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今閉幕 宏觀影響鋼市幾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0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數據,CPI同比增速創33個月新低,工業增加值、消費、投資、進出口等多項指標均不同程度回升,宏觀經濟企穩跡象明顯。那么未來幾個月經濟回升勢…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0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數據,CPI同比增速創33個月新低,工業增加值、消費、投資、進出口等多項指標均不同程度回升,宏觀經濟企穩跡象明顯。那么未來幾個月經濟回升勢頭能否延續?10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對未來鋼材市場又有哪些影響?
一、工業增加值
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增速較9月份回升0.4個百分點。內外需的持續回暖是10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10月份國內出口同比增速創7個月新高,月度貿易順差更是達到2009年2月以來的最大值。同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連續4個月穩步回升。由于工業增加值增速與GDP增速有很好的相關性,因此預計4季度經濟增速的企穩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分行業來看,上中游行業改善明顯,下游汽車等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回落。上游重化工行業增速的提升反映國家前期推出的加大基建投資等穩增長政策的效果開始顯現,而汽車制造業增速的下滑則主要是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此外,10月份PMI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數據也表明,在經濟好轉預期下,部分行業或已開始增加庫存(產成品庫存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差值由8月份的3.1降至目前的0.8),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穩增長政策的影響下國內需求開始逐步好轉。但當前重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是制約工業品價格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而工業生產增速反彈的持續性仍有待觀察。
從鋼鐵行業來看,受9-10月鋼價快速反彈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10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6%,增速較9月份回升3個百分點,該數據亦創出12個月以來新高。但目前鋼鐵行業供需矛盾仍為明顯緩解,10月中旬粗鋼日均產量依然維持在190萬噸以上高位。而10月份汽車銷量再次回落,機械、家電等亦未有明顯好轉。鑒于當前在稅收、GDP等因素的影響下,鋼材產量難有明顯下降,因此短期而言,鋼鐵行業景氣度的回升,鋼廠盈利狀況的好轉更多的要依賴于后期下游需求能否有效釋放。
二、CPI&PPI
10月份,我國CPI同比增長1.7%,增速創33個月新低;食品價格特別是鮮菜價格的下行是帶動10月CPI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10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8%,增速較9月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1%(9月同比上漲11.1%);非食品價格上漲1.7%,增速與9月持平。不過,隨著冬季的來臨,農產品價格的降幅將逐步收窄,預計未來2-4個月內CPI同比增速小幅回升可能性較大。事實上,盡管近幾個月CPI增速持續回落,但其新漲價因素已連續4個月反彈,也反應出后期國內物價仍然存在上行風險。
10月份我國PPI同比下降2.8%,環比增長0.2%,環比增速6個月來首次轉正。工業生產和投資需求的改善是PPI環比增速轉正的主要原因,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來看,黑色金屬以及建筑材料類產品價格環比增速均出現明顯改善。隨著國內經濟的企穩回升,我們預計PPI環比增速仍將繼續改善。不過由于近期美元走勢相對強勢,導致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相對較弱,加上北方寒冷的天氣會使開工減少,因此預計后期PPI數據改善程度有限。
貨幣政策方面,考慮到對后期CPI反彈的擔憂,央行貨幣政策放松空間有限,預計逆回購仍會是主要工具。
通脹的低位運行有利于鋼材下游行業消費需求的恢復,但是也應當注意到的是,目前宏觀經濟整體依然較為低迷,加上后期北方寒冷天氣對開工的影響,預計各行業的需求增長難以出現明顯改善,在這種情況下,四季度鋼價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
綜合來看,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得以確立,前期出臺的刺激政策效果正逐漸顯現,原材料成本繼續上升,繼續支撐鋼價。不過,利空因素也在發酵,隨著天氣轉冷,華北、西北、東北等地戶外施工難度增加,建筑工地對鋼材的需求減弱,鋼貿商資金普遍緊張,冬儲意愿不強,北方鋼廠冬季合同將面臨較大壓力。短期內市場震蕩格局仍未改變,板材仍將強于長材。不過十八大閉幕后,供需矛盾將成為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市場向下的風險將逐漸增加。
一、工業增加值
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增速較9月份回升0.4個百分點。內外需的持續回暖是10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10月份國內出口同比增速創7個月新高,月度貿易順差更是達到2009年2月以來的最大值。同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連續4個月穩步回升。由于工業增加值增速與GDP增速有很好的相關性,因此預計4季度經濟增速的企穩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分行業來看,上中游行業改善明顯,下游汽車等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回落。上游重化工行業增速的提升反映國家前期推出的加大基建投資等穩增長政策的效果開始顯現,而汽車制造業增速的下滑則主要是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此外,10月份PMI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數據也表明,在經濟好轉預期下,部分行業或已開始增加庫存(產成品庫存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差值由8月份的3.1降至目前的0.8),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穩增長政策的影響下國內需求開始逐步好轉。但當前重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是制約工業品價格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而工業生產增速反彈的持續性仍有待觀察。
從鋼鐵行業來看,受9-10月鋼價快速反彈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10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6%,增速較9月份回升3個百分點,該數據亦創出12個月以來新高。但目前鋼鐵行業供需矛盾仍為明顯緩解,10月中旬粗鋼日均產量依然維持在190萬噸以上高位。而10月份汽車銷量再次回落,機械、家電等亦未有明顯好轉。鑒于當前在稅收、GDP等因素的影響下,鋼材產量難有明顯下降,因此短期而言,鋼鐵行業景氣度的回升,鋼廠盈利狀況的好轉更多的要依賴于后期下游需求能否有效釋放。
二、CPI&PPI
10月份,我國CPI同比增長1.7%,增速創33個月新低;食品價格特別是鮮菜價格的下行是帶動10月CPI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10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8%,增速較9月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1%(9月同比上漲11.1%);非食品價格上漲1.7%,增速與9月持平。不過,隨著冬季的來臨,農產品價格的降幅將逐步收窄,預計未來2-4個月內CPI同比增速小幅回升可能性較大。事實上,盡管近幾個月CPI增速持續回落,但其新漲價因素已連續4個月反彈,也反應出后期國內物價仍然存在上行風險。
10月份我國PPI同比下降2.8%,環比增長0.2%,環比增速6個月來首次轉正。工業生產和投資需求的改善是PPI環比增速轉正的主要原因,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來看,黑色金屬以及建筑材料類產品價格環比增速均出現明顯改善。隨著國內經濟的企穩回升,我們預計PPI環比增速仍將繼續改善。不過由于近期美元走勢相對強勢,導致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相對較弱,加上北方寒冷的天氣會使開工減少,因此預計后期PPI數據改善程度有限。
貨幣政策方面,考慮到對后期CPI反彈的擔憂,央行貨幣政策放松空間有限,預計逆回購仍會是主要工具。
通脹的低位運行有利于鋼材下游行業消費需求的恢復,但是也應當注意到的是,目前宏觀經濟整體依然較為低迷,加上后期北方寒冷天氣對開工的影響,預計各行業的需求增長難以出現明顯改善,在這種情況下,四季度鋼價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
綜合來看,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得以確立,前期出臺的刺激政策效果正逐漸顯現,原材料成本繼續上升,繼續支撐鋼價。不過,利空因素也在發酵,隨著天氣轉冷,華北、西北、東北等地戶外施工難度增加,建筑工地對鋼材的需求減弱,鋼貿商資金普遍緊張,冬儲意愿不強,北方鋼廠冬季合同將面臨較大壓力。短期內市場震蕩格局仍未改變,板材仍將強于長材。不過十八大閉幕后,供需矛盾將成為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市場向下的風險將逐漸增加。