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成本激增危及“德國制造”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最近幾個月能源價格飆升,意味著許多中型鋼鐵和金屬加工企業將不再能夠覆蓋其成本,行業聯盟WSM警告說。 自2020年10月以來,如果采用EEX證券交易所的日終價格,2022年采購的交易所電價已從約…
最近幾個月能源價格飆升,意味著許多中型鋼鐵和金屬加工企業將不再能夠覆蓋其成本,行業聯盟WSM警告說。
自2020年10月以來,如果采用EEX證券交易所的日終價格,2022年采購的交易所電價已從約40歐元/兆瓦時(46.50美元)上升至超過128歐元/兆瓦時(基本負荷)。之前報道的400歐元的價格可能只是一天中某些時段的峰值出價。同期的天然氣價格從不到30歐元/兆瓦時上升到約130歐元/兆瓦時,之前的日峰值為160歐元/兆瓦時。
WSM(Wirtschaftverband Stahl- und Metallverarveitung)主要代表中小型企業,并強調這些企業尤其受到經濟疲弱的影響。
Kallanish(開闌商務信息咨詢)從WSM獲悉,平均而言,該行業實現的利潤率為1.5%(2019年)。即使平均能源成本份額為2.1%,“連小學生都很清楚,從2022年起,企業將遭受相當大的損失,”該聯盟指出。“經驗表明,要把成本轉嫁給客戶非常困難。”
在德國經濟中,擁有許多所謂的“隱形冠軍”的中小型企業領域,作為工業的骨干,有著特殊的聲譽。因此,成本激增將影響到家族企業,這些企業往往多年來一直是其所在地區的最大雇主。“與上市集團相比,中小企業仍然與員工保持密切的關系;他們承擔著社會責任,”WSM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