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線材期貨一個說法
來源:歐浦鋼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09年3月27日,線材期貨、螺紋鋼期貨同時上市。 然而,五年過去,當年“出生”的“孿生兄弟”如今卻落得命運迥異的尷尬:線材期貨已淪落為“僵尸品種”,螺紋鋼期貨依舊可見“明星風范”…
然而,五年過去,當年“出生”的“孿生兄弟”如今卻落得命運迥異的尷尬:線材期貨已淪落為“僵尸品種”,螺紋鋼期貨依舊可見“明星風范”。
據《證券日報》統計數據,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五年來,線材期貨成交額占商品期貨成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0.0632%、0.0057%、0.0002%、0.0001%、0.0001%,呈大幅下滑之勢,而螺紋鋼期貨成交額占商品期貨成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0.1924%、8.7899%、3.9656%、7.0719%、8.6509%,表現可圈可點。
實際上,早在1993年3月,蘇州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線材期貨交易。之后,天津聯合期貨交易所、沈陽商品交易所、重慶商品交易所、上海建筑材料(行情 專區)交易所和北京商品交易所也相繼推出該品種的期貨合約。然而,由于各種條件不成熟,線材交易投機過度,1994年3月線材期貨被暫停。
時隔15年后,線材期貨與螺紋鋼期貨攜手上市。或許,上市之初就注定了線材期貨的命運。線材期貨在經歷初期的短暫“閃光”,首個合約交割完成后,成交量逐漸萎縮、衰落,月成交量低時僅為10手左右,日“零成交”并不鮮見。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螺紋鋼的交易量、成交額和持倉量一直處于優勢地位。
線材期貨被邊緣化的原因早已得到業內人士的共識,主因在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經濟機構的調整,鋼材的使用量由線材獨大逐步轉移到螺紋鋼,再移至板材;上市交易的線材品種為高線,而在生產和貿易流通中普線較為普遍;螺紋鋼期貨的市場活躍度遠遠大于線材期貨,投機資金自然選擇前者。
線材期貨淪落為“僵尸品種”已經是不爭的現實,到底是該采取措施激活它,還是讓它退市?是該權衡利弊,給線材期貨一個“說法”了。熱軋板卷期貨上周五上市,線材期貨的生存空間將再被擠壓。因此,未來讓線材期貨退市或是最好的選擇。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