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貿易已成“高風險游戲”
來源:中國冶金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春節前后,鐵礦石價格開始持續調整。春節前,部分進口鐵礦石貿易商提前放假,欲拉升市場報價,但因鋼廠庫存較為充足,補庫較少,現貨市場表現平平。業內人士分析其原因多認為,1月份…
今年春節前后,鐵礦石價格開始持續調整。春節前,部分進口鐵礦石貿易商提前放假,欲拉升市場報價,但因鋼廠庫存較為充足,補庫較少,現貨市場表現平平。業內人士分析其原因多認為,1月份和2月份國內鋼材市場仍處于需求淡季,鋼廠采購積極性減弱,企業階段性補庫結束,鐵礦石現貨價格上漲內在動力已不可持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粗鋼生產保持較低水平,鐵礦石需求難以增大。1月份,國內市場鋼材價格小幅震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鋼協)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前三周連續小幅上漲,第四周小幅回落。1月末指數為107.89點,環比上升2.58點,漲幅為2.45%。另據鋼協旬報統計,1月中旬重點大中型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61.25萬噸,旬環比下降了3.73%。需求下降使鋼鐵產量還將有所減少,對鐵礦石需求也將有所下降。
進口鐵礦石數量大幅增長,供大于求態勢明顯。2012年,我國生鐵產量同比增量為2434萬噸,而國產鐵礦石(原礦)產量增加了1.66億噸,完全能夠滿足生鐵增產需求;但同期進口鐵礦石量仍增加了5780萬噸。2013年1月末,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降至7010萬噸,環比減少304萬噸,但仍處于較高水平。國內鐵礦石市場繼續呈現供大于求局面,鐵礦石價格缺乏持續上漲的動力支持。
鋼鐵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鐵礦石價格難以大幅上漲。據鋼協統計,2012年,鋼協會員企業累計實現的利潤僅有15.81億元,同比大幅下降了98.22%。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2013年1月末為107.89點,累計上漲8.71%,而同期進口鐵礦石價格累計上漲了38.44美元/噸,漲幅為37.82%;遠大于鋼材價格漲幅。進口鐵礦石的高價位進一步吞噬了鋼鐵企業微薄的利潤,降低采購成本仍是鋼鐵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
近日,天津一位鋼鐵原料貿易商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鋼鐵企業采購進口鐵礦石已成為“高風險游戲”,一些鋼鐵企業因為沒有“踩準點兒”而陷入虧損。許多礦石貿易商更是無法承受礦價漲跌帶來的巨大風險,生存狀態大不如前。一些小的礦石貿易商因失去投機的機會紛紛退出礦石貿易,只有那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礦石貿易商還在堅持,并嘗試使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避險。他建議,鋼鐵企業要把握市場節奏,進一步改善采購策略,應密切關注鐵礦石價格走勢,在壓低庫存量的同時,合理平衡原料采購價格和剩余庫存的關系,掌握鐵礦石采購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