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慶軍
- 職稱:教授
- 職務:教授
- 專業:鋼鐵冶金
姓名 | 張慶軍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65.07 | |
專業 | 冶金工程 | 職稱 | 教授 | |||
學歷 | 博士 | 畢業院校 | 河北工業大學 | |||
工作單位 | 華北理工大學 | 職務 | ||||
政治面貌 | 群眾 | |||||
主要 工作 經歷 業績 成果 |
博士生導師,任中國金屬學會電磁冶金與強磁場材料分會委員,任《熱加工工藝》雜志編委,近年主要從事氧化物冶金方向的研究。長期致力于材料結構與性能、晶粒細化與組織演化規律的科學研究,致力于材料物理和材料微觀結構解析方向的科學研究,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科研經驗。擅長運用電子顯微、X射線衍射等現代材料分析方法和手段進行分析研究,對鋼鐵冶金產業流程中出現的各種產品缺陷分析與對策進行長期的研究,為數十家企業進行技術服務,有豐富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與能力。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重點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作為第二主研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科技攻關、唐山市科技攻關項目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SCI和EI索引論文20篇,發明專利4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編教材2部。 1、教育工作經歷: (1) 1985.09-1989.07, 河北師范大學, 物理學, 學士; (2) 2002.09-2005.03, 河北理工大學, 材料學, 碩士; (3) 2006.09-2010.01, 河北工業大學, 材料學,博士; (4) 1992.02至今, 在華北理工大學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工作, 曾任中心主任。歷任講師、副教授,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近年主持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基于氧化物冶金的微合金化理論基礎研究,2022-2025,合作單位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氧化物冶金過程中晶內鐵素體優先競爭析出機理及控制的研究,2019-2022,主持; (3)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高端鋼鐵聯合基金,氧化物冶金過程中夾雜物在鋼液凝固界面遷移行為研究,2020-2022,主持。 (4)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高端鋼鐵聯合基金,氧化物冶金過程中晶內鐵素體形成控制與晶體學特征,2017-2019,主持。 (5)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高端鋼鐵聯合基金,脈沖磁場作用下氧化物冶金過程中結晶與相變的研究,2013-2015,主持。 3、近年代表性論著: (1) In-situ atomic-scale observation the e scape of irradiation-induced dislocation loops in magnesium,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2, 895(2) ; (2) Investigation of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tragranular Acicular Ferrite Nucleatio n in Mg-Containing Low-Carbon Steel,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Process Metallurg y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Science, 2021, 52(2): 1012-1022 ; (3) Effect of Molybdenum on the Impact Toughness of Heat-Affec ted Zone in High-Strength Low-Alloy Steel., Materials , 2021, 14(6); (4) Control of the Non-Metallic Inclusions near Solidification Front by Pulsed Magnetic Field,Metals 2022, 12, 2008. https://doi.org/10.3390/met12122008; (5)基于氧化物冶金的微合金化研究,工程科學學報,2022,44(9); (6)鋼板材馬蹄印形黑斑及翹皮缺陷的成因分析,熱加工工藝,2022,51(1); (7)焊接鋼管壓扁試驗開裂原因的分析與對策,冶金分析,2020,40(4); (8)燒結礦中的分形研究,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4、其他研究成果: (1)利用脈沖磁場進行氧化物冶金細化金屬組織的方法,ZL 2013 1 0321739.8; (2)可進行顯微觀察的微區強磁場微型高溫裝置,ZL 2013 2 04556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