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打造跨國資源整合平臺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月17日,五礦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五礦資源宣布已購得Anvil Mining Ltd 90%的股權,Anvil Mining的控制權由此轉變,標志著該項總值13.3億加元的收購交易已經成功。而這也是五礦資源重組嘗試…
2月17日,五礦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五礦資源宣布已購得Anvil Mining Ltd 90%的股權,Anvil Mining的控制權由此轉變,標志著該項總值13.3億加元的收購交易已經成功。而這也是五礦資源重組嘗試國際化后第一次真正有所斬獲。
曾經,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世界礦業巨頭盈利能力驚人,其單個企業利潤甚至超過中國整個鋼鐵行業。但現在,中國企業逐漸變身主角,他們試圖“溯流而上”,在礦產行業進行跨國的資源配置。
新礦提高五礦銅礦業務比重
Anvil Mining的主要資產包括位于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Kinsevere銅礦、鈷勘探項目Mutoshi以及加拿大上市公司Mawson West Ltd 14.6%的股權。隨著收購的完成,五礦資源的銅儲量由之前的90萬噸提升至240萬噸,年銅產量預計將由10萬噸提升至16萬噸。
國信證券高城銘告訴《上海國資》,新納入五礦版圖的銅礦Kinsevere已經投產,并將在2012-2013年進入達產期,預計達產后每年將貢獻約2.5億美元的凈現金流,“根據我們的測算,Kinsevere項目將成為五礦公司今后盈利的第二大貢獻因素,在2012年將貢獻約23%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時,五礦資源的銅業務比重顯著提升,EBITDA占比達到64%。”
“總的來說,包括五礦在內的企業,一般傾向于投資預可研項目,這樣可以縮短盈利周期、降低開采風險。”五礦資源部總經理王炯輝表示,在海外收購上,五礦很少投資“從零開始”的礦產項目。
外界普遍認為,Kinsevere銅礦的投產將有效彌補五礦既有礦產資源減產帶來的影響。據悉尼2月8日消息,五礦資源表示,旗下澳洲Century鋅礦2011年產量同比下降2.6%。2011年該礦產出497251噸含鋅精礦,比2010年的510590噸下降2.6%。
“五礦資源收購Century后曾進行后續勘探和詳盡的驗證,但最終得出結論認為,由于當地地質環境所限,提升Century的儲量或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的可能性很低。也就是說,Century目前所剩余的約220萬噸鋅儲量開采完后礦山將會關閉,預計生產維持至2015年左右。”高城銘表示,Century是對五礦盈利貢獻最大的鋅礦,但在如今此番收購完成之后,Kinsevere每年產生的盈利將足以彌補Century關閉帶來的損失,為公司未來的盈利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要約曾遇阻
為了跟蹤此次收購過程,《上海國資》曾多次致電五礦集團,其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對于AnvilMining的收購已經到了最后沖刺階段,“相關領導均在剛果”。可見,即便到了最后時刻,五礦對此事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2011年10月,剛果國有礦商Gecamines曾經對收購提出異議,該公司稱,考慮到Anvil旗下Kinsevere項目現時的礦床噸位及項目對各方經濟的影響,需要“審閱”該礦租賃協議中的財務條款以及另一鈷勘探項目Mutoshi的合資協議部分條款,“公司相信Anvil并未就Mutoshi項目提交‘可行性報告的補充’,因而未能信守其責任。”Gecamines稱。
分析人士指出,“這實際上就是以各種可能的手段拖延收購完成,以期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該項收購要約原先的期限是2011年11月24日,首度延期至12月9日后,又延至今年1月11日,最終至2月10日。五礦資源明確宣布,已取得收購Anvil之要約進行下去的全部所需批準條件,不計劃繼續延期。最終,Anvil與剛果利益相關者達成協議,一致同意上述收購,其中Gecamines將獲得Anvil支付5500萬美元的款項。
但也有利好消息。2月13日,五礦資源再次發布信息稱,去年有意通過母公司五礦有色貸款78億元的無抵押收購融資信貸,作為收購Anvil Mining的應付款項。但因公司自去年9月底至今,產生了額外的現金儲備,故有意減少依賴五礦有色的貸款。公司將以80.34億元的現金儲備支付,另向五礦有色貸款23.4億港元,為期12個月。
收購初成功
五礦資源首席執行官Andrew Michelmore表示,“此次收購是五礦資源全球化拓展的第一步,五礦資源由此在多元化資產組合內新增了純銅業務,推動我們在打造國際化礦業公司道路上穩健發展”。
五礦資源的前身是中國五礦集團下屬的香港上市公司東方鑫源,從事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業務。2009年,五礦集團出資13.86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采礦公司OZMineralsLimited的大部分資產,并組建新的澳大利亞公司MMG。2010年,MMG并入東方鑫源上市平臺,公司更名為五礦資源。2011年五礦資源出售原有的金屬加工和貿易業務,成為一家完全專注于上游資源開發的金屬采礦公司。目前中國五礦集團通過子公司五礦有色股份持有五礦資源71.6%的股權,其余股份為公眾流通股。
“從東方鑫源到五礦資源,實際上也是順應了近年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趨勢,中下游的金屬冶煉、貿易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影響,相對來說上游的采礦業還是較為平穩的。”分析人士稱。
該分析人士還指出,五礦資源此前也曾嘗試收購國外礦產資源——國際銅礦企業EquinoxMineralsLimitedEquinox,但最終宣告失敗,其緣由則在于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商巴里克黃金公司的攪局。當時,巴里克給出的收購價格約77億美元,遠高于五礦資源此前65億美元的收購報價。
除了價格因素外,國外企業還有諸多顧慮,認為“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的背后往往是政府之‘手’,國外審批項目時往往相當謹慎。”國內鋼鐵網銅行業分析師郭立新表示。
五礦雄心
分析人士指出,“五礦資源的背后,實際上是雄心勃勃的五礦集團。”高城銘也認為,根據該公司的戰略定位,五礦資源是五礦集團的海外礦產資源整合平臺,在未來五年內將發展成為全球排名前三的中型基本金屬礦商。
中國五礦總裁周中樞曾經表示,在全球化過程中,中國五礦要努力做到“全球視野、屬地化經營,中方管控、西方運營,中西合璧、合作共贏”。
以五礦資源為例,外界普遍認為其同時兼備了兩種優勢,即西方的管理、中國的廉價資金。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AndrewMichelmore與管理中國國有企業的官員式領導人明顯不同,他在2005年成功策劃了以60億美元將基礎金屬礦商WMC出售給必和必拓的方案;在2009年又把OZMinerals賣給了五礦。之后,他即被五礦集團收入麾下,負責該集團的海外擴張事務。
早在2009年的國際礦業大會上,周中樞就已呼吁業界重視對礦產資源的投資。“礦業發展要考慮經濟活動的實際需求,必須提前布局,在投資上先行一步,但實際情況是,全球礦業領域投資不足的問題非常普遍。”五礦集團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3552億元,利潤總額128億元,資金充裕,這正是其走出去的底氣。
此番收購Anvil成功,只是五礦資源擴張的起點。Andrew Michelmore表示,公司在完成交易后正在尋求更多的收購,公司將繼續關注非洲、美洲、澳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銅、鋅、鎳資產。他指出,公司關注從勘探資產到接近完工的礦山項目等各類資產。對于接近投產的項目,考慮規模在10億—70億美元之間的收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