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供給增量來自何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自8月23日我們發布動力煤《能源評論:基差修復波動放大,中下游有效累庫前難言周期拐點》之后,動力煤再次出現快速拉漲行情。近3周以來1月合約累計上漲137 8元 噸(16 2%)至988元 …
自8月23日我們發布動力煤《能源評論:基差修復波動放大,中下游有效累庫前難言周期拐點》之后,動力煤再次出現快速拉漲行情。近3周以來1月合約累計上漲137.8元/噸(16.2%)至988元/噸,且近日近月合約明顯偏強,10月合約周一出現漲停,可見現貨市場的緊俏程度。
8月以來除煤炭、鋁、煤化工等煤鏈品種外,黑色、有色、能化產業鏈的主要大宗商品均轉為高位震蕩或偏弱走勢,可見全球制造業周期陸續見頂后工業品的需求已難續強勢,位居最上游采掘行業的動力煤主要矛盾來自供給約束。那么供給矛盾何時能夠有效緩解,供給增量看點在哪里?我們從內產和進口煤兩個角度進行了盤點。
內產:增量預期兌現緩慢
要想知道內產供應的矛盾何時解決,我們首先要知道國內供應的矛盾在哪里。 2 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山西、陜西原煤產量的同比增幅仍分別達到 8 .2 %、6 .3 %,今年前7個月二省的增產幅度繼續錄得1 4.3 %、7 .5 %的高位; 而去年內蒙古受煤炭資源領域專項整治的影響產量下降7 .8 %,今年1- 7 月也僅錄得 0 .2 %的微增水平。 對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國內供應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內蒙,山西、陜西供應基本正常,后續增產幅度也有限。

年初以來,國家發改委、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等多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煤礦增產保供的政策,涉及產能核增、鄂爾多斯露天礦用地審批、聯合試運轉到期煤礦延期等多個維度。從我們梳理的情況來看,涉及到的煤礦產能總計3.36億噸。細分來看,考慮到內蒙7處露天礦永久用地僅上報尚未獲批,陜西榆神地區核增產能涉及原本已按照核增后產能出煤的問題,樂觀估計年內可以釋放到位的增量產能合計2.07億噸左右,即月度產量增加1730萬噸左右。

資料來源:國投安信期貨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新增產量難以一蹴而就的在1個月內全部兌現,從周度產量數據來看截至9月第一周三西樣本煤礦產能利用率仍僅為77.6%,較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消化庫存保供期間84%左右的開工率仍有一定差距?紤]到露天礦1-2個月的剝離周期,鄂爾多斯獲批臨時用地的露天礦或在10月中下旬之后集中出煤。綜合考慮地方煤管票的放松節奏,我們預估9-12月內產環比增量幅度依次為450萬噸、600萬噸、340萬噸、340萬噸。


進口:制約在外部
盡管除澳煤禁止通關外,年內并無對進口煤額度的限制,1-8月進口煤仍同比大降10.3%,可見制約進口煤增量的主要因素來自外部。 年初以來,國際煤炭市場同樣火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動力煤價格已上漲一倍有余至177.48美元/噸,印尼進口Q4700到岸價格累計上漲81.6%至133.5美元/噸,進口煤幾無價格優勢,國內電廠傾向于采購操作周期更短的內貿煤,據悉近期大型電力集團的進口煤采購已接連因采購成本突破最高限價出現流標。 8月以來,印尼接連受到疫情反彈及暴雨天氣的影響,近期多個煤礦宣不可抗力,總體供應船期亦受限。
路透船期顯示8月進口動力煤到港船期環比增26.2%,但海關口徑顯示8月進口煤通關環比降7.1%,外部價量雙重制約之下進口煤邊際增量依然有限。

淡季累庫幅度或有限,保民生用煤站位強化
從內產和進口兩個維度的梳理來看,年內動力煤增量空間主要來自國內,樂觀估計月度增量空間在1730萬噸左右,但增產節奏難以一蹴而就,大概率以9-12月陸續兌現的方式來實現。
行情判斷上,9月以來動力煤中下游庫存降376.9萬噸(3.1%),較我們此前預估的供需基本平衡偏向緊俏,目前庫存水平較去年同期低1882.6萬噸(13.2%)。按照年內2.07億噸增量產能陸續釋放到位的偏樂觀節奏來預估,淡季中下游仍難以實現有效累庫,這一低庫存矛盾緩解之前動力煤現貨市場強勢難改,目前蒙煤Q5500發運到港成本已在1160元/噸之上。
近日發改委要求煤炭中長期合同實現對發電供熱用煤的全覆蓋,保民生用煤底線的站位進一步強化,動力煤期貨高位震蕩博弈加劇,投資者注意控制風險。

來源:自國投安信期貨、今日頭條
8月以來除煤炭、鋁、煤化工等煤鏈品種外,黑色、有色、能化產業鏈的主要大宗商品均轉為高位震蕩或偏弱走勢,可見全球制造業周期陸續見頂后工業品的需求已難續強勢,位居最上游采掘行業的動力煤主要矛盾來自供給約束。那么供給矛盾何時能夠有效緩解,供給增量看點在哪里?我們從內產和進口煤兩個角度進行了盤點。
內產:增量預期兌現緩慢
要想知道內產供應的矛盾何時解決,我們首先要知道國內供應的矛盾在哪里。 2 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山西、陜西原煤產量的同比增幅仍分別達到 8 .2 %、6 .3 %,今年前7個月二省的增產幅度繼續錄得1 4.3 %、7 .5 %的高位; 而去年內蒙古受煤炭資源領域專項整治的影響產量下降7 .8 %,今年1- 7 月也僅錄得 0 .2 %的微增水平。 對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國內供應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內蒙,山西、陜西供應基本正常,后續增產幅度也有限。

年初以來,國家發改委、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等多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煤礦增產保供的政策,涉及產能核增、鄂爾多斯露天礦用地審批、聯合試運轉到期煤礦延期等多個維度。從我們梳理的情況來看,涉及到的煤礦產能總計3.36億噸。細分來看,考慮到內蒙7處露天礦永久用地僅上報尚未獲批,陜西榆神地區核增產能涉及原本已按照核增后產能出煤的問題,樂觀估計年內可以釋放到位的增量產能合計2.07億噸左右,即月度產量增加1730萬噸左右。

資料來源:國投安信期貨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新增產量難以一蹴而就的在1個月內全部兌現,從周度產量數據來看截至9月第一周三西樣本煤礦產能利用率仍僅為77.6%,較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消化庫存保供期間84%左右的開工率仍有一定差距?紤]到露天礦1-2個月的剝離周期,鄂爾多斯獲批臨時用地的露天礦或在10月中下旬之后集中出煤。綜合考慮地方煤管票的放松節奏,我們預估9-12月內產環比增量幅度依次為450萬噸、600萬噸、340萬噸、340萬噸。


進口:制約在外部
盡管除澳煤禁止通關外,年內并無對進口煤額度的限制,1-8月進口煤仍同比大降10.3%,可見制約進口煤增量的主要因素來自外部。 年初以來,國際煤炭市場同樣火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動力煤價格已上漲一倍有余至177.48美元/噸,印尼進口Q4700到岸價格累計上漲81.6%至133.5美元/噸,進口煤幾無價格優勢,國內電廠傾向于采購操作周期更短的內貿煤,據悉近期大型電力集團的進口煤采購已接連因采購成本突破最高限價出現流標。 8月以來,印尼接連受到疫情反彈及暴雨天氣的影響,近期多個煤礦宣不可抗力,總體供應船期亦受限。
路透船期顯示8月進口動力煤到港船期環比增26.2%,但海關口徑顯示8月進口煤通關環比降7.1%,外部價量雙重制約之下進口煤邊際增量依然有限。

淡季累庫幅度或有限,保民生用煤站位強化
從內產和進口兩個維度的梳理來看,年內動力煤增量空間主要來自國內,樂觀估計月度增量空間在1730萬噸左右,但增產節奏難以一蹴而就,大概率以9-12月陸續兌現的方式來實現。
行情判斷上,9月以來動力煤中下游庫存降376.9萬噸(3.1%),較我們此前預估的供需基本平衡偏向緊俏,目前庫存水平較去年同期低1882.6萬噸(13.2%)。按照年內2.07億噸增量產能陸續釋放到位的偏樂觀節奏來預估,淡季中下游仍難以實現有效累庫,這一低庫存矛盾緩解之前動力煤現貨市場強勢難改,目前蒙煤Q5500發運到港成本已在1160元/噸之上。
近日發改委要求煤炭中長期合同實現對發電供熱用煤的全覆蓋,保民生用煤底線的站位進一步強化,動力煤期貨高位震蕩博弈加劇,投資者注意控制風險。

來源:自國投安信期貨、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