耐火材料管理辦法》、《耐材外包專業管理規定》兩項制度,填補了耐材管理制度的漏洞,為現場耐材管理規范化和制度化打下了基礎。結合分廠以及耐材外包單位優化了各種生產現場記錄,制定耐材施工作業標準,規范了填寫要求,使得耐材管理的記錄有序化和規范化。
近四年主要具體項目業績
①、研究中包水口與拉速的關系,對中包水口進行改造。
②、研究鋼包水口座磚裂紋產生的原因,提高座磚使用壽命。
③.煉鐵廠鐵水溝保溫技術方案的研究和實踐。
④.帶鋼加熱爐爐墻裂縫修補材料的研究和實踐。
⑤.研究加熱爐煤氣管道脫水設備改造
⑥.研究高爐鐵溝大修后烘烤方案及改進措施;
⑦、研究中間包提高使用壽命措施,大力開展降本增效課題攻關活動;
⑧.煉鋼廠智能鋼包耐材應用及改進
⑨.麥窯、套筒窯耐材應用實踐及維護;
⑩、開展鐵水溝耐材事故為0課題攻關,通過各種措施保證鐵水溝耐材使用安全穩定順行。
科技成果:
對于一些現場的經驗總結不斷地進行現場傳授和培訓,同時以論文、專利的形式進行推廣使用,擴大了企業知名度!在業余時間,積極將工作經驗和工作總結以論文形式對外進行發表,主要刊物為國家級刊物《工業爐》,省級刊物《耐火與石灰》,國家級報紙《中國冶金報》,對外發表論文40余篇,取得實用新型專利30多項,發明專利2項。
對于鋼廠耐材的使用,后續研究的方向:
第一:技術服務現場,結合使用單位和耐材外包單位,監管耐材質量,確保安全使用,保證生產穩定順行:
第二:結合供應部門、耐材外包部門,降低各工序耐材使用成本,為企業創造效益。


崔新華,1974年9月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畢業于沈陽大學北院工業爐及熱能利用專業,現就職于河北鑫達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主管全公司煉鐵、煉鋼、軋鋼等工序熱工爐窯及設備的耐材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
管理工作
第一:規范技術協議模板、制定耐材內控標準
在耐材基礎管理工作方面,優化各分廠耐火材料技術協議,從技術角度將耐材管控做到了細處和實處;結合各分廠耐材實際應用情況,優化和修訂了各分廠熱工設備、爐窯使用耐材的內控標準,為各分廠耐材使用提出了指導意見和管控標準。
作為公司唯一一名耐材工程師,出身熱能工程專業的他,深知耐材在各個熱工爐窯及設備使用中的重要性。梳理了各個分廠在耐材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耐材招標技術協議入手,協助分廠編制、優化技術協議,固化技術協議模板,使技術協議真正貼近生產實際應用,有效指導現場生產管理。在生產現場,存在耐材使用記錄混亂、不齊全等外包耐材業務管理不規范的現象。
第二:梳理現場記錄,制定作業指導書
結合分廠和外包單位,共同設計制作記錄清單和臺賬,編寫現場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使耐材管理基礎工作逐漸走向標準化。
在耐材使用維護標準化作業的基礎上,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制出臺了《耐火材料管理辦法》、《耐材外包專業管理規定》兩項制度,填補了耐材管理制度的漏洞,為現場耐材管理規范化和制度化打下了基礎。結合分廠以及耐材外包單位優化了各種生產現場記錄,制定耐材施工作業標準,規范了填寫要求,使得耐材管理的記錄有序化和規范化。
近四年主要具體項目業績
①、研究中包水口與拉速的關系,對中包水口進行改造。
②、研究鋼包水口座磚裂紋產生的原因,提高座磚使用壽命。
③.煉鐵廠鐵水溝保溫技術方案的研究和實踐。
④.帶鋼加熱爐爐墻裂縫修補材料的研究和實踐。
⑤.研究加熱爐煤氣管道脫水設備改造
⑥.研究高爐鐵溝大修后烘烤方案及改進措施;
⑦、研究中間包提高使用壽命措施,大力開展降本增效課題攻關活動;
⑧.煉鋼廠智能鋼包耐材應用及改進
⑨.麥窯、套筒窯耐材應用實踐及維護;
⑩、開展鐵水溝耐材事故為0課題攻關,通過各種措施保證鐵水溝耐材使用安全穩定順行。
科技成果:
對于一些現場的經驗總結不斷地進行現場傳授和培訓,同時以論文、專利的形式進行推廣使用,擴大了企業知名度!在業余時間,積極將工作經驗和工作總結以論文形式對外進行發表,主要刊物為國家級刊物《工業爐》,省級刊物《耐火與石灰》,國家級報紙《中國冶金報》,對外發表論文40余篇,取得實用新型專利30多項,發明專利2項。
對于鋼廠耐材的使用,后續研究的方向:
第一:技術服務現場,結合使用單位和耐材外包單位,監管耐材質量,確保安全使用,保證生產穩定順行:
第二:結合供應部門、耐材外包部門,降低各工序耐材使用成本,為企業創造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