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供大于求難改 仍需鋼廠實質性減產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五一小長假后,鋼市非但沒有迎來慣性拉漲,而且還一直處于弱勢盤整的狀態。近期在宏觀環境反復影響之下,期螺市場基本上穩定在3550—3650元/噸區間支撐的有效性,而在此區域范圍內形…
今年五一小長假后,鋼市非但沒有迎來慣性拉漲,而且還一直處于弱勢盤整的狀態。近期在宏觀環境反復影響之下,期螺市場基本上穩定在3550—3650元/噸區間支撐的有效性,而在此區域范圍內形成階段性底部的可能性較高,后期或呈現反彈走勢,但目前看力度有限。而傳統消費旺季已經結束,雨季來臨令部分地區的施工難度加大,這就意味著后期終端需求即便有所轉好,幅度也不會很大。
目前鋼材社會庫存雖然連續八周下降,但是1971.76萬噸的總量依舊讓人揪心。而緩解當前鋼材市場壓力,尤其是減緩鋼價下跌趨勢,鋼廠實質性減產的迫切性,需要提到日程上來。與往年相比,今年國內鋼市去庫存節奏過慢,部分原因在于政策扶持預期減弱,春節,兩會召開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鋼廠“無節制”的生產。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全國4月下旬粗鋼日均產量為212.87萬噸,刷新兩個月內第三次歷史高點。鋼市嚴重供大于求的現象給社會庫存造成巨大壓力,截至上周,全國主要城市螺紋鋼庫存為914.3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5.49%。
另外截至5月3日,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為97.42%,周環比增長0.65%,直逼今年2月1日創下的歷史新高98.65%。不過鋼廠不愿意減產的原意,一方面是出于對資金鏈斷裂的擔憂。眾所周知,目前鋼材行業資金鏈緊繃,許多鋼廠都靠銀行貸款來運轉,關閉高爐可能會引起銀行對該廠的盈利能力產生質疑,進而影響其貸款,最終使得企業陷入破產的窘境。另一方面是鋼廠對于后市其實還是有較好預期的,畢竟今年金三銀四未出現,也寄希望于五、六月。而且各地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集中開工,特別是國家批準的94個建設項目,如今正在陸續開工興建,拉動鋼材的需求,尤其是螺紋鋼、線材等建筑鋼材的需求將會逐漸增多。
面對如此高的產量如此高的庫存壓力,也迫使著國內多數鋼廠下調出廠價格,比如“風向標”的寶鋼在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平盤暗補策略后,也不得不宣布下調6月主要鋼材產品售價。這說明了鋼廠自身的訂單不太理想,也是為了討好鋼貿商,緩解他們的市場倒掛壓力。
不過就算鋼廠再不愿意,3月份鋼鐵行業虧損面已經達到了35%,且有逐月擴大之勢。5月份的情況也難以樂觀。再從財務指標角度來看,鋼材企業累計庫存也在上升當中。列入中鋼協財務統計的全國86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一季度主要指標顯示,累計存貨金額5831億元,同比增加存貨102億元。其中,產成品存貨1868億元,同比增長8.5%,增加存貨146億元。存貨數據說明,行業后期運行壓力較大,鋼鐵企業效益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綜合來看,目前國內鋼材市場形勢仍然是嚴峻的。不僅僅是整個市場價格陷入弱勢盤整階段,市場倒掛商家虧損嚴重,拿貨意愿不強,鋼廠訂單也不盡如人意。而粗鋼產量屢創新高、依舊高企的社會庫存以及釋放緩慢的下游需求,都讓現階段供大于求矛盾凸顯。作為產業鏈核心力的鋼廠,實質性減產的意義十分重大,古人有云,亡羊補牢,為時未晚,F在認識到供求失衡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要正視它,解決它,不要它一直影響著整個鋼市走勢。目前鋼廠減產力度還不是很大,仍需要實質性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