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洪
姓名 | 楊洪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70.3 | ||
專業 | 金屬冶煉 | 職稱 | 工程師 | ||||
學歷 | 大專 | 畢業院校 | 河南焦作大學 | ||||
工作單位 | 浙江富鋼集團 | 職務 | 電渣廠長 | ||||
政治面貌 | 群眾 | ||||||
主要
工作 經歷 業績 成果 |
一. 工作學習經歷 1988年9月~1991年6月河南焦作大學工程系就讀; 1991年9月~2006年6月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原特鋼電渣技術工程師; 2006年7月~2009年8月中原特鋼新產品開發處技術科科長,負責煉鋼、鍛造、熱處理、機加工各專業的協調和產品跟蹤(產品有連軋管機長芯棒、鑄管模、扶正器等); 2009年9月~2010年8月中原特鋼技術處核電項目組組長,同時在軍品室兼職負責煉鋼工藝; 2010年9月~2014年9月武漢重冶集團大冶分公司副總、電渣及熱處理項目部經理、工程管理部部長、電渣廠廠長; 2014年10月~2016年3月山東煙臺臺海核電(瑪努爾)電渣廠生產主管。 2016年4月~2018年9月江蘇信得石油機械股份公司,全面負責其特鋼項目(包括電弧爐煉 鋼、輕壓下立式連鑄、電渣、模鍛)的工藝設計和技術籌備。(項目因無指標下馬) 2018年10月~2021年2月江蘇無錫宏晟重工電渣廠兼設備部負責人。 2021年3月~2022年6月宜興共昌軋輥技術部副部長兼電渣廠廠長,負責電渣工藝、生產及外協鍛造質量問題處理等。 2022年6月~今 浙江富鋼集團負責電渣廠籌建、工藝設計和生產工作。 除電渣工藝技術和設備外,在工作期間完成“工民建”本科全部課程和“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本科部分課程,參加了兵器裝備集團舉辦的“繼續工程教育”,學習了《結構力學》、《房屋建筑學》等建筑相關課程,《計算機組成原理》、《數字電路》、《數字邏輯》、《數據結構》等計算機相關課程,《價值工程》、《工業工程與綜合治理》、《現代企業管理數學》、《工程師創造發明學》。具備煉鋼及電渣廠工藝設計,一般土建工程結構設計、工程監理、預算等工作能力。 二. 業績簡介 2002年提出了《以熔化率和極間距為中心的計算機控制模型》(論文被《2005年特殊鋼年會論文集》和《2005年電渣年會論文集》收錄),并獨立開發出了相應的計算機軟件,2006年該軟件獲河南省首屆青年軟件大賽第三名(參賽作品8000余件),并受到河南省863軟件孵化器和軟件基金的支持,2015年被《河南省青年創新軟件設計大賽獲獎作品(產品)匯編》收錄。2010年此軟件應用于中原特鋼3噸電渣爐,實現橫臂下降速度(熔化率)的監控,同時克服了磁調變壓器電氣特性軟、電渣爐大充填比重熔時電壓電流震蕩的問題。 主筆起草《芯棒》行業標準,完成論文《B30銅合金電渣工藝研究》、《圓筒形電渣錠吊具受力分析》、《復雜平面鋼筋用量的簡易算法》。此外還編寫了“鍛件電渣錠選型及電渣電極坯選型輔助”軟件,獲中原特鋼“青工五小發明”一等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量電算程序”,獲中原特鋼“青工五小發明”一等獎。以上兩個軟件使相應工作效率提高7倍以上。 已獲批專利7項,包括《一種用于電渣重熔的爐口氣體保護裝置》、《一種用于起吊圓柱狀重物的吊具》、《銅合金電渣工藝技術》、《軋管機芯棒用鋼電渣工藝技術》、《電渣熔爐用自耗電極與假電極焊接裝置》(可自動對中)、《一種保護氣體電渣熔煉爐》、《一種防止銅板凸起變形的電渣爐底水箱》。 在中原特鋼工作期間,負責80Kg~30t電渣爐電渣工藝和40t電爐(EBT+LF+VD)煉鋼工藝,接觸鋼種一百多個(包括結構鋼、工模具鋼、不銹鋼、高溫合金、有色金屬等等),開發了W1813N(無磁鋼)、紫銅、銅合金B30、高溫合金等特殊鋼種的電渣工藝。負責新建兩臺3噸電渣爐的技改工程、新建30噸電渣爐的設備方案設計。在新產品開發處工作期間負責完成4145H扶正器淬火末端裂紋和模鑄電極坯縱裂兩個攻關項目。 在武漢重冶期間負責電渣一車間(產能2.5萬噸/年)、電渣二車間(產能3.5萬噸/年)籌建的全面工作,同時參與熱處理車間(產能15萬噸/年)的籌建工作,包括工藝布局設計、設備選型、起草技術協議和招標文件,進行土建工程管理、人員招聘和培訓、生產管理等等。其中電渣車間包括1臺美國應達公司制造的6.5噸氣體保護電渣爐和1臺國產20噸氣體保護電渣爐。期間對應達公司電渣爐設計提出了改進意見,提出20噸氣體保護電渣爐整體設計思想,與東北大學合作開發了雙極串聯與單極兩用氣體保護電渣爐。 武漢重冶電渣一車間(8臺電渣爐)建設完成后,負責其生產組織和工藝技術,進行市場開發,同時負責電渣二車間(15臺電渣爐)基建建設。對于車間生產管理,強調制度建設,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施量化管理,提高職工積極性和團隊戰斗力。 在武漢重冶工程建設期間,嚴格管理工程質量,糾正施工方錯誤設計和施工方案,避免了鍛造車間廠房可能發生傾倒的惡性事故,在材料上科學管理,避免浪費。其中電渣項目、消失模鑄造項目決算在經審計公司審計后經本人審核又減下60多萬元,為公司挽回了損失。 在山東臺海核電工作的一年多里,學習了國內稀缺的80~150t大型電渣爐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生產組織管理(主要是核電產品和軍品),糾正原來對150噸三相雙極串聯電渣爐的錯誤操作理念,將該電渣爐的熔化率控制到國內最低水平,受到某國家級電渣冶金專家的好評,同時對150t電渣爐及世界首臺30t三相惰性氣體保護電渣爐提出50多項改進意見。對其他幾臺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也提出了整改意見。 在江蘇信得石油機械工作期間,完成了與奧地利因泰克、德國西馬克、普瑞特(原西門子奧鋼聯)、意大利達涅利、德國ALD、烏克蘭電渣冶金專家梅多瓦爾等世界著名廠家和專家的技術交流,獨立一人完成煉鋼廠(包括電弧爐、LF、VD/VOD、氬氧爐、輕壓下立式連鑄、半連鑄、30~100噸抽錠電渣爐)的工廠工藝平面設計、設備招標技術文件,并和上述各廠家分別完成設備技術協議、二級自動化控制技術協議、設備技術保證值、分交表的簽訂,其目標是建設一個高自動化水平、高產品質量的特鋼廠。期間還對真空感應爐、真空自耗爐等特冶設備進行了初步技術準備。在信得工作的一年多,通過和世界各國冶金專家進行的深入技術交流,對世界先進的冶金技術有了相當的了解,尤其對其自動化、信息化的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管理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在信得工作期間,還和德國舒樂、西馬克進行模鍛技術交流,到寧夏共享、二重、唐山22冶、齊齊哈爾車輛廠等單位考察了代表當今先進水平的3D打印鑄造、多向模鍛等設備。信得的近兩年工作,本人視野進一步開闊,工作能力也受到國外專家的好評。 在江陰宏晟工作期間,完成三臺氣保電渣爐的安裝調試(提改進意見40多項)、人員招聘和培訓、生產工藝編制和生產組織,對熔速控制電渣爐的PID調節進行了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對車間各工作項目進行分解并編制勞動定額和操作標準,實行工時制,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