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鋼材“冬儲”概率不大 鋼材價格受壓制
來源:網絡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幾年以來,隨著我國的鋼材市場“長期行情”的消失,傳統的鋼材“冬儲”是一年不如一年。“年年備貨、年年虧損”,這幾乎是大多數鋼貿商的親身經歷,因此,冬天囤鋼材的少了,冬儲行情也…
近幾年以來,隨著我國的鋼材市場“長期行情”的消失,傳統的鋼材“冬儲”是一年不如一年。“年年備貨、年年虧損”,這幾乎是大多數鋼貿商的親身經歷,因此,冬天囤鋼材的少了,冬儲行情也就漸漸的淡去了。
分析師指出,從2011年開始,鋼鐵行業進入低盈利、虧損階段,鋼市也基本上喪失了階段性行情,多以短期行情為主,并不具備冬儲的環境;而最主要的因素,無疑是產能嚴重過剩、供求矛盾突出,加上市場資金“儲水池”功能的喪失,冬儲即便有,規模也不會太大,對年內的鋼材走勢影響有限。
何為鋼材“冬儲”行情
由于中國季節性差異十分明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這幾個月時間內,全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北方地區會長期受到雨雪、冰凍氣候的影響,戶外工程項目基本停滯,鋼材的需求基本面降至年內最低。而市場針對春節過后的新年預期存在一定的信心,故而在年底低價時段,囤貨待漲的行為,從而由此引發的鋼價可能在冬季需求最差時候逆市大幅上漲的行情。
“年年囤貨年年虧”今年鋼材“冬儲”規模有限
首先,鋼貿商冬儲意愿不高。從本網最近幾天來對唐山等地部分鋼貿商處的調查來看,反饋的信息并不是很積極。有鋼貿商表示,最近幾年,由于來年鋼材市場的春季行情并不好,多數囤貨的庫存基本上都是虧損數百元一噸,大多數不愿意冒險。
同時,資金問題也是限制今冬鋼材冬儲的一大門檻。盡管中鋼協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鋼鐵行業盈利能力較去年同期大幅度提升,且預計2014年鋼企盈利可能是今年的10倍以上。但是,由于環境治理需要,中央要求銀行加大對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限制,加上鋼價整體弱勢,成本侵蝕、鋼企紛紛舉資搞“副業”致使資金外流嚴重等影響,鋼鐵行業內部資金面十分的緊張,普通鋼貿商基本難有閑錢去進行囤貨。
其三,明春需求預期不強。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透露出來的政策點,非但沒有為鋼市提供足夠的紅利,公報一出,期鋼等隨即跳水;因此,就目前來看,三中全會的改革暫時未涉及到具體的行業,政策預期落空,市場隨之對后期的預期也就略顯不足,缺乏基本的冬儲動力、賭行情的意愿。
中國鋼材網觀點: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并沒有出臺讓百姓、讓鋼貿商興奮的特大利好消息,僅有的環保因素,也只能“遠觀”,短期內也難以帶來實質性的改變。筆者認為,往年商家之所以“冬儲”,主要是因為大家對來年的行情比較看好,而當下,雖然經濟改革將進入深水區,但是,改革的過程是艱辛的,也是長期的,效果更不是一下子就呈現的,當然,鋼材市場供需矛盾也不可能性一下子就化解了。基于此,估計冬儲可能又一次落空。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寶鋼年底推“限時優惠” 凸顯鋼企訂單壓力 下一篇:我國天然氣管網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