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演繹逼倉行情 反彈格局得以延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初春時節雖有陰寒未盡更賽冬季的感覺,但金屬市場卻有陽氣漸生的跡象。金屬市場的反彈格局似乎還在延續,在歐債危機依舊揮之不去的背景下,市場并沒有進一步惡化,全球制造業數據的良好表現…
初春時節雖有陰寒未盡更賽冬季的感覺,但金屬市場卻有陽氣漸生的跡象。金屬市場的反彈格局似乎還在延續,在歐債危機依舊揮之不去的背景下,市場并沒有進一步惡化,全球制造業數據的良好表現為市場錦上添花,而中國大量進口不僅展現中國需求旺盛的現象,同樣也為基金逼倉創造有利條件。受此影響,金屬市場仍然處于反彈。
以銅為代表的金屬市場近期顯得格外活躍,價格不斷被拉升為市場添加不少人氣。而在這價格上行的背后,除了傳統消費季節的到來,我們似乎又看到了逼倉的影子。去年12月金屬大量進口令市場喜出望外。銅以508,942噸的進口量創下歷史新高,而精煉鋅以環比增幅達111%的進口量同樣喜人。金屬進口量大幅增加給市場的解讀為中國需求旺盛,但是我們從現貨銷售來看似乎并不盡人意,現貨貼水現象猶存,現貨商點價意愿較少,一切的跡象都表明現階段金屬消費依舊遲緩。不過中國進口數據利好及LME庫存的持續下降無疑給基金多逼空創造有利條件。從去年12月以來,逼倉行情已有所端倪,空頭大量減倉令價格不斷攀升;隨著春季攻勢的到來,逼倉行情將繼續演繹,而金屬市場的反彈格局也得以延續。
以銅為代表的金屬市場近期顯得格外活躍,價格不斷被拉升為市場添加不少人氣。而在這價格上行的背后,除了傳統消費季節的到來,我們似乎又看到了逼倉的影子。去年12月金屬大量進口令市場喜出望外。銅以508,942噸的進口量創下歷史新高,而精煉鋅以環比增幅達111%的進口量同樣喜人。金屬進口量大幅增加給市場的解讀為中國需求旺盛,但是我們從現貨銷售來看似乎并不盡人意,現貨貼水現象猶存,現貨商點價意愿較少,一切的跡象都表明現階段金屬消費依舊遲緩。不過中國進口數據利好及LME庫存的持續下降無疑給基金多逼空創造有利條件。從去年12月以來,逼倉行情已有所端倪,空頭大量減倉令價格不斷攀升;隨著春季攻勢的到來,逼倉行情將繼續演繹,而金屬市場的反彈格局也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