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商吐槽行業困境:往哪轉都不好轉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茫然,麻木,眉頭緊蹙。這就是鋼貿商們在原本歡樂的頒獎現場上的表情。 5月30日,2012年度北京地區鋼鐵營銷50強頒獎大會。困境下的鋼貿商們,又找到了一次相互訴苦的機會。 …
茫然,麻木,眉頭緊蹙。這就是鋼貿商們在原本歡樂的頒獎現場上的表情。
5月30日,2012年度北京地區鋼鐵營銷50強頒獎大會。困境下的鋼貿商們,又找到了一次相互訴苦的機會。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昔日的鋼貿行業大戶,如今大多已經偃旗息鼓,或轉行或破產。“現在的鋼貿行業,正面臨著四面八方的沖擊,有鋼廠的壓力,有金融單位的債務,有行業的同質化競爭。確實有部分企業可以全身而退,根本不用考慮什么轉型,因為往哪轉都不好轉。”北京市金屬材料行業商會副會長張登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記者從上述會議上了解到,北京50強鋼貿企業去年實現年銷量2769.6萬噸,比2011年增加227.3萬噸,同比增長8.9%。其中,前10強企業年銷量占到“50強”企業總銷量的49.9%,比2011年上升2個百分點。
據介紹,上述50強企業去年的銷量均在16萬噸以上,最高銷量為350萬噸左右。其中,年銷量在50萬噸以上的企業占32%,較上年下降6個百分點;年銷量超過100萬噸的企業有6家,占12%,較上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
在最新一次50強評選中,北京首鋼新鋼聯科貿有限公司(下稱“新鋼聯”)以規模排名第二位列其中,實力不俗。但新鋼聯總經理李文杰并未感到太多興奮,“這個(名次)讓我越來越沉重,我更希望明年我們規模不一定要多大,但在現貨直供的能力、資金周轉能力等方面要有大幅提高”。
在2011年以前,鋼廠的產品出廠價格和市場價格還沒有出現大幅倒掛,進入2011年后,鋼材價格從4800元一直降到目前的3500元到3800元的區間,每噸直降1300元,這中間基本沒有翻身的機會。
除了鋼價倒掛,2011年下半年以來,一些鋼貿企業信貸問題的暴露,使得眾多銀行向鋼貿行業的放貸趨緊,對鋼貿行業的發展更加非常不利。
“在銀行信貸這塊,我們感覺還是沒有轉好,的確是收緊。”張登祥表示。
全國日產鋼材已達200多萬噸,北京目前的庫存也在100萬噸以上,涉及龐大的資金周轉問題。但隨著鋼材經營形勢的惡化,鋼貿企業融資困難重重,融資成本也不斷增加。
“銀行對鋼貿行業的信貸仍然是收緊的,對于我們來說,只能壓縮規模來抵御市場的低迷。”現場一位鋼貿商表示,為了規避風險,其所在單位已經將其現貨業務壓縮近兩成,“從去年開始,公司的重點就是選擇一些優質客戶即業內口碑好、資金有保證、誠實講信用的企業做項目。”
而悉數上述50強企業,部分企業已經出現積極的轉變:即企業逐漸大型化,通過做大企業尋求較低成本;尋求經營模式的多元化,不僅做鋼鐵貿易,還積極涉足物流或者干脆不做貿易只做物流;再就是通過交易的電子商務化,將原有的鋼貿小市場轉化為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